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内手机广播发展基本情况 从目前国内手机广播实现的技术途径来看,大体有两种:一种广电系统推行的由总局力推的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和以北京电台为代表的DAB(数字音频广播);另一种是搭载通讯运营商网络IVR(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和WAP(无线应用协议的简称,也就是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王惠萍 《现代企业》2007,(12):66-66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向移动终端手机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先进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式协议标准,是无线互联网协议。目前,在我国使用手机上网主要通过WAP方式接入。截至2007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62亿,位居世界第二。让在各种接入方式中,WAP接入网民数达到4430万,其中活动用户数为3900万。从上网设备种类来看,使用手机上网渐成风气,目前已有27.3%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可见WAP接入方式在中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接入方式。  相似文献   

3.
肖鹏 《活力》2012,(10):165-165
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内容传输手段和渠道的不断增加升级,使传统的广播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建立广播的创新模式,如何发挥市场意识撬动产业发展,如何用制播分离的杠杆,来挖动传统媒体新的增长点,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严峻课题。纵观全国电台的制播分离现状,形式大同小异,主要是在栏目、频率和全台统一调动三个平台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婷 《活力》2012,(2):165-165
文章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竞争,阐述了广播技术发展的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网络广播技术的优势。结合人民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建设,进—步阐述广播技术要紧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开展广播事业。  相似文献   

5.
李海玲  丛志成 《活力》2009,(9):103-103
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合并”为手机广播带来发展契机。随着3G时代到来,给广播带来了春天般明媚的阳光。手机广播是一个新的传媒服务产业,是借助手机运营商提供的技术支持,组建广播与用户终端的连接,通过手机拨号实现广播随时随地收听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智杰 《活力》2011,(11):191-191
在这个传播媒体多元化的时代,各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和耳朵。有限的受众市场面临着多重分配——广播这个老牌媒体自然也不例外.而其内部竞争导致的同质化现象是影响广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广播系统内部的竞争势头十分强劲,专业电台、专业频率数量不断增多,音乐台、交通台、财经频率、旅游广播、英语广播等多种多样的频率都在力图最大程度挖掘自己的个性魅力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哈尔滨上空的广播媒体省台的系列广播就有6个,市台也有5个。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的广播事业正在蓬勃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董洪波 《活力》2011,(8):179-179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是我国深入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我国广播事业面对机遇和挑战的需要。作为一名在地方电台工作多年的广播记者。自己亲历了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尤为深切地感受到:唯有创新,广播才能发展,才会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赵迎春 《活力》2010,(8):327-327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初露端倪。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相似文献   

9.
李玉萍 《科技与企业》2014,(14):135-135
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总控数字化系统已经成为广播电台控制中心阶段性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数字化的广播总控系统在广播电台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详细探讨了总控系统的组成以及分类,同时详细阐述了数字总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总控系统的建设实施。  相似文献   

10.
寇亚范 《活力》2010,(21):154-154
广播是一种以电波为载体.以声音为媒介的舆论传播工具。它是“说”与“听”的艺术,与其他传媒(如电视等)相比.广播具有瞬间即逝,“可视性”差的弱点。广播要抓住听众,就应当发挥自身的长处,以最快的速度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传递发生的新闻事件,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增强广播的“可视性”。就应在文字和音响上下工夫。让听众听出画面.听出意境.听出美感。  相似文献   

11.
包丽 《活力》2010,(23):54-54
广播事业在发展进程中,把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广播改革中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是信息时代三大最为重要的技术。在未来的广播事业发展中,“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的主流。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正进人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广播在采、编、播方面已经进人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使得广播从前稀缺的频道资源成为富裕资源,从而提供了针对各类特定听众的数量众多频道的可能性。而与此同时,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又使得广播传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2.
程志忠 《活力》2011,(10):101-101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广播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广播媒体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仍有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广播媒体只有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问题、迎接挑战。开辟广播发展的一片新天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媒体必须进行变革。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3.
王鹏 《活力》2012,(12):196-196
广播专题营销是许多医疗保健产品十分看重的宣传平台.也是广播电台创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电台都有这样类型的节目。我想医药类咨询节目的红火是有时代背景的。一方面,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百姓的保健意识增强了,广播专题节目可以满足百姓对养生保健常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王志炜 《价值工程》2012,31(23):147-149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作为河北省第一家类型化音乐电台,用了七年时间探索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发展之路。本文就石家庄音乐广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寻找出目前制约石家庄音乐广播发展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5.
郭亚洲 《活力》2013,(9):39-39
新闻的鲜度和速度一直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而新闻连线报道更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电台直播间播报出去,它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广播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同时,连线报道也比传统的录音报道灵活。在这里有一个经典案例要和大家分享,就是二战时伦敦受到轰炸,美国记者爱德华.默罗制作的现场连线报道《这里是伦敦》系列节目。  相似文献   

16.
罗振雷  曲万义 《活力》2010,(6):198-198
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区域经济品牌化、国际品牌本土化的时代,广播媒体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在广播媒体内部,地域性的竞争、频率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何使一家电台、一个频率不至于被市场淹没并保持高的收听率和经营业绩,成了每一家电台、每一个频率必须研究的课题。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市场就越被细分;而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市场每一天都是新的。而无论是争取排头地位还是高收听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牟维宁 《活力》2014,(23):48-48
当下,广播媒体发展已进入移动互联收听时代,用手机听广播成为潮流。在受众对媒体接触呈现碎片化、移动化的大趋势下,传统广播新闻节目该何去何从?怎样进行变革,才能不被时代抛弃?目前,各地广播传媒机构都在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实践。总结国内多家转型成功媒体经验,我认为,必须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到“四个改变”,打造与移动互联高度融合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8.
董洪波 《活力》2013,(4):190-190
广播音乐节目应该是数量众多的广播节目类型之一.各种类型的电台.几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档或多档音乐节目。一方面这类节目制作相对简单,受众广泛;另一方面,在语言类节目之间穿插,有利于梳理收听节奏。但目前大多数音乐节目存在套路化和节目受众低龄化问题。如何让节目常听常新,既有形,又有神,既保证陪伴性.又能提升受众的年龄层以扩大市场份额,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崔春梅 《活力》2013,(11):40-40
在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进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广泛.各类媒体的融合正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广播新闻媒体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播媒体的发展是必然的.只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面临一系列困境和挫折,作为广播传媒中专职从事新闻传播的新闻编辑自然就会面临新的挑战、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才华 《活力》2011,(11):189-189
为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黑龙江电台广开思路。在宣传方式、宣传渠道、产业拓展、制播分离、文化服务等相关工作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提出了进一步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建议。推动了我省的广播事业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解放思想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