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明清瓷器 中国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呈现出灿烂辉 煌的景象,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要数彩瓷的发展。彩瓷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在胎坯上先画好花 纹图案再上釉,后入窑烧炼的是釉下彩;在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 上再加以彩绘,又用炉火烘烧而成的是釉上彩。此时景德镇瓷器一 统天下,缤纷艳丽的彩瓷逐渐替代了如冰似玉的青瓷,成为瓷品主  相似文献   

2.
粉彩那些事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笑 《走向世界》2011,(21):90-92
中国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但是能够普及于世,流传较广的还是青花瓷与粉彩,这两个主要的瓷器品种一个典雅高贵,一个雍容华贵;一个从面世开始就在7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号称霸主,而另一个虽是最后一个诞生的瓷器品种,但从一出现就成为挑战青花的主要对手。  相似文献   

3.
广州织金彩瓷,简称广彩,形成于清朝康熙晚年和雍正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广彩以其堆金积下、艺贯中西、绚彩华丽、金碧辉煌而闻名遐迩,素有“欧洲官窑”之称。中国陶瓷在世界具有极高的声誉:不少外国人认识中圉是从中国瓷器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国礼和瓶     
《中国集体经济》2013,(8):14-15
“和瓶”,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由我国权威的瓷器收藏界“三驾马车”——中国收藏家协会、千年景德镇皇家官窑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百年红色官窑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联合监制出品,并由景德镇“陶瓷世家”传人张松茂大师、醴陵釉下彩传人邓文科大师共同创作、御窑,历时五年方告完成。  相似文献   

5.
彭远明 《魅力中国》2013,(34):85-85
清初,随着社会逐步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官窑生产也逐渐恢复。根据浮梁县志载,康熙十九年御窑厂烧造御器,并派官驻厂督造。此后,景德镇瓷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臻于鼎盛,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期间,制瓷工艺达到新的水平。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红釉、素三彩;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斗彩、珐琅彩,以及五光十色的各种颜色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尤其是康熙五彩是明清时期釉上彩的最典型的装饰形式,代表了五彩瓷的杰出成就,具有鲜明的年代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青花儿     
青花,美于幽静,它与任何一种颜色相比都显幽然。古时技艺高超的工匠将青花与润白瓷相结合,便赋予了其生命。就如同一块美玉,温润、淡雅、清澈,易碎的特性使其更加弥足珍贵。青花瓷是白地蓝花釉下彩瓷器的专称,就是在瓷器毛坯上先用钴蓝描绘图纹装饰,再涂覆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明净素雅。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7.
一、环保型柴烧钧瓷窑炉的研发背景
  2012年9月,环保型柴烧钧瓷窑炉由禹州市星航钧瓷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并编制了适宜的烧成制度。
  钧瓷起源于河南禹州市,因禹州市有钧台--夏启举行开国庆典之地而得名,起始于唐朝,至宋代达到鼎盛时期,钧瓷以其神奇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它瓷种,在陶瓷界独树一帜,在制作时上一样的釉,烧成后即呈五光十色,这就是所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为中国钧瓷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它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  相似文献   

9.
阮浩 《走向世界》2013,(6):44-45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国的制瓷工艺几千年来一直独树一帜,尤其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更是瓷器发展的顶峰。在源远流长、品类繁多的瓷器中,粉彩瓷器是其中的一颗耀眼的东方明珠。粉彩是在康熙后期出现的,是在釉(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焙烧的彩绘方法,又称"软彩"。粉彩除了吸收珐琅彩的技术特点外,又在彩料中加入了玻璃白粉,这种玻璃白粉含有氧化砷,由于砷的乳蚀作用,使所有颜色都"粉化"成不同深浅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1996,(4):33-33
为什么不要用彩瓷做餐具?彩釉主要由一些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构成,经高温烧制成五彩缤纷、晶莹光亮的瓷具。例如瓷器中的大红色往往是由含镉的化合物产生,奶油黄色是氧化铅的杰作,而翠绿色则是氧化铬的功劳。用这些彩瓷餐具盛置醋、果汁和酒等弱酸性食物和饮料时,彩瓷釉...  相似文献   

11.
正纵观中国陶瓷历史演变,陶瓷从陶到瓷再到今天的陶瓷艺术,大致经历了以下重要变革。夏、商、周时期主要是陶,秦汉时期有了带釉的硬陶。到了唐代跨人真正的瓷器时代。宋朝时期陶瓷达到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元朝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元青花和釉里红的出现使陶瓷艺术有了重要变革,对以后明代"成化以五彩"和清代"粉彩、珐琅彩"瓷的发展鉴定了基础。而到了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将中国的绘画  相似文献   

