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经济联合体不仅是农村合作经济中一种最活跃、最能反映合作功能的经济实体,而且是发展城乡横向经济联营的一种重要形式。联合体发展得快、联营效益发挥得好,对于加速农村“两个转化”的历史性进程和城乡联营协作的步伐,有着十分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经济联合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是发展还是停滞或是逆转?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子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岳阳、临湘、华容三个县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结论是:农村经济联合体面临着进展受阻、生存艰难的困境,比较普遍地出现了一种停滞和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广大农村涌现出了多种形式的新经济联合体。这些联合体的产生和发展,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经济联合体是指生产经营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或企业与企业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营、购销等各种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所谓新经济联合体是相对农村过去那种按照单一模  相似文献   

3.
1984年2月25日到28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经研究所、省农经学会、绵阳地委政研室、绵阳地区农经学会联合在江油县召开了农村新经济联合体学术讨论会。来自省和部份地、县科研单位、政研室和农经学会的代表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对新经济联合体的概念、性质、产生的原因、作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党的三中全会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随着专业户的涌现,江油县农村由农民自发建立的新经济联合体出现了。联合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等。总的来看,经济效益都很显著。当前,大有发展的趋势。据统计,全县现有的大、小联合体已有一千多个,其中经营时间较长,有较正规的管理、分配制度的有516个,约占一半。参加联合的户数2,124户,从业人员6,587人,投入联合体的劳动力2,989个。1983年人平总收入773元,比全县人平508元高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商品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专业化生产和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出现,农村进入“两个转化”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农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仅靠家庭细胞来消化,巳不适应需要,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迅速寻找一条更好的途径。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农村出现的各种新经济联合体,就是这样一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为什么说新经济联合体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 新经济联合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作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具有长期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与特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特别是家庭承包制以后,不仅专业户、重点户迅速发展,新的经济联合体也大量涌现了。从山区到平原,从穷队到富队,从生产到供销,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联合体。新经济联合体已经遍及全县各社、各业,其数量之多,发展速度之快和发展领域之广,都是人们预想不到的。有的干部愁农村剩余劳力无法解决,现在农民开始想法解决了:搞专业户、重点户,搞新的经济联合。有的在一个队里就出现了几个新的经济联合体。新的经济联合体的规模,一般两三户、三五户,大的十户左右。据统计,全县已经出  相似文献   

7.
现将《广东省农村新经济联合体和雇工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在本刊发表。广东省有关领导对农村经济研究较为重视,大力开展,推动农村经济学术讨论活动。全省理论研究者、大专院校教学人员与实际工作者,紧密结合当前农村中新情况新问题,通力合作,共同探索。对农村经济发展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次学术讨论会取得了很好成果。会上重要论文,本刊将在下期陆续选登。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8.
(一) 农村新经济联合体在锦州市是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出现的。当时只是在少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较早、条件较好的乡村。规模很小,数量很少。但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数量增加很快。到一九八三年末,全市就已发展到四千三百多个,一九八四年末达到六千九百二十三个,今年仍是增多的势头。锦县上半年比去年期末增长了百分之十,数量达到一千六百个,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体规模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现代化、电子式的财务管理也迅速在农村各个产业之中得到应用与普及,这不仅夯实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财务基础,而且也保障了农村各种类型产业的运作导向,继而也催生出了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体的全新态势。财务管理是保障农村地区合作经济联合体协调运营的重要组件,直接影响合作经济联合体的运行实效。本文总结了当前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体财务运行的基本态势与现存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体财务运行的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省一些地方新经济联合体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数量多,参加联合的面大,而且联合的形式,做法和经营范围都较广泛和多种多样。形式上,有社员之间联合,集体单位之间联合,国营与集体单位之间联合,集体单位和社员之间联合。参加联合的有本队、本社、本县的,也有跨队、跨社、跨县、跨地区的。联合体的规模,小的二、三人,一般的十多人,个别大的有几十人、上百人的。联合的办法,一般是合股集资,以股带劳,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也有采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劳力,资源折股的办法联合经营,在分配上全部按股分红或按劳分配。经营项目的范围很广,有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双流县农村出现了大批工副业和多种经营的专业户、重点户以及一批新经济联合体.在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中,尤以农民户与户组成的小联合体发展迅速.目前,全县有各种小联合体2,820个,参加农户达14,729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从小联合体的形式看,主要有三种:一是资金联合;二是技术联合,三是劳力联合,或兼而有之.从小联合体的范围看,主要是三、五户,有的是十几户、几十户;多数是本队本乡,有的是跨队跨乡,甚至跨县.从小联合体从事的专业看,有种植、养殖、编织、  相似文献   

