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德 《中国外汇》2013,(11):70-71
"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数字货币。自2010年发生首笔"比特币"交易以来,"比特币"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对当前金融监管形成了新的挑战。主要特点"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通过特定复杂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由整个P2P网络中众多结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与  相似文献   

2.
"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数字货币。自2010年发生首笔"比特币"交易以来,"比特币"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对当前金融监管形成了新的挑战。主要特点"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通过特定复杂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由整个P2P网络中众多结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与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四部委下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界定比特币不是货币,是一种虚拟商品。但对比特币非货币属性的认识不应限于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这么两点。比特币的非货币属性还应包括:缺乏货币应具备的必要信用基础、未能反映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其购买力的确定不具有合理性,缺乏货币资产必需的安全保障等这几点。  相似文献   

4.
杨涛 《时代金融》2014,(1Z):93-94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四部委下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界定比特币不是货币,是一种虚拟商品。但对比特币非货币属性的认识不应限于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这么两点。比特币的非货币属性还应包括:缺乏货币应具备的必要信用基础、未能反映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其购买力的确定不具有合理性,缺乏货币资产必需的安全保障等这几点。  相似文献   

5.
比特币从2009年诞生已运行了5年时间。本文对比特币的发行、交易、确认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比特币对现实货币体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比特币系统目前并不完善,而且毕竟基本只有少数极客在追捧和使用,即使比特币汇率飙升或骤跣其对现实货币体系所造成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比特币所提出的去中。化的P2P网络虚拟货币思想的确是极具创新思想,对未来货币电子化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比特币等一系列虚拟货币的出现,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货币概念的再次思考,还拓展了各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本国货币政策的改良思路。虚拟货币在经过技术人员的复杂计算与细心实践后,已经能够一定程度的实现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通货紧缩局面中,比特币等一系列虚拟货币将会在人为操作的引导之下更加科学合理的展示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
比特币等一系列虚拟货币的出现,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货币概念的再次思考,还拓展了各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本国货币政策的改良思路.虚拟货币在经过技术人员的复杂计算与细心实践后,已经能够一定程度的实现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通货紧缩局面中,比特币等一系列虚拟货币将会在人为操作的引导之下更加科学合理的展示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一种仅在小范围使用的、无任何监管的虚拟货币,竟能在一个月内疯狂升值,使得全球金融界为之所动。按照《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的话来说,比特币引发的是一场对货币本质的思潮。  相似文献   

9.
张超 《时代金融》2013,(14):291-294
今年以来,全世界升值最快的货币不是任何国家的主权货币,而是一种被称为"比特币"的虚拟货币。2013年1月2日,1比特币的价值为13.16美元,2013年2月28日,比特币交易价格突破32美元;3月29日,比特币交易价格达到92美元;4月1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冲破100美元;4月10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点266美元,创下新高之后数小时又暴跌60%跌到105美元,此后曾反弹到175美元附近企稳。后续几日,比特币又继续振荡。截止4月16日,其交易价格回落至76美元。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比特币已成为增速最快的虚拟货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科技带来的货币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中,诸多新的冠以"货币"名称的货币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是中国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应用场景必定是一种新的和充满魅力的体验.电子货币在中国市场的广泛使用,开启了"无现金社会"之门.社会公众对比特币的认知有不同观点,各国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也有不同立场,而中国货币当局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采取坚决否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时代金融》2019,(6):51-52
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代表币种,在近几年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虚拟货币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高度的风险性。通过对比特币的金融风险与非金融风险的分析,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市场存在种种缺陷,投资者需要谨慎入市。  相似文献   

12.
虚拟货币的快速发展伴生了大量的虚拟货币支付产品和服务,如钱包提供商、虚拟货币支付处理、比特币ATM等,但这些支付产品和服务也潜存了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本文基于国际上对虚拟货币反洗钱的监管实践,并重点分析研究FATF对虚拟货币支付产品和服务的反洗钱工作指引,为我国虚拟货币反洗钱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比特币当今最火的货币,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到如今众所瞩目,它究竟是一个玩笑、一场阴谋、还是一场变革?本文首先客观解读比特币,从其本质开始剖析其作为货币的价值和属性,一步一步剖析比特币的货币属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证券期货》2013,(12):9-10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年初撰文称,受益于资本对新事物的追逐和社交网络的推波助澜,基于P2P技术的比特币虚拟货币最近一段时间成为了热门的投资对象。  相似文献   

15.
比特币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本质是一种P2P(PeertoPeer)形式的数字代码。而比特币的出现就像是纸币的出现一样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计算机已占很大比重,几乎达到普及和多方面被应用,出现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更便捷于纸币的新型货币形式就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纸币因使用的便捷性而取代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货币,现在出现一种更优于纸币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货币也是货币使用中的一种进化。但比特币又是不同于纸币、金、银这些货币的,比特币有着一套完整的支付系统,不像纸币依以金银衡量,纸币在交换中是代替金银贵金属货币存在的,说到底,纸币只是因其便捷而代替金银的一种交换过程中的被政府认同的媒介。这种媒介会受政治、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纸币基于贵金属货币存在,贵金属有限,而纸币却可以多印刷,这样就会有通货膨胀等问题出现。这只是一个例子。相比于比特币,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化名)在其介绍比特币的文章中有说明,比特币的数量是固定于2100万个的,所以比特币同贵金属相似,数量上是有限的,就表现了其的稀有性,直接用于使用可防止通货膨胀等现象。避免一些因素对货币的直接影响,使用比特币相当于古代使用贵金属货币,因为这种货币受大众共识认可,  相似文献   

16.
吴奇蒙 《时代金融》2014,(7X):10-10
本文以比特币为例,探讨虚拟货币的产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借鉴意义。从比特币的设计初衷着手,列举目前比特币讨论最为激烈的去中心化、缓解通胀、匿名性及巨大风险等特性,分析比特币的发展过程和性质演变,以此探讨比特币开发本身的创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型电子货币,自产生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将比特币与传统货币进行对比,从货币本质、货币职能、货币发行机制等方面对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比特币极其接近货币的本质,同时基本具备货币的五大职能,但是由于它在发行机制方面固有的特点(总量固定、产生速度由算法确定),很难替代纸币成为未来的货币。同时,文章给出了比特币对传统货币和其他电子货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比特币为例,探讨虚拟货币的产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借鉴意义。从比特币的设计初衷着手,列举目前比特币讨论最为激烈的去中心化、缓解通胀、匿名性及巨大风险等特性,分析比特币的发展过程和性质演变,以此探讨比特币开发本身的创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比特币最早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类似于腾讯公司的Q币。它的特点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数字世界使用,不属于任何国家和金融机构,并且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人接受,你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比特币早在2009年便诞生,是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个人或机构发明的。他到底是谁,或是否真有其人,没人知道。一开始它们一文不值。1美元可以买1309.03比特  相似文献   

20.
资讯     
《中国传媒科技》2014,(1):74-75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认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