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经济五个不能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朋荣 《发展》2004,(2):3-3
近日,经济学家钟朋荣在首届浙江民营经济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了“浙江经济五个不能丢”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近日,经济学家钟朋荣在首届浙江民营经济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了“浙江经济五个不能丢”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再到邓小平,“三个代表”,“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否定之否定的完整链条。作为对“三个代表”重要息想的进一步阐发、细化与深化,“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完全摆脱了抽象性与盲目性,是从教条、彷徨、摸索的阶段,上升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理论具体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详尽“施工图”。  相似文献   

4.
李建中 《浙江经济》2004,(23):18-21
“十一五”时期,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战略的眼光审视浙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开展对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正确制订“十一五”规划,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祎男 《浙江经济》2009,(23):18-18
五年,可以简单到伸出一只手轻轻比划的一刹那,也可以将其作为一项“精密活”,把经济社会发展中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战略性安排。。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浙江省已经编制并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规划”,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04,(6):1-1
有人说,浙江的经济增长是个奇迹,而浙江的外贸更是一个奇迹,无论是在经济一片大好的景气年份,还是在全球经济滑坡的灰色年份,浙江外贸总能以其傲人的业绩独领风骚。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浙江外贸更是乘上了“顺风船”,2002年出口增速达到28%,2003年在SARS、干旱、电力紧缺等制约下,仍实现了41.5%的高速增长。如今,“浙江制造”已经在全球“开花”。  相似文献   

7.
当前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实施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就是要加快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归纳起来是六个字:科学、和谐、转型。这也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主题词。  相似文献   

8.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组织实施好《纲要》,对今后五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就在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实施规划纲要的行动开始起步之际,全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研讨班不久前在杭召开。这是一次全面推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会议,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9.
郑风田 《浙江经济》2010,(21):35-35
关注浙江现象其实已很多年了,不仅仅是因为浙江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产品出口迅猛、民营经济发达、文化大省、院士大省,其实还缘于其他许多方面。近年来也多次到过浙江调研,特别是近期在"人文浙江"的支持下,笔者又对台州、义乌、东阳等地进行了考察,印象深刻。总结起来,这么多年来浙江有五个方面给我印象深刻。其一温州是全国最早实行承包到户的地区之一;其二是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温州模式;其三是浙江的第三意大利现象;其四是信用浙江的打造;其五是文化大省的浙江也成了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七山一水两分田”,既是对浙江陆域面貌的形象概括,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浙江山区所占比例之重。作为一个背靠山、面朝海的省份,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头戏,而与之相呼应的山区经济,如何发展?如何振兴?恐怕是当前面临的另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要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扩大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从吸收借鉴经验和扩大参与国内经济合作角度出发,比较研究发展阶段与浙江相近或与浙江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上海、江苏、广东、福建、安徽、辽宁等东部沿海省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对于制定浙江“十一五”发展规划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浙江要"走在前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巾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全面推进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摆在浙江“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描绘了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浙江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王国翔 《浙江经济》2014,(11):20-22
当浙江传统的发展动力逐渐失去。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下狠招,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已是关键所在。只是一个时期以来酝酿多年的经济转型升级依然是头绪众多、各自为战,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水共治”恰如一场及时雨,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找到了一条倒逼式的出路,打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各条经脉。“五水共治”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命题,而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场执政大考。全省各地正以此竞相展开一场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循着省委、省政府三步走的治水路线图。未来更长的路,是要在水环境和水生态得到综合治理的同时,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刻蜕变。建立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再创浙江发展新奇迹。  相似文献   

15.
王祖强 《浙江经济》2014,(23):12-13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更是建设“两美”浙江的突破口与切入点。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努力,“五水共治”在倒逼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全省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破解一系列影响科学发展老大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水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6.
郭胜 《改革与战略》2006,(4):138-139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帮困助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环境塑造、国际办学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五个重庆“建设正在山城如火如荼地进行。2009年11月16日至22日,由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举行的中英“五个重庆”周系列活动绚丽亮相,以此推动中英双方在“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等相关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11,(19):20-29
每一次总结,都是为了更好地向前发展。自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如今的“十二五”规划,任何一个五年,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都是必不可缺的历史阶段。在浙江,改革这场持久战已走过了十一个五年规划,眼下,迎来的是第十二个五年。要走好“十二五”这一段关键赛程,总结“十五五”期间浙江改革的成败得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温州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可表述为“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大气的国际性工贸名城”。要淡化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吃在温州”、“穿在温州”等印象,树立温州是“创业乐王”、“人才高地”“活力源泉”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刘亭 《浙江经济》2004,(21):14-17
未来“十一五”时期。浙江发展战略的重心和任务是“三化”促“三转”: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实质性启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不仅是浙江未来“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的精髓所在,也是浙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