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2010,(8):96-96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词人,满族正黄旗,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为康熙帝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多才多艺,主要成就为诗词。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3,(4):83-83
近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新材料原创细分产业》报告。报告认为,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中国新材料必须走原始创新的道路,新材料领域也将出现若干原创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09,(12):66-66
近日,首届“中国原创动漫”商业模式研讨会在京开幕。研讨会旨在探讨全球化市场趋势下适合目前国内市场的中国原创动漫商业模式,并总结分享了赢得中国电影最高荣誉“华表奖”最佳动画片奖——《快乐奔跑》的成功实践经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快乐奔跑》导演孙立军在研讨会上讲到,在《快乐奔跑》这部影片历时三年的创作过程中,解决了近300人的就业问题;《快乐奔跑》票房已超过1500万,除了经济效益以外,社会意义更大——它重视孩子们的体验,强调他们的奉献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研讨会同时强调了政府政策指导对中国原创动漫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合心 《中关村》2014,(5):118-120
前些日子,临汾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许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作《中华通韵》(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下称《通韵》)。这是“平水韵”发布790年后的今天,平水(临汾)人写的又一部韵书,我甚感惊喜。开卷展读,头脑里产生了一连串关于诗、韵的想法:诗文与音韵有什么关系?“平水韵”在诗词史上是什么地位?《中华通韵》好在哪里?诗词如何实现复兴之梦?等等。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10,(9):97-97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词人,满族正黄旗,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为康熙帝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多才多艺,主要成就为诗词。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近代著名学者王同维就给其极高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况周颐也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谁知?”他的词在清初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动画已经走过八十多年,从中国早期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解放后一系列代表中国原创的经典动画片,每一部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都是本土化的代表。《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三个和尚》等优秀动画片,无一不是我国动画创作者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结果,正是一代又一代动画创作者积极探索,不懈追求,才取得了今天中国动画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7.
冯婷婷 《中关村》2011,(1):80-80
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基地是海淀区委区政府、海淀园管委会为推动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原创动漫游戏企业设立的专业孵化器。从2009年7月成立至今,基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经为海淀区内几十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动画片《福娃说奥运》、《昆虫帝国》,影视剧《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大型专题片《紫禁城建筑之美》、《紫禁城营缮纪》,  相似文献   

8.
千洵 《中关村》2013,(1):112-115
《顾太清集校笺》是迄今面世的第一部关于太清诗词的校笺集。作者以满学家的研究视角,结合太清生平解析太清的诗词,再以诗证史,是为顾太清研究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9.
张越 《中关村》2012,(8):112-116
或许孙玉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几乎是中国当代女画家中获得奖项最多的一位。早在1981年,孙玉敏的大学毕业创作《天天向上》就引起了轰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2004年3月23日,孙玉敏的中国画《求》再次让她走上了艺术的历史舞台,使她在瑞士洛桑总部国际奥委会每4年举行一次的“2004年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大赛”上获得绘画作品类唯一金奖,这也是中国画家首次在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0.
魏颖 《中关村》2009,(7):100-103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6月26日晚,中国电影乐团根据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音乐编排的大型音乐粼梦系红楼涟海淀剧院上演,优美的旋律带领听众神游“红楼”,也为历时一个月的第六届海淀文化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1.
魏峰 《中关村》2004,(5):80-82
很偶然的一次,我翻开了手边的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在期刊览要那一栏,有一条是关于英文版《亚洲新闻周刊》的。该刊提出了影响中国21世纪的12个人。其中就有社会学家李银河。虽然这是《亚洲新闻周刊》的一家之言,但不能不说人家还是眼光独具的。李银河最出名的,当然是她一系列的、有自己独到观点和学人良知的社会学研究。不了解她的人,可能认为她“术业有专攻”——这样说,也只能算对了一半。因为学历史的她,改行学社会学纯属半路出家。  相似文献   

12.
萧惑之 《中关村》2016,(4):116-117
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旧诗不厌百回读,新诗洪流声澎湃。近日来,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很吸引眼球,博得好评。据说是号称300万之众旧体诗词粉丝的盛宴。"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不过,目前尚处在"旧梦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10,(6):90-90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词人,满族正黄旗,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为康熙帝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多才多艺,主要成就为诗词。  相似文献   

