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从6月30日零时起,将国内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提高6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6730元和5990元.油价调整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内外成品油价格的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成为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上海企业》2014,(12):83-83
<正>0.14元油价九连降落空消费税反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8日消息,我国自11月29日起调整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提高0.12元/升;柴油消费税提高0.14元/升。这是自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后首度调整成品油消费税。此前,业界普遍预计油价将迎来九连降。  相似文献   

3.
姜岩 《活力》2006,(3):60-60
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屡创新高。受国际高油价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多次上调,国内石油消费企业承受着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国内石油供求依然偏紧,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成品油价仍具有一定的上涨压力。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内石油市场稳定,维护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报》日前报道尽管国际油价已出现较明显反弹,但国家发改委上月25日起上调汽、柴油价格的行为,仍然有些超出业界预期。业内人士透露,成品油价调整并非”快升慢降”,成品油价调整的参考指标可能是,当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变动幅度超过国内油价上次调整时价格基准的4%时,国内成品油价将适时继续调整。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目前只是机械地被动跟随国际三地油价,且存在滞后性,其弊端日益凸现.为此,提出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国内库券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政策保障,即:竞争机制的建立、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及积极寻求替代能源等.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攀升,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动不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且各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通过对成品油价格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成品油价格为因变量,以其他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回归系数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等统计分析,找到影响成品油价的主要因素,为成品油经销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董旭楠 《数据》2006,(5):62-63
2001年以来,我国一直参照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市场成品油加权平均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涨跌幅超过8%,国家发改委就会随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中准价.从而使成品油定价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进人21世纪,由于石油产量增长幅度有限而需求增加势头不减,再加上政治因素,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新的特点:低油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社会要适应进人一个高油价、高成本的年代.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原先在石油价格平稳时期所形成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最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潘之慧 《价值工程》2010,29(33):132-133
为消化油价调整给公交行业带来的成本负担,国家于2006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给予城市公交企业成品油价格补助。本文根据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分析目前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为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声音     
由于本次调价后,国内成品油价接近国际价格,这也可能将推进此前传闻中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即调价将更加频繁,同时定价将更加透明。这将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未来的财政补贴将更加倾向于农村以及城市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10.
京金 《上海企业》2012,(10):32-33
9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汽柴油价格超过8元升,国内油价开始再次进入8元时代。而在2005年中旬,国内油价3元多一点,不到7年时间就实现翻番,如果和同期通货膨胀指数相比,油价的涨幅显然大大超前。每一次油价的上涨都会带来社会公众的抱怨,而这一次进入"8元时代"之后尤甚。发改委似乎也满怀委屈——我们已经延迟了调价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成品油价格倒挂现象指原油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值比提炼之后的成品油的价格高,或者是成品油在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理论出厂价格。199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激增,并一举成为石油净进口大国。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出现倒挂现象。2013年4月以来,国际成品油价格高位攀升,而我国国内油价却仍持续在低于国际油价的位置盘旋,价格倒挂现象继续存在。根据IEA(石油消费国政府间的经济联合组织)估计,中国到2020年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0亿吨。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其报告中指出,至2020年,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将高达70%。由此可见,国内外  相似文献   

12.
时隔一年半,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终有新动向。 据参与成品油定价方案修订的专家透露,“22天调价周期和4%国际油价调整幅度是本次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际原油价格连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进行了调整。油价越来越高,购买小排量汽车仿佛已经成了购买家庭用车的最佳选择。不过,记  相似文献   

14.
还没等到中国“入世”那一天,北京一家公司的季先生已经开始为自己的那辆“切诺基”后悔了。“原先买车时油价便宜,现在油价涨得这么厉害,我开着这车,每个月光油钱就比人家高出一倍,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悔”,季先生望着自己那辆“油老虎”,几乎有些恼怒:“薪水没见涨,可油价却飕飕地涨个不停,实在让人看着心慌。” 说这话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刚刚在10个月内经历了第6次上涨。8月17日,国家计委负责人称,由于国家市场石油价格波动,国家决定再次将汽油出厂价由每吨3135元调整到3240元,柴油出厂价由每吨3760元…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改委宣布,2012年5月IOH起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幅度确定为汽油330元/吨,折合0.24元/升,柴油310元/吨,折合0.26元/升。这是成品油价格7个月来首次下调,此前已连涨两次共计900元/吨。随着本次油价下调,不少城市的93#汽油售价跌破8元,重回7元区。成品油价格年内首次下调,你感觉如何?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油价保持高位震荡,中国CPI持续上行的环境下,中国炼油行业正在并且已经陷入了大面积亏损之困局。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行业实际状况的真实写照。仅2011年第一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油业务经营亏损就分别达到6132亿元和576亿元.而地方和合资的炼油企业亏损则更多。虽然4月份上调了成品油价格,但对于第二季度以至下半年,许多炼油企业对业绩并不看好。  相似文献   

17.
《山东企业管理》2014,(12):12-12
截至2014年12月18日,国际油价已经连续七个交易日走跌,其中有6日暴跌。对比国际油价半年下跌48%的幅度,国内成品油价跌幅有限,汽油价格跌幅只有19%。成品油消费税两次提升、税费居高不下、大型油气企业保留利润,是造成油价跌幅有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北京7月25日电今年7月,国家计委宣布再次调整成品油价格。这是去年以来第5次上调成品油价格。连续提高油价不仅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引起了消费者的一些疑问,我国为什么在短时间里连续提高油品价格? 油价浮动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信号 石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政府下决心调整石油产成品价格.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号:我国成品油价格加紧向国际市场接轨。 我国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石油消费大国。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年净进口石油905万吨;到199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已超过4000…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是短期政策,历次调价都与国际油价保持一定距离。4%+22天的定价机制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但囤油套利的行为也随之放大。调价周期越短,越容易避免炒作。现在  相似文献   

20.
《商贸与会计》2005,(4):41-41
由于受国际油价飙升和国内南方等省份成品油资源短缺的影响.我省成品油资源一度出现紧张。占我省成品油市场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公司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保证供应。使我省全年成品油资源供应没有出现脱销或断档的现象,为保证市场消费需求和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