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现实经济中,股东与经营者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是委托人,经营管理者(经理)是代理人.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公司治理与审计的共同的理论渊源——委托代理理论(一)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过去20多年中企业理论最重要的发现。委托代理理论大大改进了理论界对股东、管理者、社会公众之间内在关系的理解。经营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不仅有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在企业所有者(股东)和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股东和管理者利益函数存在不一致性,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成为了现代企业理论和现  相似文献   

4.
杜娟 《中外企业家》2009,(7X):53-53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在我国的逐步确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已是大势所趋,这样必然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所有者将其企业的经营权委托给经营者代理行使。通过对经营管理者所面临的各种约束进行深入分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一、经理人行为一般描述在现代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众多所有者(股东),通过选举将所有权委托给董事会行使用权,形成所有权代理。董事会通过契约将经营权交由经理人员,形成经营权代理。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股东(或其代理者——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经理层可能做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在现代企业中,股东及董事会是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有权把企业委托给其他人经营管理,是委托人;包括总经理在内的经营者和职工接受董事会委托,代行经营管理权力或从事具体工作,是代理人,他们之间构成了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中最基本、最朴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委托代理制下,公司治理旨在有效处理和解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关系,确保实现企业所有者价值最大化、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债权人收益最  相似文献   

7.
控制权、收购与反收购及其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辉 《上市公司》2003,(3):28-41
对于公司控制权来说,一般有两种“控制权”概念:一是“公司之间的控制权”中所指的“股东控制权”,它主要反映为不同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争夺。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使股东和管理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一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总是希望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能够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出发来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中最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目标取向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经理人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从而加重了代理成本。为了减少代理成本,同时又能使经营者尽职尽责地为他们的利益而工作,建立一  相似文献   

9.
EVA在经营者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必然分离,而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使代理人的行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发生了偏离,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激励企业经营者站在股东利益角度经营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代理理论区分了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却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大股东滥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的剥夺,以获取私人收益,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企业股权都很集中,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防范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许多学者对控制  相似文献   

11.
股权相对或高度集中下的股东异质性特征形成了控股股东与经营者、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在双重委托代理下,控股股东选取内部治理、中小股东选取外部治理.与此相对应,企业财权安排应当是确保控股股东的内部财权统一与中小股东的外部财权结合,即内部实现控股股东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相统一,外部确保中小股东的财务共同治理权与相机治理权.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股东委托经理人管理企业,通过委托代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股东却面临经理人未能达到预期业绩指标的风险,本文借鉴衍生产品市场的期权,通过构建委托代理市场的期权套保产品——业绩反向期权,旨在对公司业绩的实现进行失败风险管理,为现代企业价值管理提供一个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一、委托代理问题及本文研究思路现代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导致了两类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一是公司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AdolfA.Berle、Gardiner.C,1932);二是公司控制性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学诚  罗曰镁 《现代企业》2005,(3):11-11,10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股东(或其代理者一董事)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可能做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现状决定了其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问题更为严重。因此,笔者试图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寻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由中小股东、控股股东、经理三者构成委托—代理链条中,控股股东既是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同时又是经理的委托人,即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文章针对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的特殊性,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模型。本文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全体股东的收益和公司的期望价值。文章还依据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理论,提出了我国中央企业改革应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经历了从相对集中到相对分散的过程,且至个股权已高度分散化,由此在股份公司中形成了双层委托与代理关系: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投资者与持股机构领导人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有委托必有监督,有代理必有约束。如何制约经营者与持股机构领导人行为从而确保股东或投资者利益不受侵蚀,西方国家创造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机制。一、经营者如何受约束相对于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而言,股份制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了集中化(一个或几个主要股东控制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但由此引起了产权关系的模糊。…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企业、公众之间彼此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代理人的受托责任的普通存在,委托、代理双方客观上要求对受托责任进行公正的评价,这样,独立的第三者———审计便产生了。一、现代社会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既包括由财产委托所形成的,也包括由政治权利分配所形成的。当政府对企业进行投资时,政府便是委托人,而企业经理则是代理人。同时,企业也会对政府有着各种要求,如合理的财税政策、公平的竞争环境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又成为委托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委托代理和不对称信息理论分析框架下,围绕不同期限的债务对股东-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和股东一管理者之同的代理冲突的影响,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处理公司中的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建立一套多层委托代理、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制度,这套制度因公司委托代理而产生,同时为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服务。治理结构的作用不涉及公司业务经营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权力的配置,即所有权的约束。这是一种较为狭义的理解。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与公司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疲于奔命的CEO们最重要的任务似乎就是向投资者每年交出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和令人满意的分红方案。而在日本,总裁们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则小得多,可以潜心于企业内部组织建设,集中精力于公司长远的发展规划。透过管理差异的表象,我们认为两国大公司迥然不同的治理结构模式就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美国公司个人持股率相当高(通过机构投资者.如各种基金),股东会因为公司业绩不良而“用脚投票”;而日本公司法人持股和相互持股率高,股权结构相对稳定,股东为逐利差而频繁买卖股票的投机行为较少。很明显,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含而必然的联系,这种跨越两个领域的影响机制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一、代理成本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代理成本最先由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他们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股份公司存在的两类典型的利益冲突和代理关系: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之间的代理关系;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之间的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