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是农村经济的基础部分,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细胞。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是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其低迷的发展状态已成为农村经济腾飞的阻力,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建设健全与完善的农村消费信贷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农村信用的成熟过程,必须要适应发展变化着的中国市场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06,(10):44-45
今年初,我们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宁海县实际,确定了“一体规划,‘两化’切入,三级联动,四位一体,‘五网’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在紧紧抓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的同时,按照农村干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集中精力实施了“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大力开展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及其应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建立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完善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以及培养有环境意识的新型农民。本文在分析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再月 《魅力中国》2010,(8):120-121
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新农村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水土保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足建设社会主新农村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5.
贾登勋  陈春帆 《发展》2007,(8):11-12
一、问题的提出和背景(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200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杨晓红  赵红伟 《魅力中国》2011,(10):350-35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本文从礼仪入手,重.占’谈谈社会主义形式下,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可行的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提升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全方位的战略要求。在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政策和制度范畴。通过理想人居环境历史的演变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方略,并对其未来发展与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突出工作重点.以点带面推进,适当帮扶奖补,村民自主运作”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使全县22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初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相似文献   

9.
苏青生 《老区建设》2006,(2):F0002-F0002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突出工作重点.以点带面推进,适当帮扶奖补,村民自主运作”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使全县22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初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相似文献   

10.
陈剑宏 《发展》2007,(3):1-1
2007年是新农村建设的落实之年,甘肃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党委和政府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大勋  何宗英  王金国 《发展》2014,(12):57-58
正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按照中央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具有张掖特色的"四化"新农村建设模式,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一、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是张掖市按照中央  相似文献   

12.
孙瑜 《广西经济》2007,(3):10-13
一、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 2006年12月22—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以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第4个中央1号文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8个方面、35条政策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谷芳球 《北方经济》2013,(12):80-81,8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长期的政治任务,长期以来,粗犷式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基础建设水平较低,投入不足,成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根本原因,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中央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耕地整理、养殖小区、渔政渔港、能源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12,(6):68-69
2012年,象山农办围绕建设具有山海风貌、田园风光、半岛风情的宜居、宜业、宜游幸福美丽新农村,重点抓好"三个三"工作,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推进"三大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培育"一镇三村"(小城镇、中心村、小康村、特色村),且同步推进村庄、环境、土地"三大整治"。以"一户多宅"清理为重点,全力实施100个村疏  相似文献   

15.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山东省利津县通过探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格’工程"、"创建新型农民学校"和"创新农村党员发展"等三大措施,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经营和管理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涵义 农村金融生态是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农村金融生态指的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之一。文章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基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概况,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乡村建设两方面,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农村环境治理规划、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与人才支持、创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运营模式、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五个方面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5月1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透露:“下个月(6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将就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召开专门会议,在该会议上,上海将提出进一步推动建立市级协调机制与中央的协调机制‘对接’,进一步制订带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谭钜添   《中国经济周刊》2006,(17):48-49
振奋人心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三农”工作的要求,为2006年的农村各项工作制定了适宜的发展思路,并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根据我在农村长期创业、工作的实践,如何迈过政策和投入这“两道坎”,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早是见于上个世纪1956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邓颖超同志在讨论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草案)》讲话时提出的.她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规",从此起,"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词便频频出现在中央领导讲话和中央的文件.尽管,在上个世纪的不同时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历史性作用,特别是大兴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总体上还是作为对全国人民一种口号性的鼓舞和理想目标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