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商业会计》2001,(8):34-35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企业按照取得股权后被投资单位当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如果被投资单位B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000元,且未宣告分派利润,投资企业A公司拥有其权益资本的80%,则A公司应作如下财务处理。  相似文献   

2.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中几个问题的分析,以集团内部交易为例对关于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调整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对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以期对相关实务操作中应如何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主要差异(三)权益法核算3.投资损益的确认和计量(1)投资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原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  相似文献   

5.
七、公司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被购买企业是否需要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账 ?答 :公司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股权时 ,被购买企业保留法人资格的 ,被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账 ,被购买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 ,公司应按被购买企业评估确认后的价值入账。公司购买其他企业的部分股权时 ,被购买企业的账面价值应当保持不变。八、公司能否将被购买企业全年实现的净利润 (或发生的净亏损 )纳入会计报表 ?答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公司 ,购买其他企业后 ,应将被购买企业购买日后实现的净利润 (或发生的净亏损 ) ,按应分享或应…  相似文献   

6.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和损失如何确认有两种观点,即成本法和权益法。本文重点讨论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的账务处理,原因是投资账户能够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这里,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下权益法的概念。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之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方法。通常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包括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一、受赠实物…  相似文献   

7.
《商业会计》2008,(9):59-62
第四章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5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二、本科目应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三、资产负债表日,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长期股权资  相似文献   

8.
韩福才 《商场现代化》2007,(28):368-369
在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时,对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特别是属于投资企业投资以前被投资实现的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如何简便地进行会计处理,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股权投资实际上就是企业通过投出内部资产来获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而且这部分投资是不会随意被出售的,股权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在新时期,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企业股权投资账务处理实务有较大影响,使企业股权投资账务处理实务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 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规范企业投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 ,并从 1 999年 1月 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执行。这对于规范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促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防范证券市场风险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笔者在学习中也发现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在此 ,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一、账务处理衔接问题根据《投资》准则第 1 9条规定 :采用权益法时 ,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 ,按应享有或应负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宁廷金 《商场现代化》2007,(11X):371-37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七条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其中,本文对“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这句话的理解用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以及追加投资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关系发生变化。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取得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也有了新的规定。本文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核算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财会[2003]10号文件<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通知中规定,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或以现金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单位(投资成本),并按规定期限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单位(投资成本),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相似文献   

14.
吴明烨 《商业会计》2003,(12):32-32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投权投资的企业,应分别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差额”四个明细科目。“投资成本”科目最初反映的是取得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如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有差额的,反映的是新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科目反映的是企业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股权投资准备”科目反映的是因被投资单位资本溢价、接受捐赠等增加资本公积,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反映的是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的差额。根据这些核算规定应掌握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日趋增多。《企业会计准则》、《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等法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已有相应的规定。但是我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使之逐步完善。依据产权关系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称为权益法。在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时,投资企业按照其拥有的股权比例来确认享有的权益变化量,相应地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实际分得股利时,冲…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分为成本法与权益法。会计准则同时规定,对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除此之外,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本文探讨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进行调整时应考虑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疑难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在具体处理时,应当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了特殊情况外,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或分担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或亏损时,应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企业的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抵销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内部交易可能会产生未实现损益,为了避免一些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操纵利润,因此要消除这部分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后投资方再确认投资损益.这种对权益法处理的规定更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