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支农是农村金融机构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新的形势下、新的机遇期,如何支农?如何以创新为载体达到惠农目的呢?当历史的车轮转向公元201 1年的时候,作为"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为已任"、一直活跃在支农最前沿的河北省衡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以"农信进万家"为新的载体,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在华北大平原腹地开启了惠农之门。  相似文献   

2.
如今,全面建立包括现代农业服务、基础客户服务、普惠服务,以及金融创新与合作支农体系在内的"五位一体"的金融支农体系,已成为山西省农信社高效服务"三农"的重要指引为更好适应当前"三农"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将农村信用社建成深受城乡居民信赖的百姓银行和高效服务县域"三农"的现代金融企业集群,2014年,山西省联社在全系统启动实施了"山西农信强农兴社金融普惠工程",并致力于构建"五位一体"金融支农体系,以其引导全省各级农信社增强金融支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门重点探索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的有效模式,着力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探索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机制,增强金融支农的可持续性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此间,财政部门重点探索财政促进金  相似文献   

4.
去年底,中国信用合作协会筹备办公室组织人员分别到河南、山东、江西、浙江、贵州五省,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专题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多次召开了省地合作金融管理部门、联社、信用社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 20余个联社、 30多个信用社支农情况汇报,征求了地方政府、农户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意见。   一、支农工作的主要情况   近年来,五省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人总行的要求,端正经营思想,下力气组织盘活资金,调整信贷结构,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持续增加。五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  相似文献   

5.
农金速览     
隆重纪念新中国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全国农信社金融服务产品博览会及支农评先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11月22日上午,由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暨金融服务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本次博览会共有28个省级信用联社和农商行参加,集中展出了各地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情况和近几年来创新推广的220多个特色支农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做好金融支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却存在很多问题,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不适应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必须对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农村信用社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农业、农民服务”,支农重任历史地落到了农村信用社肩上,同时也为农村信用社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何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牢固树立支农观念,系统有效地提供支农服务等诸多问题便必然地摆在农村信用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面前。强化支农服务观念、树立支农出效益思想是农村信用社蓬勃发展的生存之本、必由之路,通过支农求发展是解决农村信用社风险问题的根本途径。支农是根本,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是农村金融的必然选择,牢固占领农村大市场…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改善和加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不仅是中央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要求,也是农村信用社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农村信用社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三农”,农村信用社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  相似文献   

9.
为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卓有成效地做好支农服务工作,河北省蔚县农村信用社立足当地实际,更新支农思路,强化支农措施落实,大力推广完  相似文献   

10.
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支农先进集体名单北京市顺义县天竺农村信用社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农村信用社河北省正定县留村农村信用社、唐山市王辇庄农村信用社、馆陶县河寨农村信用社、卢龙县木井农村信用社山西省泽州县金村农村信用社、祁县里村农村信用社、永济市栲栳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对"三农"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朔州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管理方面存在的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不合理,内部机制不协调、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不适应新型农业主体的需求、农村信用社销售方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农村信用社销售方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提出优化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结构,明确投放重点、政府实施扶持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制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变革,农村信用社将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 农村信用社要成为现代金融服务业有竞争力的主力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增强整体支农功能,就需要有全国性管理机构规范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行为,建立—套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完善行业管理和金融服务机制。组建农村信用社全国性管理机构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支农先进个人名单北京市:昌平县农村信用联社杜卫东天津市:武清县大沙河农村信用社郑克成河北省:阜城县铁匠农村信用社曹东华、南皮县王寺农村信用社李维鹏、平泉县西坝农村信用社申庆年、高阳县刑南农村信用社王新月山西省:繁峙县砂河农村信用社张...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信用社使用支农再贷款实行的是台账登记管理制度,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出支农再贷款的全貌;不便于农村信用社对支农再贷款的核算和管理;不便于监管部门对支农再贷款的监督和管理。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对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应进入会计核算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一、坚持农村合作金融为农服务宗旨,不断增加农业的信贷投入,是加强其基础地位建设的重点所在。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由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加强农村合作金融基础地位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一要提高对做好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的转变、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反复,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对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重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当前首先应着力强化政策金融支农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突破性改革时期。农村信用社整个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外部经营环境问题。 一、政策性的信贷支农问题 出于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业贷款时,利率必须不浮或少浮,农贷面广量大逐笔放,多数委托信用站发放并按比例支付一定手续费,成本高,支农贷款效益低甚至亏本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城市信用社成立时间短,而其发展速度和经营活动力远远超过农村信用社呢?这与农村信用社承担大量繁重的信贷支农任务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考虑,当前解决这一问题思路应依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性与  相似文献   

18.
金融系统中的道德风险逐渐影响着我国的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作为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信社成为金融支农以及金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正规金融单位,但因其在经营、管理的差异性和局域性,它所面临的道德风险更为突出。本文从信用社的内部管理着手,根据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道德风险的现状、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探讨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道德风险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如何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作用是农村信用社各级管理部门、地方党政和广大农民所迫切关心的问题。切实将服务重点转向支农工作上来农村信用社按合作制原则进行重新规范,是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由于它处在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地位,存贷款业务的主要市场份额在农村,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也必然受制于农村经济。因此,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服务方向,突出支农重点,促…  相似文献   

20.
精彩言论     
将财政投资中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支出这两项财政支农资金集中通过农村信用社运作,通过这种“杠杆效应”,引导成倍财政资本投资农村经济。以财政投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来吸引金融投资,两者投资总量总和又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吸引资本流入,如此循环,可以产生乘数效应。——银监会陕西省渭南监管分局孙海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