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票技术分析中十分重视价量关系,其核心思想在于"量在价先",认为成交量能够有效影响和预测股价。本文建立VAR模型对上海A股市场价量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建立脉冲响应函数、进行预测方差分解,以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短期内成交量确实对股价有一定影响,但股价对成交量的影响更为剧烈,长期中两者相互关系不显著,最后发现两者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成分股调整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是长久以来争议的话题.本文探究了成分股调整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其信息中介机制,并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成分股调整的信息含量差异.本文首先通过公司融资选择模型(Tirole,2010)刻画了成分股调整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拓展论证了产权性质调节效应和投资者异质信念中介效应.其次,本文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发现:(1)调入(调出)股票的权益资本成本下降(上升);(2)由于信息披露质量差异导致认证成本的不同,国有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改变更为明显;(3)投资者异质信念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佐证了信息含量假说.本文结合中国独特的产权制度验证了成分股调整具有信息含量,为进一步完善成分股调整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成分股调整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是长久以来争议的话题.本文探究了成分股调整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其信息中介机制,并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成分股调整的信息含量差异.本文首先通过公司融资选择模型(Tirole,2010)刻画了成分股调整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拓展论证了产权性质调节效应和投资者异质信念中介效应.其次,本文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发现:(1)调入(调出)股票的权益资本成本下降(上升);(2)由于信息披露质量差异导致认证成本的不同,国有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改变更为明显;(3)投资者异质信念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佐证了信息含量假说.本文结合中国独特的产权制度验证了成分股调整具有信息含量,为进一步完善成分股调整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融科技企业并购具有明显的技术并购的特征,金融科技企业是否通过并购有效吸收了外部技术?其中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机制又是什么?本文从技术融合的角度,研究吸收能力对金融科技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并购交易特征对金融技术吸收能力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机制。本文以A股金融科技指数成分股2009—2022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方的金融技术吸收能力对并购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并购双方的关联关系、相对规模以及互补性,都对金融技术吸收能力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建议金融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吸收能力,科学识别并购标的,结合并购双方的关联关系、相对规模以及互补性,合理选择并购标的。同时,建议监管部门支持并规范金融科技企业并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高管的社会合法性与政治合法性对创业企业IPO抑价的影响。通过构建高管合法性的操作化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在创业板中,高管政治合法性与企业IPO抑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高管社会合法性与企业IPO抑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从而说明:在政府管制比较严重的中国,对于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高管的政治合法性更能够作为传递创业企业价值的可靠性号,有效减低IPO抑价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中国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入选与备选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差分后的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该指数成分股的调整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自身偏好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入选股指成分股后,相对同期的备选股公司,入选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对于股指成分股调整与企业投资效率,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负向调节效应,而管理者规模偏好对二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丰富了关于股指成分股调整效应的文献资料,深化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解,可以为企业加强内部治理、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冯丝卉 《财政监督》2012,(17):69-70
针对近日来遭人热议的"国进民退"问题,笔者跳出了以往单纯从直观上进行理论分析的模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说明我国是否应该"国进民退"。笔者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短期和长期上国有经济的最优规模。我国目前国有经济的规模处于长期最优规模内,但不属于短期最优规模。因此,我国应继续推进改革,在部分行业实行"国退民进"。  相似文献   

8.
