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小康村建设与“双高一优”农业──晋城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典型调查王家俊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化,是新时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个转化,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近十几年来,黑龙江省黑土流失,松花江水位低枯、沙漠化扩大和湿地资源萎缩等现象,导致土地资源面临很大风险。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科技化。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是:①农业科技本身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预计21世纪将在挖掘增产潜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目  相似文献   

4.
李宽裕 《经济问题》1994,(6):56-57,10
纯农业农村奔小康探析李宽裕小康建设是90年代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项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加速小康建设步伐,是各级领导都必须认真回答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结合沁水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实践,对...  相似文献   

5.
《发展研究》2009,(1):F0002-F0002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多年来,泉州市从实际出发,注重于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整体运作,农业发展战略从“产量农业”到“效益农业”再到“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不断创新,促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泉州市现代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6.
冯树英 《经济问题》1992,(10):28-30
如何加快粮棉主产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从运城地区的实践看,笔者认为,目前应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引导和组织工作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果产品不适销对路,卖不出去,那就根本谈不到高效。所以要进一步把农业推向市场,把农民推向市场。现在,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不发  相似文献   

7.
蔚县作为河北省的综合改革试验县和张家口市的“窗口县”,1994年将按照“依托资源、综合开发、能源强县、多业富民”的总体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重点突破加快发展的路子。 发展市场农业上有新突破。1994年全县重点抓好“双六”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工程,即落实高产优质高效农田60万亩,继续抓好烟叶、制种、林果、蔬菜、畜禽、药材6大系列开发,实现产粮1.25亿公斤、产值2.5亿元的目标,确保全县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8.
追求生态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内涵上看,生态效率化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就必须追求生态效率,采取措施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率,发展生态效率型农工一体化产业,培育生态效率型农户。  相似文献   

9.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投资与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统一杨竞寸,杨建生(大丰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管理局)(一)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逐步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实践告诉我们,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正在不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主要制约因素科学地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参照农业发展的一般类型和阶段,提出了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以高产优质高效及持续良性循环为主要内容,以开放有序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特别是对“粮经草有机结合、农牧林相互协调”的具有鲜明灌溉农业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以来,景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为载体,以科技为依托,培育支柱产业,壮大营销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农业市场化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和升级”,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有了较快进展,农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瞄准市场农业,制定调整目标,推进农业结构转型。按照“调适、调优、调精”的原则和“稳定种植业,扩大畜牧养殖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调整思路,实施“4532”工程。即抓住四个重点产业,搞好五项重点建设,加快三大结构转型,实现两个确保。四项重点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片面地强调土地的规模经营、农业劳 动力的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而必须从产业整体角度去定位。  相似文献   

13.
<正>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中国农业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提出来的政策目标,理解这个政策目标的内涵,需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内在质和量的关系作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茂岚 《经济问题》1992,(10):21-24
一、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认识问题 我国农业的发展,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经历了漫长的路程。而温饱问题一直是困扰每个统治阶级的重大问题。历代农民起义,莫不与广大农民的温饱有关。“身无立锥之地,家无隔夜之粮”,一直成为引发农民造反的契机;而提倡“平均地权”,实施“耕者有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对策刘苍劲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  相似文献   

16.
跳出"三农"思维定势,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经济经纬》2003,(6):101-103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跳出“三农”思维定势,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目标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步伐,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市场农业。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反思冯海发实现增长方式的转换,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增长方式转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因此,总结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验教训和转折,对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换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8.
农业竞争力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多年的改革把我国农业推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标准  优质高产高效是农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农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是 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提高农业竞争力就是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即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以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生产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各种农产品,不断提高效益,使农业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  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宁夏农业的出路何在?我认为,宁夏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开发,推进精致农业产业化。 我所理解的“精致农业”,是指劳动密集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它生产的是有很强市场竟争力的优质高效绿色农产品和优质的轻工业、医药保健品工业原料。 宁夏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牧业强国相比,在人均占有水土资源、农牧业经营规模上处于劣势,粮、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已高于或接近于国际市场价格,从长远看也很难有市场竞争力(见表1)。从现实看,宁夏有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20.
李炜 《经济纵横》1999,(2):31-32,30
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已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切人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重在优化,调整是手段,是在符合优化的前提下进行调整。何为优化?六个字:高产、优质、高效。怎样才能实现“两高一优”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