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亮 《中国保险》2006,(2):62-63
人寿保险单是个人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寿险的死亡或重大疾病保险金是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但是人寿保险单在传统意义上对给付条件的规定,导致部分生活困难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急需资金的被保险人在有钱和无钱之间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时间差,因此提前转让寿险保单的做法便应运而生。这种业务被称作“保单贴现”,有西方学者认为这种业务形成了寿险保单交易流通的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2.
韩亮 《上海保险》2009,(8):34-36,47
人寿保险单是个人资产的一种表达形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死亡保险金是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但是人寿保险单在传统意义上对给付条件的规定,导致部分生活困难或者因为其它原因急需资金的被保险人,在有钱和无钱之间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时间差。因此,提前转让寿险保单的做法便应运而生,也即产生了保单贴现业务。  相似文献   

3.
陈亮 《上海保险》2005,(12):61-63
人寿保险单是个人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寿险的死亡或重大疾病保险金是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但是人寿保险单在传统意义上对给付条件的规定,导致部分生活困难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急需资金的被保险人在有钱和无钱之间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时间差,因此提前转让寿险保单  相似文献   

4.
银行和保险业的合作日益加深,使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新产品的开发也不断地升级。保单质押贷款就是本着双方拓宽业务合作、突破传统项目而联合开发的一种质押融资新品。具体而言,它是指投保客户在不影响投保权益的前提下,将具有一定现金价值且未到给付期的人寿保险单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融通资金的贷款方式。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质押物,寿险保单的规范发展仍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现状及意义商业银行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是指借款人以保险公司签发的具有现金价值且未到期的长期寿险业务保险单(以下简称保单)作为质押物,从商业银行取得一定金额人民币贷款的个人授信业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拥有12亿人口,人身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近9亿人口的农村寿险市场,亟待大力开发、拓展。中保人寿保险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繁荣民族保险,必须扬长避短,大力开拓农村寿险业务。一、中保人寿在农村寿险市场的优势1、网点众多,代理员遍布农村各个角落。中保人寿现有县级支公司达1200个,营业所811个,区、镇的保险办事处不计其数。仅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56万的同安县,中保人寿就有11个镇级保险代办所,三个兼职代办网点。数目众多,星罗棋布的营业网点,一方面方便农民就近交费,另一方面,便于寿险公司…  相似文献   

7.
盛岚 《中国保险》2005,(4):20-21
一旦合资保险公司争相效仿中意人寿,中方股东与合资公司签下团险大保单,中国寿险市场的整体格局很快将被打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城市银行纷纷与保险公司签字合作意向书,双方合作从银行代理销售保单延伸到代收保险费、代交保险金、融资业务和资金网络结算等方面,形成了业务渗透、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寿险保单质押贷款,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中经双方合作共同推出的一款新产品,它的出现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寿险保单作为质押物的特殊性,如何规范的开展,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寿保险单是重要的文件,也是具有现金价值的精品,造交保单必须郑重行事。如何递交保单有一定的步骤流程,依循正确的漉程适当地预以远用,可以让面谈更有效率,也可以增加营销员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倪莎 《上海保险》2008,(3):30-32
保单贴现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最初的原意是允许罹患晚期重症的保户,将寿险保单卖给第三人换取现金,以减轻失业或高额医疗费用的压力。其英文名称“Viatical”源自于拉丁文,意指“赠送给某人踏上危险旅途前的金钱或物品”,此字源意义在基督教也有“临终圣餐”的涵义。其运作模式是:保单持有人将其保险单以折价方式,通过中介人卖给投资者以获取现金,投资人缴付后续年度保费,等被保险人死亡,保险公司再将此保险金支付给投资人(图1),对投资人来说,被保险人死亡愈早,报酬率愈高。  相似文献   

11.
李曜 《金融研究》1997,(7):64-68
我国新生资本市场中的寿险投资分析李曜一、寿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共生关系分析从寿险资金运动的全过程来看,经历了寿险收入——寿险基金——寿险赔款的转换,这一过程是以保险单为媒介的资金调剂行为,体现着寿险的基本职能——补偿和保障效应。但是,如果寿险盈利也出自...  相似文献   

12.
成长记录     
《大众理财顾问》2010,(1):55-55
2005年2月3日 合众人寿在武汉正式宣告成立,成为8年来保监会首次批筹的18家中资保险公司中开业最早的一家。同日,世界体操冠军李小双购买了保额为50万元的个人意外险,这是合众人寿第一张个人寿险保单。  相似文献   

13.
万云 《中国保险》2003,(11):41-41
一个趋于饱和,一个大有潜力.台湾保险市场的人均保单是2至3张,而内地保险市场是每一百人中有2到3个人拥有商业保险保单,"我们希望在持续的市场上一直处于竞争优势.内地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台湾人寿CEO在北京的讲坛上鼓励他的100多位寿险精英们.  相似文献   

14.
一、商业银行兼业代理人寿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银行业和保险业相互融会渗透在80年代开始出现,比较典型的一种方式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销售保险单(尤其是代理销售人寿保险单)。目前,在西方成熟的保险市场上,银行代理销售人寿保险单呈迅速发展趋势。有关资料表明,西方国家的保险公司大多通过银行、邮政储蓄的网点来推销保险产品,如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国家,通过银行实现的保费收入已占保费总额的15%-20%。法国最大的寿险公司CNP,1997年人身保费收入185亿美元中,有80%是通过银行和邮政网络…  相似文献   

15.
符敦健 《上海保险》2005,(12):28-29
“地下保单”是指境外寿险公司或港澳寿险公司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而向内地居民销售的保单。这种行为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逃避国家税收,具有“服务走私”的性质,因此被称为“地下保单”。境外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员在内地向内地居民销售境外保险公司的保单,内地居民在内地签署投保单和缴纳保费。由推销人员将投保单、保费携带到境外,再由境外保险公司签发保单,这种通过地下保单工作”购买保单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因而成为中国保监会打击和取缔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透露,目前境外寿险公司或港澳寿险公司在内地推行№下保单十分活跃,其规模已达到全国个人寿险保费收入的一成以上。2002年,香港寿险总保费中,来自内地的保费竟然占到了近三分之一,折合100多亿人民币。为此,保监会有关官员指出,地下保单严重影响了内地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造成寿险资金大量外流,损害了内地营销人员和寿险公司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正思考着如何严加防范,采取强硬的行政措施予以取缔。  相似文献   

17.
存在复效的人寿保单,根据自杀条款的规定,在保险合同复效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为2年),若被保险人自杀,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目的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本文基于集合论的观点,分析了复效保单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从精算定价的角度得出自杀条款在复效保单中的应用有悖于寿险定价的公平性,并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寿保险单有着多重效用,不但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服务,还拥有相当可观的现金价值。由于人们对保险知识了解有限,对人寿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并不完全知道,以致珍贵的资源被“雪藏”起来,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其实,人寿保险单作为个人资产的一部分,其现金价值  相似文献   

19.
熊伟 《中国外汇》2007,(4):27-27
自2006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首家试办外汇人寿保险业务以来,平安人寿推出了四款外汇寿险产品,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南京、杭州等七个城市试点销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市场对于外  相似文献   

20.
保单贴现业务的起源 保单贴现是指保单所有人将寿险保单转让给愿意投资的第三人以便立刻获取一笔折价的身故给付,而投资者获得了保单的收益权,可以在保单所有人身故时领取收益金。保单贴现业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艾滋病在美国蔓延,对很多家庭构成了威胁。一方面,疾病使得家庭丧失了劳动力,造成收入中断;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