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锋 《中国金融》1995,(7):30-30
加强农业银行转轨中的支农工作中国农业银行玉林分行谭锋目前,农业银行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如何加大支农力度,进一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业银行面临的一大课题。一、转轨不转向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按照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作。现代商业银行是以...  相似文献   

2.
农业银行支农定位研究李燕玲张小刚农业银行如何面对改革,立足农村市场,调整支农定位,在改革中发展、壮大自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农业银行坚持支农方向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业银行做为...  相似文献   

3.
农行支农工作新思路初探陈玲志,田官荣根据近年来农村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实际,按照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要求,笔者认为必须尽快构建信贷支农工作的新思路:--突出一个重点。把支持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我们支农工作的重点。当前我...  相似文献   

4.
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郑天和,郑志勇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今年农业银行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本文拟就农业银行应如何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谈些个人看法。一、统一思想,树立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支持农...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出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三大支农支柱。农业银行在转轨过程中,遏制财政性、救济性、呆滞性等无效投放,把信贷资金配置到既有效益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企业中去,使信贷资金按价值规律运动,获取补偿和增值。农业银行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农业银行无论在过去、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都要继续发挥农村金融主导作用,以农村为阵地,不断拓展城市和国际业务及中间业务,把农业银行建成具有多种经营、盈利能力很强的国际大银行。一、按效益原则调整、优化贷款的结构,实现结构效益农村金…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农业银行如何提高资金营运效益林其孝随着我国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推进.应当把资金管理办法改进成为既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农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要求。但是,目前,资金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农村经济和农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农业银行与“三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1979年恢复建制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 农业银行主要是从事农村金融工作,为农村、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以来,农业银行经营的主阵地也一直在县域,仍然承担着重要的支农任务。农业银行约有 50%左右的营业网点和员工集中在县城和乡镇, 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王兰一、转变支农观念,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必须坚持支农方向,以转变支农观念、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实现信贷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统一。农业产业化,是以企业为龙头,按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  相似文献   

9.
我对农业银行"转轨不转向支农不改姓"的认识秦延斌(一)今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金融体制改革将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一年。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是否应继续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答是肯定的。曾经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10.
略论转轨与支农张虎一农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承担支农任务,由于农业的低收益导致的农业信贷低收益和农业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矛盾。在专业银行期间,由于自负盈亏刚性不强,这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当前,专业银行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按商业银...  相似文献   

11.
论农业银行商业化与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刘永国有专业银行实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向商业银行转轨,这是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决定的既定目标。在完成农业发展银行分设以后,农业银行开始步入商业银行的运行轨道。农业银行商业化以后,究竟如何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起...  相似文献   

12.
转轨后农行业务新的增长点──产业化农业卢云曲,林清一、农行经营定位的审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银行长期植根于农村,在向商业银行转轨后,仍要坚持支农方向不能改变,其理由是:-农行提高社会效益的需要。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3.
合浦农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难点与对策李书勤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但从合浦农行情况看,在转轨运作上,遇到许多难题。一是农行改姓"商"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加快农业的发展,作为农业银行信贷要向农业倾斜,现在发放支农贷款多数带有政...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2003,(18):29-3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钟农 《中国金融》2003,(18):31-33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这些重点课题亦作为本刊今年宣传重点。一、农业银行如何根据变化了的农村经济形势调整发展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农村的政策措施,将为我行业务发展开辟较大的空间。据此,要研究向商业化转轨的农业银行如何调整自己的职能定  相似文献   

17.
武建平  李枫 《中国金融》2003,(18):37-38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云河 《中国金融》2003,(18):34-36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冯松 《河北金融》2001,(4):26-27
近年来,中央把做好农村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银行制定了支持农村发展的相关信贷政策,支农再贷款就是其中主要方面。而基层人民银行如何具体实施。是关系国家政策能不能贯彻执行的大问题。为了落实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人行保定市中支严格按照中央精神及总行有关政策管理和使用使用支农再贷款,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放在首位,切实管好、用好、用足、用活支农再贷款,为地方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添柴助燃,通过几年的工作,认为应从几个方面管理和使用支农资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对农行商业化经营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就农行商业化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问题做如下探讨。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行商业化经营的同向性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市场经济,农业银行转轨的目标是商业化、企业化管理,两者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近年来,在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探索过程中,襄阳县农行紧紧围绕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使农行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