12.
斗彩,作为中国传统瓷器的一个主要品种,以其特有的烧造工艺和绚丽夺目的色彩风格,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与珍视。斗彩瓷在收藏界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我们熟知的“成化斗彩”器,更是被收藏家们视为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3.
吴晓梅 《魅力中国》2013,(26):100-100
淄博为中国北方著名产瓷区,其瓷器的大量生产可追溯到北朝时期。据考古发现淄博窑曾生产过青瓷、白瓷、黑瓷、颜色釉瓷等…但由于当地陶瓷原料和烧成气氛,所产瓷器白度不高,因此淄博地区的彩绘瓷见的最多的是粗瓷青花鱼盘、喜字罐等,陶瓷彩绘并没有在淄博窑的产瓷中占主要地位。近几年,在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影响下,淄博地区出现了陶瓷彩绘的复兴。  相似文献   

14.
自北京“96年中国国际陶瓷博览会”上爆出一条“晶彩”新闻后,“晶彩”这个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不断出现在海内外的报刊上。因为用“晶彩”装饰和美化的景德镇名瓷,等于锦上添花,更加精彩!在众多的景德镇名瓷彩绘的展品中,人们不无惊讶地看到,“晶彩”装饰美化出来的陶瓷,显得格外亮眼夺目,新颖别致,典雅而诱人,很像是姑娘的纤纤巧手绣出的图案和画面,如丝,如缎,似锦,似绒,五光十色,变化万千!如果说,在我国陶瓷彩绘史上,先后发明的釉下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和釉上斗彩、古彩、粉彩、墨彩、珐琅彩等,都曾以新的面貌盛极一时而又经久不…  相似文献   

15.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已有13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6.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一位资深的陶瓷鉴赏家闲聊,在谈到广彩(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在陶瓷家族中的地位及其价值时.他直截了当地说:“你到拍卖行去看看就知道,认识广彩的人太少了!”是的,据了解在艺术陶瓷种类中。相比之下。上拍率最少的(特别是当代作品)。竞投往往最不热烈的恐怕非广彩莫属了。个中原因也许是广彩还“养在深闺人未识”。  相似文献   

17.
<正>陶瓷,诞生于远古,翩飞于现代,是土与火炼就的精灵。从新石器时代的印纹彩陶到古朴凝重的秦砖汉瓦,从遗世独立的兵马俑到明媚绚丽的唐三彩,从高雅凝重的宋瓷到质朴淳厚的元青花,从明代的斗彩、五彩到清朝的粉彩、珐琅彩、紫砂、织金……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陶瓷如多变的精灵,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南北陶瓷业技艺的交汇之地——四川,古陶瓷历史悠久而丰富。据资料显示,大邑窑、广元磁窑铺窑、彭州磁峰窑、成都青羊宫窑、邛崃窑、荣昌窑等都在四川陶瓷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痕迹,但宋朝以后,由于战乱频繁,四川多处窑口先后断烧,此后四川窑业便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18.
瓷器是景德镇的名片,是这个古城乃至古老中国一个充满了文化想象力的符号。 历史上的瓷都景德镇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瓷器供给地,出类拔萃地传承和发扬了艺术陶瓷的制作水准。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声名远扬,始终主宰着瓷艺的审美标准。传统的手工技艺则奠定了它“世界瓷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绞胎艺术瓷     
古之山阳城,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焦作,是唐宋时期负有盛名的瓷都之一,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候百灵翁之庙记碑》,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特别是焦作当阳峪窑系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装饰的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其风格独树一帜闻名于世界。宋“靖康之变”烧制中断,绞胎瓷技艺失传。目前,因内外博物馆中当阳峪绞胎瓷器存世量仅60余件,现焦作当阳峪宋代古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0.
<正>邛窑是中国古代少数几个著名的陶瓷窑址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四川青瓷系的代表。在邛窑发展鼎盛时期,尚未有官窑和民窑的概念区分。我国文物和考古专家一致认定邛窑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对长江中下游乃至中国各大窑系的影响显而易见。"南青北白"之外尚有一个邛彩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其艺传播于江南诸民窑,湖南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成为姐妹艺术。名家谈论邛窑,多次称誉它的无铅高温釉上和釉下彩多彩装饰,并给它取了个美名,叫做"邛三彩",又称"蜀三彩",一是为了区别于洛阳的"唐三彩",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