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章柳 《大经贸》2000,(7):52-53
自今年5月26日1欧元兑换0.8981美元上升至1欧元兑换0.9143美元以后,欧元汇率一路攀升,到6月初一度升至0.9342高点。与此同时欧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也普遍上扬,欧元兑英镑涨至4个月来的最高点,兑瑞士法郎涨至!个万来的最高点,兑日元也攀升近2%。近日欧洲一些经济学家纷纷发表谈话,认为欧元兑美元汇率由此可能走出低谷,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2.
小心欧元!     
毛静  官强 《大经贸》2001,(5):62-64
1999年1月1日问世的欧元在风雨飘摇中走过了两周年,翻阅这段时间以来各媒体发布的外汇市场行情评述,几乎言必称欧元。2000年这一年里,欧元的汇率从最高点1.04美元下降到最低点的0.827美元,波幅超过20%。欧元跌宕起伏的走势牵动着上至中欧双边贸易关系、资本流动,下至外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各根神经。直至今天,欧元的走势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前景仍不甚明朗。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05,(11):11-12
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但美元又首先是美国的货币,其汇率的变化总是服从于美国的利益。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一跌再跌、贬值不止,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元走到今天如此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地步,除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之外,美国当局的一些所作所为恐怕亦难辞其咎。美元贬值还要走多远3年前,美元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在1999年欧元问世时,1欧元兑换1.19美元。2000年10月26日,美元对欧元上升到历史最高点,1欧元只能兑换0.823美元。直到2002年上半年美元才开始走下坡路,此后便一蹶不振。2004年12月30日,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欧元汇率创…  相似文献   

4.
一、2009年汇率走向 1.人民币对美元采取紧盯战略 自2005年7月21日到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从汇改前8.27的水平升值了21%。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遵循的是典型的爬行盯住汇率制。2009年以后,人民币汇率步入一个稳定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称为对美元的“软盯住”,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在6.82~6.83之间。  相似文献   

5.
欧元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至2000年1月1日历时一年整.一年中,只是在启动后一周左右呈强劲态势,之后便一路下滑,步步走低.1999年1月4日欧元启动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其汇率为1欧元兑换1.18个美元,自此欧元汇率先后跌破1.05、1.04、1.03、1.02、1.01等重要心理防线,最终于1999年12月2日跌破美元平价,达到1欧元兑换0.9980美元,对美元贬值15%, 对日元贬值22%.欧元的这种弱势表现大大出乎启动时人们对它的良好预期,备受全球金融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洪芳  孟琦 《商业研究》2002,(11):54-55
欧元自问世以来,对美元的汇率跌势不减,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曾有学将欧元疲软态势的原因归于其现尚未流通。随着欧元现钞的正式流通,欧元汇率又将如何,欧元汇率能否反弹关键在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实力,以有人们对欧元的信任和信心,欧元的流通对欧元汇率影响甚微。欧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虽已得到国际确认,但欧元呈强势地位不需要多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洪芳  孟琦 《商业研究》2002,(21):54-55
欧元自问世以来,对美元的汇率跌势不减,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曾有学者将欧元疲软态势的原因归于其现钞尚未流通。随着欧元现钞的正式流通,欧元汇率又将如何,欧元汇率能否反弹关键在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人们对欧元的信任和信心,欧元的流通对欧元汇率影响甚微。欧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虽已得到国际确认,但欧元呈强势地位还需要多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邱华凯 《商》2005,(7):15-15
自5月中旬以来,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放缓迹象,但在欧洲一体进程受阻及欧元区疲弱的经济表现的推动下,美元兑欧元掀起了一轮强劲上扬走势,而商品货币在商品价格回稳的支持下整体走势相对稳健。  相似文献   

9.
汇率利率走势及预测: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达2.64%,同时美元融资利率大幅上升约1.5%,预期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将总体保持稳定,但双向波幅将加大,而美元融资利率则将继续上升。
  对航空公司产生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将增加航空公司汇兑损失,美元贷款利率上升将增加航空公司利息支出。建议和对策:继续坚持贷美元策略;适当调整存款结构;尝试运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利率,提高对汇率变化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世界市场船价连续4年上升并已经创历史新高,但4年多来美元对欧元汇率贬值已经达到40%以上,以美元标价的世界船市价格的实际价值已经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9·11”恐怖事件袭击以后,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美国政府为了挽救经济的颓势,悄然放弃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强势美元政策。国际汇率市场上欧元、日元等多种货币对美元汇率都走出一波大牛市行情。美元的贬值对刺激美国经济确实起到了良好作用,使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有所增加。但由于人民币实行的是类似于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因此对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的中  相似文献   

12.
邱明 《国际市场》2012,(Z2):78-82
一、导言汇率波动与贸易收支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者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到后来牙买加体系达成,再到2002年欧元正式使用,从此国际货币体系翻开了新篇章。中国是个外汇管制的国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两次重大的改革:第一个阶段,1993年—1994年期间将1美元兑人民币5.8元改为8.7元左右,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第二个阶段,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具有弹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报告,从2005年7月汇改至2011年11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3.97%,对欧元累计升值14.00%,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平均升值幅度在0.5%范围之内,升值幅度远远小于1%。  相似文献   