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井购的不断增加,合并商誉成为了会计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影响合并对价的因素角度,通过案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关联方关系不能用购买法,而应该采用权益结合法,不应该确认合并商誉,并总结出企业合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众多,但尚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基于前景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投资者行为是否对股票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产生影响。通过二维分组法和横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我国股市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存在反向关系,并且这种反向关系在股票处于获利域时得到进一步加强,说明股票未实现的资本利得确实影响了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本文结合我国股市发展现状合理解释了实证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投资者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涂燕妮  王守球 《时代金融》2011,(33):163+174
如今我国股票市场制度日益完善,与发达国家接轨日益紧密,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IPO高抑价现象是否得到改善,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又如何。通过实证分析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的公司数据,发现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我国A股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仍然存在抑价现象,但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创始人、创业投资与创业板IPO抑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高抑价是创业板市场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运用信息不对称和信号理论分析创始人、创业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创始人通过持股数量和兼任CEO具有一定的信号传递作用,降低了IPO抑价,而创业投资降低IPO抑价的作用并不显著。创业投资都具有低价发行保证上市成功的动机,创业投资存在只求上市,不求成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股票要涨,必须有量。无量不涨,无量不强。技术分析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基本的无非就是价格与成交量。量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也就是说,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推动力量。量价关系,还原了市场的本来面目。基本量价关系股价的变化会改变人们对股票未来走势的看法,做出买入、卖出或持有的  相似文献   

13.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选择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划分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消费者价内税和价外税的选择偏好。研究结果显示,在“价税合一”和“无所谓”这两种选择之间,年龄、性别、收入、学历等考察变量,特征都不显著。而在“价税分离”和“无所谓”两种选择之间,具有显著的特征是是否有独立经营的企业,是否认识到自己是纳税人,以及是否认识到流转税和自己有关这三个变量,而其他变量的特征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0,(49):94-94
(接上期)从价量关系上看,一些热门股上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换手率,而一旦调整时,换手率就立刻减少。就说价量关系良好。因此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那些近期一直保持较高换手率、而股价涨幅较有限的个股,根据"量比价先行"的规律,在成交量先行放大,股价通常很快跟上量的步伐,即短期换手率高,表明短期上行能量充足。但是趋势强弱一定要比较长期处在强势(红色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IPO监管的"核准制"使得证监会发行与审核委员会拥有企业上市的决定权,在发审委委员名单公开的"准自然实验"契机下,本文立足于民营企业与发审委委员的社会关系来研究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关系与上市资格、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表现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关系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上市成功率,但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关系的作用带来,对于公司聘任过去在发审委任职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检验则发现这种社会关系具有时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民营企业在IPO短期抑价幅度及发行当年的业绩与成长性都要高于没有关系的企业,但是在未来两年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反而更低,说明具有发审委背景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了暂时的"包装"帮助企业上市且成功欺骗了投资者,发审委社会关系是寻租行为的体现而非信号显示。结论无论是对于中国制度背景下独特的"关系"研究还是对于当下IPO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的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LIBOR操纵是潜在的金融危机风险因素,这从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发展中可以得到明证。SHIBOR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动态相关研究方法,对SHIBOR和国债利率间的波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些特殊时段,SHIBOR相对于对标利率可能存在价值偏移,即报价偏离问题。本文还利用报价行的微观报价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方法,探讨样本期SHIBOR报价行间是否存在报价"集聚"的现象问题,即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率共谋和操纵的风险。研究表明,整体上样本期SHIBOR报价不存在"抱团"现象,但在个别特殊波动时段则存在较为明显的"抱团"行为,部分报价行的报价相似且偏离其他报价行较多。未来可考虑将这种基于数据的分析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及时发现SHIBOR报价问题,加强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7.
判断一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是对资本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本文从经验或直观的角度,提出初步判断一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侵权行为法中的责任保险制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责任保险制度在侵权行为法中得到广泛运用,从实践层面讲它已日趋成熟并具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但从理论层面讲责任保险制度的赔付功能是否侵蚀了侵权行为法的功能、责任保险在侵权行为法中的运用是否具有合理性仍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历史和风险承担等两个全新角度对责任保险制度的合理性作了深入检讨,进而对责任保险和侵权行为法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责任保险制度属于无过失补偿制度的一种,与侵权行为法是并存关系.针对目前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缺乏完整立法环境的事实,笔者建议在侵权行为法和相关法律中对其予以明确规定.如在民法方面严格区分过失与故意、联系责任保险制度的适用对象重新审视特殊侵权的种类;在保险法方面处理好"竞合"问题和"代位求偿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罗筱霖 《中国外资》2010,(18):10-12
判断一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是对资本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本文从经验或直观的角度,提出初步判断一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决策在宏观经济主流理论中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本文发现,决策存在量价演变规律,背后隐含流动性分析路径,这一路径说明"价"与"量"统一归结为流动性调整。向流动性分析路径回归是重新思考货币与经济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意味着有可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反思货币经济关系。基于上述发现,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广义货币政策决策的融合式新框架,包括目标、分析与工具三个层面,以此为理论依据研究了操作层面的决策逻辑。对于作为主线的流动性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以"能力、风险、趋势"作为要素的"ART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