12.
新的经济联合体要不要加强管理?如何加强管理?这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里,我们结合湖北省鄂城县的调查材料,就上述两个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农村专业户、联合体象雨后春笋般地展发起来。据去年10月统计,无锡市农村专业户已占总农户的15.7%;经济联合体6,904个,各种专业村777个。目前,我市农村已出现专业分工协作和区域化生产的发展趋势,专业户、联合体都以高于一般农户的生产率和商品率登上农村经济舞台。 首先,专业户、联合体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规模,为农业增添了新的造血功能。无锡市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由于按人劳平均分承包田,农业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新特点。 我国农村新的合作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由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人与人的合作,使集体和个人的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有机组合,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结成流通领域的共同体)。在新的合作经济中,农民与村集体的关系是:集体是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农民主要还是以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农民与其所参加的新经济联合体的关系是:农民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方式主要是家庭养老,但在新经济时代下,家庭养老等传统的养老方式的弊端不断暴露,要迎合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就要立足于现阶段农村养老现状探寻新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瑞安县汀日公社金后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全大队315户社员,就有240户集资57万元,合办71个废塑、农副产品加工、钮扣、锯板、蛎灰、草纸、供电、运输、商业等新经济联合体。这些联合体,规模虽小(平均只有3.5户),可是效果良好。 首先,为农村剩余劳力开辟了新的出路。这个大队1,542人,耕地仅514亩,人均只有0.33亩。男女整半劳动力540人,劳均不到1亩地。过去乘余劳力占81%。实行联产承包制后,社员劳动工效大大提高,剩余劳力就更多了。随着新的经济联合体的蓬勃发展,地缺人多矛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月,本人参加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赴徐州、淮阴两市农村调查团到睢宁、宿迁两县作了短期调查。调查期间,听取了两县主要领导同志的综合介绍,同县级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举行了座谈,访问了一些乡村集镇和重点农户,参观了“两户”的家庭经济和新经济联合体。虽然接触面广而不深,但目睹了农村在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普遍实行大包干责任  相似文献   

18.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新的经济联合体在农村涌现了。联合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户与户的联合,有户与队的联合,也有跨公社、跨地区的联合;有纵向的联合,也有横向的联合,有生产过程的联合,也有生产要素的联合,有固定的联合,也有临时性的联合。这种新的经济联合体,是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生产的需要自发形成的,是以经济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经济利益为基础,用经济手段、经济合同联结起来的。其发展趋势,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单项联合到多项联  相似文献   

19.
新兴经济联合体是当前农村地区经济运作的重要形式,具备突出的辅助价值与多重的社会意义。而缺失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引导又成为制约当前农村新兴经济联合体发育的软肋,致使这一经济运营模式的功能效用并未得到充分释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率与质量。立足农村社会统筹发展的远期目标,谋求经济运作与法制规导的交互同步,应从基础法制制度、法制规章体系、法制细则要求、法制宣传力度以及法制监督体制等着手进行调整优化,以此协调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联合体建设为农村产业经济融合孕育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农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力量。在农业产业经济加速融合背景下,要打通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聚合经营主体、融合经营要素和整合利益分配机制,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为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