13.
在1999年1月1日,欧洲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最终锁定,欧洲中央银行接过了确定货币政策的大权,欧元启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1999年1月1日,第一批进入欧元体系的成员国货币同欧元实行不可变更的固定汇率,其发行的债券与股票也以欧元标价。从这一天到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欧元同成员国的货币同时流通,欧洲中央银行开始履行制订和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职责,同时担负起制定短期利率以及制定欧元同美元、欧元同日元的汇率的责任。至2002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将发行欧元的纸币与硬币,但各成员国国内货币可以继续使用半年,在2002年7月1日必须退出流通,至此欧元将成为欧洲的单一货币。德国的舆论为此欢呼:当欧洲人都使用同一种货币之日,"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才会油然而生,而这种感觉正是建立政治联盟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一、全球汇市波动格局 1.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15% 自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呈不同特征(见图1)。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且升值速度逐年加快,截至08年4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达15.37%。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也呈现波动变化,人民币对欧元贬值10.72%,对日元升值5.95%。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2001,(9)
在1999年1月1日,欧洲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最终锁定,欧洲中央银行接过了确定货币政策的大权,欧元启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1999年1月1日,第一批进入欧元体系的成员国货币同欧元实行不可变更的固定汇率,其发行的债券与股票也以欧元标价。从这一天到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欧元同成员国的货币同时流通,欧洲中央银行开始履行制订和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职责,同时担负起制定短期利率以及制定欧元同美元、欧元同日元的汇率的责任。至2002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将发行欧元的纸币与硬币,但各成员国国内货币可以继续使用半年,在2002年7月1日必须退出流通,至此欧元将成为欧洲的单一货币。德国的舆论为此欢呼:当欧洲人都使用同一种货币之日,"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才会油然而生,而这种感觉正是建立政治联盟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自进入2006年队来,外汇市场的格局总体表现为美元走出先抑后扬的V型走势。美元指数在今年以90.75开盘后.先走出探低走势,至1月24日最低跌至87.83.创4个月新低,导致欧元兑美元在1月下旬最高创出1.2323的4个月新高纪录。  相似文献   

17.
港币利率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呈现与美元利率趋同的趋势,是港币利率走势的基本趋势.但是,2004年11月港币呈现明显与美元利率背离的趋势,这实际上反映出当前港币估值中的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人民币因素开始影响并参与决定港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变动,其机制主要是联系汇率制度套息功能出现部分失灵;同时,港币估值基础客观上越来越受到内地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其机制主要是港币已逐渐担当人民币资产的替代货币角色.因此,应当针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港币的利率走势及其估值机制进行调整,以巩固和改进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贸易视角对人民币升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高负债性的强化,美国在巨额贸易赤字的压力下,采取了弱势美元的政策,美元对世界其它主要货币逐步走软.我国事实上采取的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这是IMF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随美元波动幅度在1%上下限范围内而作出的判断,与官方声明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有所不同),人民币随着美元走低而对世界其它主要货币也走低,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贬值.最近,IMF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汇率指数由2001年的122.02%下降到2003年3月份的115.14%,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由2001年的112.26%下降到2003年3月份的102.29%,也就是人民币除了美元之外相对于世界其它主要货币贬值了10%左右,人民币并没有保持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周姗 《现代商业》2007,(10):48-49
日元汇率自2005年以来持续走低,进入2006年受世界对日本的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日元汇率仍保持2005年的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随着日本经济进一步复苏,所实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日元汇率将会有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2006年全年日元汇率变动的原因,并结合日本经济状况及经济政策对日元今后走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软着陆实现有望。近期,中国政府采取的行政及银根紧缩措施令经济放缓的迹象较预期提早出现。有鉴于此,摩根大通预测,2004年全年GDP预计将增长8.8%。2005年增长7.5%。通胀率预期于2004年第三季度达到6%-7%的峰值,并将于2005年第四季度有所舒缓。然而,若通胀率不断加速并推动利率上升,将导致硬着陆风险加剧 中国人民银行将令利率正常化。尽管民营企业普遍对潜在经济过热感到忧虑,央行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提高官方贷款利率。然而,利率上调是势在必行,主要由于通胀率上升,令在应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反而大幅下跌。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可按兵不动,主要由于经济增长已逐步放缓及通胀压力即将见顶。摩根大通预测人民币及美元利率的息差将于未来一年有所收窄 美国总统大选后可能发生汇率变动。策略及技术性因素将令汇率不会即刻出现波动。但汇率最终肯定会有所调整,摩根大通预测,汇率的浮动范围将由目前的0.1%扩大至2%-3%(或介于1%-1.5%之间)。其间,人民币汇率会否出现一步到位的大调整,将视乎人民币升值时的美元汇价水平而定。目前,摩根大通按基线情景预测,截至2004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仅升值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