14.
刘学军 《中关村》2008,(12):97-99
奥运会开幕式那天,中外歌唱家合唱《我和你》。男的一看就知道是刘欢。女的是英国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听她清澈透亮的歌声,感到仿佛天籁之音从梦幻的天空轻轻滑过,下凡到了人间……我突然记起一支歌《斯卡布罗集市》,回想那支歌优美的旋律和美妙的女声也像从天外飘来,总觉得那女声和莎拉·布莱曼的多么相像。  相似文献   

15.
刘晓虹 《中关村》2004,(5):83-84
“萨乐美是谁?”随着法国作家斯蒂芬·米肖的《露·安德列亚斯-萨乐美:生命之友》一书新近在中国的出版,人们又开始追问这个问题。“她是谜一般传奇的女人,狂傲不可一世的尼采在认识她第二天就向她求婚;著名诗人里尔克对她一往情深,至死眷恋;弗洛伊德也对她称赞有加,并视为知己……”广告里是这样说的,和这样三位巨匠的联系或许能够成为萨乐美传记的卖点,然而,这决不是真正的萨乐美。萨乐美用非凡的意志与激情来思考、探索和实践了一个独立完满的女性角色,她要向世人证明:女性决不是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6.
张宇 《中关村》2006,(9):124-125
说起中关村,人们想到的就是高科技!中关村会和美玉有什么联系吗?当然有!《中关村》读者俱乐部不仅是《中关村》杂志核心读者商务洽谈、交友的场所,也提供了上好纯正的新疆和田白玉。《中关村》所倡导的是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面对的人群是中关村地区乃至全国的在各领域的精英,为何会提供和田玉呢?正是因为和田玉的温润、无暇,使赏玩她的人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宁静,也是因为和田玉的稀有和昂贵,使拥有她的人更加体现了身份和地位。中国人喜爱玉的历史源远流长,当秦始皇的开国玉玺用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由上百位能工巧将历时数月完成时,就…  相似文献   

17.
周薇  曾颖 《中关村》2004,(4):117-118
大部分人最早知道叶小纲是从《人约黄昏》、《半生缘》等影视歌曲开始的,那时他已经从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留学归来两年了,接受了世界各地的委约,创作了大量作品:交响乐《冬》,《迦叶无语》、《最后的乐园》、《地平线》……在后来的几年里,叶小纲一直不断坚持着在音乐上的探索,交响乐和影视音乐成为他挥洒激情和才华的两块自由园地。《春天的故事》、《长城交响曲》、《西藏之光》;电影《刮痧》、《惊涛骇浪》等的配曲……旋律如泉般涌出他的笔尖。这位出身音乐世家,当年和谭盾、翟小松和郭文景并称为中央音乐学院78届四大才子的音乐家,现在…  相似文献   

18.
顺子,一个4岁开始就被钢琴家母亲严格要求学习古典钢琴和音乐的她发现了自己唱歌的天分,从小追随母亲游历世界各国并逐渐成长的魅力女性,造就了她完美的嗓音和对音乐的个性化、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她的音乐里感受到了那一股股不同寻常的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19.
行走开罗     
袁玮 《中关村》2010,(9):98-99
“未见过开罗的人等于未见过世界,她的土地是黄金,她的尼罗河是奇迹,她的妇女就像天堂里黑色眼睛的圣女,她的房子就是宫殿,她的空气柔软得像芦荟木般香甜好闻令人喜悦。开罗怎能不是这样呢,因为她是世界的母亲。”——《一千零一夜》  相似文献   

20.
胡少 《中关村》2005,(7):103-103
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酷爱玩网络游戏“传奇3”,她用激动的笔触写下了自己跌宕起伏的网游体验,尤其是爱情经历,这就是《影·魅:未完成的日记》。在游戏中,有一种“结婚”的仪式,她不停地和服务器中级别最高的人“结婚”,又“离婚”——游戏带给她快乐,也带给她伤害。她最终又选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