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时文艺 《特区经济》2014,(4):108-109
本文采用经典基金业绩衡量指标,选择价值型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价值投资主体的代表,成长型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非价值投资主体的代表,通过分析比较价值型基金、成长型基金的业绩表现来判断目前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在中国证券市场是否有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价值型基金和非价值型基金表现的相对优劣,在不同市场环境中是不同的;②在牛市的条件下,价值型基金的业绩未能战胜非价值型基金;③在熊市和振荡的牛皮市环境中,相对于非价值型基金,价值型基金的业绩表现出明显的优势;④无论市场是处于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价值型基金的系统风险都低于非价值基金。  相似文献   

2.
2007年基金管理费收入增长率远超业绩随着一季度各基金业绩相继出炉,基金的表现让投资者无法乐观。但这并不影响基金管理公司的心情。4月1日,中投证券发布题为《基金业发展难掩隐患》的研究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中国股市知情交易概率(probability of informedtrading,PIN,)与基金投资业绩之间的关系,采用Easleyeta1.(1996)提出的删测度,并进一步利用基金投资组合的PIN均值作为基金的信息测度。研究发现,知情交易概率与基金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对于基金而言,参与那些具有更高内幕/知情交易的股票,并没有取得更高的收益,或者即使本身作为知情交易者,基金根据所了解的私有信息所进行的交易并未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收益,甚至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损失,这与Barberand O’dean等学者所发现的个人投资者行为相类似。  相似文献   

4.
震荡市考验的是基金经理主动投资管理的能力,当基金业绩分化愈演愈烈时,一些老牌基金公司的投资研究能力则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10,(1):45-45
从私募基金经理的来源来看基金业绩的表现,截止11月底,2009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出身的基金经理管理业绩的前1/3平均收益率为91.10%,中1/3平均收益为54.99%,后1/3平均收益为33.31%;  相似文献   

6.
基金经理业绩持续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者,明星基金经理的号召力越来越大,对基金经理业绩的持续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2003~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基金经理的业绩具有持续性,购买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这也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并非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wind数据库与好买基金网等获取2006~2016年间存续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共3187只,选取基金经理人性别这一独特的视角,选取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复权单位净值相对大盘增长率、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詹森指数等指标分别代表基金业绩,应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人性别并无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乙 《西部论丛》2006,(12):89-89
从各家封闭式基金公布的上半年度报告中显示,封闭式基金的表现非常突出,无论是在经营业绩、净收益等总量指标上,还是在单只封闭式基金的平均获利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淑珍 《特区经济》2012,(5):99-1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会把开放式基金作为其投资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进行评估是促进基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2008年9月前公开发行的122只基金作为样本,采用交叉积率和卡方检验方法对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业绩一般不具有较为显著的持续性,但指数型基金一般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金业的蓬勃发展,对基金经理的特征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该领域主要涉及的是基金经理的年龄、学历、任职时间、是否具有MBA学位等个人特征是否会对基金业绩产生显著的影响。国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开始的较早,因此,已经产生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关于基金经理特征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却比较少见,国内对这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相应的梳理与评述。  相似文献   

11.
孙京 《辽宁经济》2006,(7):53-53
各家基金研究评价机构都会定期推出基金排名,有的研究机构还推出每周、每月、每季度以及年度同类型基金业绩排名,有的业内人士对此有不同看法。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基金行业本来就是各种不同利益交织在一起的行业。笔者认为.对当前基金业绩的评价应重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鉴证券投资基金广泛运用的业绩评估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与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最后分别针对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投资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梁锐 《特区经济》2003,(8):45-46
1.良好的基金业绩是整个营销策划的基础,也是基金管理公司获得市场认可和信赖的基础,这也是基金管理公司内在素质的体现 投资者面对风险时,就会出现对市场信任的需求,只有当他获得市场经验而对市场产生信任时,他才会感到与其进行交易的风险就会降低.市场判断基金管理公司的优劣的标准就是他的历史业绩.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12,(9):62-62
在基金业人才极为紧缺的今天,由同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的“一拖多”早已成为普遍现象。民生加银则有两位经理“一拖三”,管理3只偏股基金,但两人管理的基金业绩均较差。尤其是蔡锋亮,身兼三职未能点亮一只基金,7月以来回报率皆负,包括民生加银景气行业这只公司的旗舰基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11,(13):35-35
好买基金分别对比两类产品近三个月和近一年的表现,从偏股型来看,短期券商集合理财近三月的业绩要好于公募基金,但近一年则公募基金业绩更佳。  相似文献   

16.
李凯风 《改革与战略》2010,26(10):72-73
许多普通投资者在对开放式基金进行选择时都会基于开放式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的假定,通过对基金过去的业绩进行比较来判别基金的优劣,进而作出投资决策。文章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对2003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20只中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开放式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这一假定前提是否成立。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在目前市场为弱式有效的情况下,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持续性,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并不需要太在意基金的历史业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金经理人特征与业绩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基金业绩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人,本文则从研究基金经理人的特征,包括经理人的学历、年龄、从业时间、任期等因素.来分析这些因素与基金业绩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目前我国基金业经理人特征中对基金业绩有显著影响的是年龄、从业时间等因素.此外,基金投资风格、费率也对业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特色制胜     
《新财经》2006,(2):38-44
年度实力奖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在基金业绩表现、市扬营销能力、团队素质方面,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综合实力居于业界前列  相似文献   

19.
刘小敏 《沪港经济》2004,(11):58-59
某基金公司旗下的伞型基金业绩排名业内三甲,却已被赎回到不足10亿份额:某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首只基金发行即遭遇“滑铁卢”,目标30亿,截止期快到时还只募到5亿新近成立的光大保德信、华安宝利基金都有10多亿到20多亿的入账,但从开户数上却不难看出,显然是机构捧场所为。回想上半年基金销售的火爆场景,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20.
今年股市大涨.基金业绩大幅增长.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基金规模也得到显著扩大。基金发行:热浪滚滚 2006年.股市的大幅上涨带动了基金发行的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