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激烈的竞争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走经营之路势在必行。面对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攻势,我国商业银行之投资银行业务亟待政策突破和发展模式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产业地产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产业、资源、数据"为核心的三要素将成为竞争制胜的不二法门,从开发到运营,从增量到存量,从载体到服务,大势所趋,行业也将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方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银行的M&A业务是指投资银行为企业的并购提供的服务。西方投资银行的M&A业务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显示出了一些新的特点。通过分析,可以找出西方投资银行M&A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为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代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经济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钊  郑鸣 《特区经济》2004,(11):99-101
早期的企业并购作为偶发性的活动基本上是自我完成的,并没有投资银行的参与;企业并购真正引入投资银行的参与也不过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到了现代,在风起云涌的企业并购浪潮中,任何一个企业既可能成为并购方,也可能成为被并购方。然而,始终站在风口浪尖,运筹帷幄的是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5.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主要的金融中介,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股票发行业务是大部分投资银行的最主要业务,其佣金相比并购业务佣金、自营投资业务盈利、私人财富业务佣金体量更大、稳定性更高。而股票发行制度是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一种方式,起到了准入门槛作用。股票发行制度的变迁,直接改变了企业上市的难度与投资银行上市业务的重心与工作结构,其对投资银行的影响是直观、系统性而广泛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根本性制度缺陷,也为投资银行发展企业并购业务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本文从全流通角度,对国内外近百年积累的在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投行参与企业并购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技与信息发展日新月异,国内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且国外企业大量涌入中国,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并且呈现出各方面资源紧缺的局面。近年来,为了利用全球化资源,跟上国际进步的步伐,参与到全球化中去,许多中国企业积极进行跨国并购,并购的规模以及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是,跨国并购极有可能因为双方之间的差异,造成并购失败从而带来巨大损失。本文以海尔为例,分析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希望从中提炼出一点建议,为企业的并购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部论丛》2009,(4):42-43
专业性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中的角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介服务者角色。即为并购中的收购方、出售方和标的企业提供策划顾问和融资服务。另一类是企业买卖者角色,即投资银行在作为产权投资商的并购业务中先买进企业然后又将企业卖出。这两类角色的具体工作都围绕收购企业和出售企业而展开,其具体角色内容在主要方面是一致的和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健 《产权导刊》2006,(7):61-63
在西方国家,投资银行业有金融百货公司和金融超市之称。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断演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务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从证券承销、企业并购、基金新品到各类金融衍生品业务,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总的来讲,可以将国外投资银行的业务分为本源业务与创新性业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操作的逐步规范化,证券公司已很难再从传统业务中获取超额利润来达到进一步扩张的目的,因而需要证券公司能够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实践表明,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资产管理业务在券商业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将对国内银行形成巨大挑战。本文结合理论与国内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的必要性。在对西方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运行模式及其将来的发展要求,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未来的主流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路津 《科技和产业》2021,21(9):227-234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通过对商业银行在筹资、投资以及中间业务运作方面的效率进行分析,来优化银行的竞争策略.利用改进的DEA网络模型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4家城市商业银行共21家银行进行了效率测算,并从资金运作规模、业务多元化和商业银行承担的角色3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评价,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与其战略定位相关.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辅以部分统计性结果进行论证,以提高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服务于迅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十分紧迫,而海外并购是商业银行实现海外迅速扩张的首要战略。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为例,从业务选择、地域选择、目标选择三个方面的战略选择做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在业务选择方面可考虑混业并购为主、横向并购为辅;在地域选择方面可优先选择香港,其次是政治稳定的东盟地区和非洲国家,再次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国家;在目标方的选择方面,偏好规模较小的本土化银行,选择曾有合作的交易伙伴,寻求业务互补和服务功能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协议Ⅲ的逐步实施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提出转型要求。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信贷领域。还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才能符合转型需要。在国内外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绩效研究的基础上。以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在后危机时代正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开放条件下的商业银行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银行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不仅外资银行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国内较大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在海外并购。国内银行业本身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体现在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的争夺,在中间业务创新和表外业务方面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由于竞争的对象和规则发生了变化,建立人才储备战略的必要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两税合并的要素收入份额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合理的参数,两税合并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劳动要素对企业所得税的实际负担率,无论是将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划入外商投资比例较高的部门还是外商投资比例较低的部门.在两种不同分类法下,劳动要素的企业所得税实际负担率比上年下降了0.36和0.33个百分点,降幅达到3.20%和2.56%.结束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促进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降低了内资的市场进入成本,有利于改善劳动要素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企业营救的概念、形式及特征 ,对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高级中介机构 ,在拓展企业营救业务上的独特优势和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指出了投资银行开展企业营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实施了国际并购战略,以实现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快速利用。在国际并购中,我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法律制度、企业伦理、管理文化、市场区域等多方面的并购风险。为此,对汽车企业国际并购中的并购动因和种类、并购风险的成因和种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并购中针对风险应对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苹 《特区经济》2008,(12):72-73
随着我国富裕阶层队伍的不断壮大,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外银行因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在市场细分、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品牌建设、组织架构、专业人才的培养、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以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foreign bank presence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China.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ld be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an emerging economy like China because the supply of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d by banks may act as a constraining factor. Foreign bank presence may then enable and foster FDI and not simply result from it. Our estimates demonstrate that FDI across region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in the existing network of regional branches of foreign banks, which itself is driven (and, therefore, instrumented) by the timing of the regional phasing out of the local limits for foreign banks on local currency business. The effect of foreign bank presence on FDI is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some specific sectors (farming, 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wholesale/retail trade and real estate) if those sectors are strongly represented in the source econom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