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明确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不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缴费,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对个人从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基金取得的投资收益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实际领取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可享受递延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财税[2013]103号文件的核心变化在于实现了个人所得税的递延纳税。(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主要针对企业,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财会》2014,(2):62-63
正财税〔2013〕103号2013年12月6日为促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现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1.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以下统称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比较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和《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同时施行。2004年11月1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配套附件《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近日,三部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什么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作为职工退休收入保障的重要来源,是职工权益的一部分。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的工会直接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是保证年金制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分析国外工会组织参与企业年金管理的原因、形式和效应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工会组织在企业年金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提出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在企业年金管理中的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3年4月15日,中国首届企业年金与保险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保险业乃至精算界的一件大事,积极拓展企业年金市场既是保险业的责任,也是保险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从精算在企业年金经营中的作用和精算作为保险公司经营企业年金的核心竞争优势两个方面阐述精算技术在我国发展企业年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精算是企业年金经营的核心技术 职工退休后的收入保障主要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金是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企业年金立法的滞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的需要。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立法历史沿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年金立法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年金立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金是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在以央企为代表的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规范的年金计划后,市场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客户。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企业年金发展滞后的瓶颈,提出中小企业尽快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曹雪琴 《新金融》2005,(9):26-30
2004年企业年金及其基金管理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规范的企业年金市场启动。现行相关法规所构造的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介入年金资金托管市场的同时,创造条件渗入理事型年金管理市场,打造一体化金融服务的现代银行业态,不能坐失良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在美国以惊人的速度成就了举世瞩目的规模,主要应归功于美国成熟完善的税收制度,其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雇主建立企业年金和越来越多的雇员参与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年金也因此被称为“避税港”。文章通过对美国EET税制与其他税制比较,探讨这一税收制度对于企业年金发展的促进作用;然后修改现行企业年金成本预测的精算统计模型,预测中国改用EET税制将引致的税收成本;最后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期望的20%替代率为确定目标,设计一个数学模型,求解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方面的税收优惠比例。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制度是现代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文章结合所在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经验,总结了对企业年金的认识,归纳了建立企业年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带来的财政压力不断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已经不足以解决员工们的养老问题,所以作为养老保险事业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开始备受关注。中国企业年金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存在着覆盖面窄、投资收益低等问题,其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而这些问题背后是企业建立年金意愿不强、年金资金投资过于谨慎、企业年金的制度激励、监管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就需要发展企业年金,改善这些问题,引入"自动加入"机制、扩大投资范围、加强税收激励和有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政策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困难的重要政策安排.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存在"前端集合"与"后端集合"两种模式.本文在分析两种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优势、政策障碍与缺陷,提出了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企业年金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企业年金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障碍因素:有关企业年金的政策法规缺位,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职工对企业年金的认识存在误区.当前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对策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年金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年金运营;企业年金的推行应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建立一定的企业年金风险管理机制,为企业年金发展提供相应的担保;对企业年金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经营管理;拓展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加强对企业年金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年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新规定,但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的具体相关准则.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规定的分析,探索新规定的税收政策和会计处理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十多年来,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年金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2007年11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业务牌照,这标志着商业镶行经营企业年金业务的范围从托管,账户管理进一步扩大到受托。为此,建设银行把企业年金业务列入全行重要的战略性业务,提出“建立以受托人为龙头的企业年金资产管理业务链,努力把企业年金业务打造成全行连接对公、对私业务的综合业务平台,通过3至5年的发展,成为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领先者,打造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一流品牌”的战略目标。在此有利形势下,如何扬长避短,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业务来树立企业年金市场的领先地位,值得企业年金从业人员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金伟 《西南金融》2010,(5):55-56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年金的发展。我国现有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阻碍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年金的税收储蓄效应,探讨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计划供求的影响,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职业年金的建立。本文详细分析了职业年金的建立给不景气的企业年金市场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年金的管理机构应采取措施抓住这次机遇,拓展年金市场。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完善目前的年金市场,提高年金市场的运作,以真正实现企业年金的养老功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4年《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已走上了一条从示范到逐步规范的发展道路,现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年金的顺利实施必须有企业良好的财务成果的支持。本文主要从财务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从政府、企业、员工三个方面论述,并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雪琴 《上海金融》2002,(10):29-31
企业年金制度是涉及社会保障、储蓄投资、资本市场和商业保险的综合课题,体制改革的深化使企业年金制度建设的迫切性更加突出。企业年金运载的金融模式有商业保险和各种信托机制。商业保险公司在开拓企业年金市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商业银行也应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积极开拓这一市场,不应坐等政策,坐失良机。此外,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谋划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