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始终坚持具象表现主义绘画。他的作画对象以身边亲朋好友、情人为主,但也不乏一些名门贵族。他以厚重颜料堆积而呈现量感的人物裸体绘画体现了人类动物性的一面,其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深刻的、直击内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油画家,周杰一直致力于山水风景画的艺术创作。近年来,周杰开始画一些关于时尚模特的人物肖像画,特别是注重肖像另类表情的刻画与表现。在艺术表现上,周杰主张与强调一种“灰度”表现主义的风格,并以之区分于抽象表现主义与具象表现主义。而且,随着艺术的题材、手法与图式的改变,周杰颇具东方情调的“灰度”表现主义,得以由自然的描绘向人性的揭示深入推进,这无疑也是他艺术创作境界的一次质的升华。在周杰那里,这种风格演进不仅表明自然与人性的相互生成,更揭示了艺术对人的生存与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类的身心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具象绘画作品中的抽象因素,即“抽象因素的精神内涵”、“抽象因素的表现形式”和“抽象因素的作用”。说明了绘画总是以具体的形式出现,从中又蕴藏着丰富而广阔的抽象哲理,能给观赏者产生弦外之音。为此,告诫创作者要以这种独特的语言方式,体现自己的精神表象,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最大限度的为艺术创作服务。  相似文献   

4.
彭吉象先生《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主要涉及的问题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论、作品论、创作论;其提问方式以中西对比,具象升华为主;其整合方式则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以“道”贯通所有问题为主.  相似文献   

5.
具象表现绘画基本方法的理论构想是在法国孕育、萌芽并在中国进行实践研究的,学术基础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胡塞尔现象学。以贾科梅蒂为代表的具象表现画家群体把自己的艺术实践理解为一种返回行动:返回纯粹视觉,并且通过架上绘画来向世人展示他们对事物存在的"真实"的视觉追问。这一理论研究对图像泛滥的中国当代艺术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空白美”对“白如玉”瓷质美的表现及重要意义出发,通过对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的“空白美”及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空白美”进行论述,说明了“空白美”的绘画与哲学渊源,并通过论述“白如玉”瓷质美的历史地位,论证了“空白美”在瓷绘装饰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后期,印象派画家放弃了注重形体而轻色彩的绘画观念,打破了传统绘画对色彩的束缚,运用当时先进的光学理论,发现在不同光线照射下景物丰富的色彩变化,留住瞬间印象,在绘画艺术上引起重大变革。莫奈是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他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表现光与色的手法,大胆创新的绘画语言,突破传统绘画题材进行创作,留下大量优秀作品令世人瞩目,成为“现代绘画的鼻祖”。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西方,在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观上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致使中西传统绘画艺术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就此问题,对中国与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中西传统绘画的优劣和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有意境是中国绘画的理想追求.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哲学体系、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以及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为中国画的意境追求奠定了基础.“人物传神、花鸟取趣、山水取意”是中国画意境追求的体现.中国画家通过想象联想,利用暗示、留白、移情比德等多种手法来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留白”绘画技法逐渐被文学理论领域吸纳,这使得水墨的空白在语言文字中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艺术魅力。寥寥数语点染之间,为读者打开一个驰骋想象和再创作的广阔空间。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静夜思》赏析为例,来审视中华民族重视表现和含蓄、以有限表现无限的传统审美标准和理念,在文学作品鉴赏中领略“留白”技法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探讨和分析山水画中传统线语言的内部特点及审美特征,对山水画传统线语言呈现弱化趋势和图式已成为山水画价值判断的重要变量进行研究。同时,文章强调山水画在注重图式个性的同时,应使笔墨的精神内涵更加纯粹,这是提升山水画“耐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具象油画语言重要语汇要素的“光”,在西方油画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油画发展的不同阶段传达出不同的“语义”,从崇尚科学真实的“再现之光”到标榜个体意识“内在需要”的“心灵之光”,体现了西方油画由“客观”追求到“主观”彰显的转变轨迹,这种轨迹的梳理使我们认识到油画语言从自发抽象到自觉抽象的演变规律,从某种角度来说,绘画语言的日益抽象化导致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美术教育从目标、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美育理论相比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适应这些转变 ,幼儿美术教育必须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 ,拓宽幼儿视野 ,丰富教学内容 ,以及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日艺术由于同处于东亚艺术的环流圈中,共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促使双方频繁交流。日本的书画,主要是以中国传来的样式、技法为规范,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再发展起来的。中国书画连接起东方两大民族,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油画在崇尚科学的理性思想下,由于更注重事物的模仿,抽象性语言的发掘还处在自发期,然而,在追求“真实性”的背后仍然潜藏着语言的抽象性,这种潜在的抽象性语言为现代油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通过对传统油画中抽象性语言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西方油画的发展脉络,并为当下具象油画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线条是最简练、概括的基本造型语言。中国历代名家的绘画艺术,无不以各种线条的变幻组合和扩展延续而构成。从中原汉墓壁画线描图绘来看中国画线条不但有非凡的表现力,而且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讲究闲淡的力度、速度以及情感的表达。其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意念、思想、情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摹仿学历来是美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摹仿在中国绘画领域中,不仅是技术的延续与发展,而且也是经过摹仿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融贯在艺术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不同画马题材的象征意义;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剖析传统中国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马文化精神内涵与中国画之间的联系,发现“马”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马”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史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可染是推动传统山水画现代变革的艺术大家,在艺术实践中,他融合中西,提出了面向自然写生,发掘自然美的特质,有机吸纳西方绘画的写实因素,对传统山水画开拓创新,创造山水画新意境的绘画思想。他的绘画思想与艺术实践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为传统山水画的时代风格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考察李可染的绘画创作及理论思想,可以发现,融合中西一直是他坚守的内在思想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