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处在历史拐点,经济发展进入中速发展区间,人口红利转向改革红利,是保持我国"十三五"期间及后续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坚持供给侧改革方向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时期。人口红利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增长相契合,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成为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的重要因素,实施更为积极的改革政策取向,挖掘和释放潜在的生产要素禀赋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制度激励,可以促进和稳定经济增长。正确把握我国人口结构状态,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人口红利逐步向改革红利转变,对于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快金融改革,让市场激发金融业效率,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由人口红利转向资金红利的平稳接力。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信用卡》2012,(12):9-9
没有改革,经济就不可能有突破;有了新的制度优势,才能够保证新的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张茉楠 《金融博览》2013,(20):18-19
创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新一轮“以改革促开放”大战略的重要决策。本世纪的十年可谓是全球化红利期。而今,以上海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改革开放新战略已经启动,这势必将让中国获得新的增长红利、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  相似文献   

5.
红利是经济学上的一个专用词汇,简言之就是投资、投入所得到的回报或收益。近年来社会上将“红利”引用到我国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即基于某些因素而带来的改革成果称为改革红利,如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这些红利的同时,由于获得红利的资源不会是取之不竭的,需不断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我国银行业发展不断步入市场化轨道,银行业经营仅仅依靠存贷利差作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时代基础已开始出现动摇,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份额在逐年下降,目前已不到50%,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存款红利”已渐行渐远,银行经营理念需及时做出调整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顾伟  陈文林 《投资与合作》2014,(11):328-328
界正处于改革的浪潮上,科学、技术和思想等方面的改革省头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尽管最近几年改革的步伐有所放缓,但纵观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改革,尤其是改革红利发生了相当显著的变化,并且正在淘汰过时的改革红利产生着是新的改革红利,以维持我国的经济活力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庄健 《中国外汇》2014,(5):17-20
应针对阻碍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并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若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笔者认为可分长周期和短周期两个角度。短周期的经济线索是一环扣一环的。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两波大周期:第一波从1978年至1999年,内部红利、改革红利提升了生产率;第二波从2001年进入世贸组织至今,由外部红利,即出口红利推动。着眼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还是充满希望的。  相似文献   

9.
杨涛 《金融博览》2013,(14):16-17
今年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阐释了改革红利,并表示要通过依靠创新体制来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可以说,与20世纪90年代lHl~k较,当前的改革面临更加复杂的经济社会压力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以及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浙江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探索上交出了一份较好的答卷经过近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已基本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在LPR机制改革后实现了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两轨并一轨”。浙商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改革红利以及浙江小微经济发达的优势,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月3日,《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举行。该书作者、著名经济学家蔡昉以“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现全文刊发演讲,与读者分享。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有人说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可是,这在早些时候并不被大家所承认。前些年我和林毅夫、李周三人合写了一本书,叫《中国的奇迹》,出版时正值改革开放20年。我们提出的“中国的奇迹”一说,被很多人质疑,他们问:你们是不是对中国经济太乐观了?  相似文献   

12.
高谦 《证券导刊》2013,(10):17-17
近期,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铁路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能源局等。我们认为,新一轮国务院机构的改革以及职能转变的落实将会推进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但鉴于改革的复杂艰巨性,短期改革的效果仍会比较有限,改革红利的释放也将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GDP及三大构成要素,使用Markov转换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实证结果指出.以1996年为界.深圳经济前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后期处于适速增长阶段,、通过分解总量指标进一步对经济波动态势进行研究.从中识别出经济波动的异常时点,可以得到一般性的结论:改革红利、政策因素等区域性因素具有历史性.会对经济产生短期扰动;而政策红利只有制度化、产业化后才成为持续性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创造的发展奇迹,主要依赖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全球化红利与制度红利正逐渐丧失,传统企业急需通过转型与变革追求新的增长点。电商会不会是下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并发布了会议公告。笔者认为,公告释放了许多新的思想,特别是提出了要尊重规律的新的发展观。关于改革的新认识会议首次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推进下一步改革。会议公告释放了关于改革的几方面的新认识。第一,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李克强副总理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要靠制度红利来推动打破。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已经不再,转轨初  相似文献   

16.
何佳丽 《理财》2022,(4):49-51
中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连续30多年实现GDP快速增长,依靠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和政府支持等优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2010年以来,随着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经济增速保持在6.5%至7.5%之间.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李克强将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2012年12月19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发挥城镇化潜力,还要靠改革。把农民工逐步转为市民,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城镇设施和保障房建设,要完善融资机制;城镇化还要确保粮食安全,关系到保护耕地和发展现代农业,这也要靠改革推动。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2013,(10):3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过去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现在和未来仍是最大的红利。今后若干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方面是由于要素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在投资与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创造新的动力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13,(18):19-19
通过简政放权带来的增长虽然启动会比传统的稳增长较慢,但由于它的启动是更多依赖了市场内生增长力量的释放,其可持续性也将会更长。因此,我们不必对于今年经济增速的下滑过度优虑。改革将会带来增长红利的释放,从而逐渐推动我国经济走出低迷,进入新一轮市场驱动力较强的复苏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