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明晰吉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吉林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2009—2018年吉林省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耦合协调测度。研究结果:(1)吉林省乡村地域生产功能明显弱化,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逐渐提升;(2)乡村地域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空间集聚程度均有所提高,生产功能高值区向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中部集聚,生活功能高值区和低值区自西向东呈条带状分布,生态功能呈“中部高、东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将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类型划分为勉强协调型、初级协调型、中级协调型、良好协调型和优质协调型5种,研究期内吉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度下降但整体为初级协调型,空间上呈“中部上升,东西下降”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吉林省亟需在乡村地域功能优化升级的同时促进多功能良性协调发展,针对不同的耦合协调类型区提出差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遏制乡村地域功能退化、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研究黑龙江省乡村地域“三生空间”功能演化与耦合协调度,为促进乡村地域“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构建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黑龙江省2009—2018年“三生空间”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1)黑龙江省乡村地域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均明显弱化,生态功能波动不大;(2)乡村地域生产、生活功能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周高—中间低”,且二者高值区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收缩,说明乡村地域的生产和生活功能均在不断萎缩,主要是受到东北乡村地区人口流失的影响;(3)黑龙江省乡村地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但是2009—2018年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研究结论:乡村地域发展策略包括:(1)采取“精明收缩”策略来应对乡村地域生产、生活功能的衰退;(2)促进乡村地域多功能同步协调发展;(3)基于不同乡村地域的特殊性,提出差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依据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功能空间分布特征,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不同整治类型区,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振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从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3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借助核密度分析、Moran’s I指数、热点分析厘清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功能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OFM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划分。研究结果:(1)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呈“大散居、小聚居”特征;(2)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异分别呈现“圈层式”、“阶梯式”和“分散+连片不规则”特征;(3)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融合型、城郊引导型、功能强化型、功能转化型4个整治类型,并依据功能导向提出不同整治策略。研究结论:乡村整治应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的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特征,分类促进喀斯特山区乡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乡村“三生”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对其实现区域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基于乡村的微观尺度,集成实地调研、土地利用和遥感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TOPSIS模型和椭圆标准差等方法对“三生”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进行量化评价及其关联研究。结果 (1)门头沟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水平不等,各功能空间分异明显;“三生”功能整体水平较低,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高值区聚集,低值区在清水镇和斋堂镇的乡村集中,“三生”功能与生活功能空间重合度高;(2)门头沟区人居环境质量总体偏低,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的态势,具有显著的“点轴模式”特征,空间分布格局相对集聚;(3)门头沟区“三生”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一致,二者空间关联度高,部分地区因生产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有所偏差。结论 未来需基于“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确定不同乡村“三生”功能和人居环境工作重点,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在深入了解我国城乡发展规律与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探析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村振兴路径对于突出乡村地域功能特色,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文章从乡村地域功能的角度探析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研究区域的乡村地域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目标对振兴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城乡融合视角下的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生产发展功能指数其生产发展功能指数主要介于0.035~0.265,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豫南的南阳、驻马店、信阳,中值区集中在豫东北,低值区集中在豫中城市群。生活功能指数主要介于0.015~0.205,低于生产功能指数,呈现出地带性分布特征,生态功能指数介于0.025~0.019,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较丰富的伏牛山区。总体功能指数介于0.105~0.645,豫西大于豫东,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结论]城乡融合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路径就是补齐乡村的不足与短板,发挥城乡融合优势,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从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来看,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结合当前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阶段性要求,乡村振兴路径探索应基于对乡村地域功能格局与演变规律的科学认知,立足于乡村地域功能类型及地方发展基础,遵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指导原则。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体系,总结和梳理不同功能类型的乡村地域空间存在的功能缺陷,分析资源整合方式,促进乡村重构。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讨2010—2018年广东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类型识别、时空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系统聚类、因子分析、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乡村土地利用可分为耕地型、园地型、林地型、设施农用地型、建设用地型、均衡型6种类型;(2)生态功能始终为广东省县域乡村发展主因子,非农生产功能凸显,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仍是乡村特征重要组成,不同乡村类型的功能因子存在空间异质性;(3)土地类型、地理区位、城镇化、人口流动、古村落分布、交通运输等对广东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功能因子影响因素各有差异。研究结论: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存在时空异质性,应分区分类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探索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交互关系和演化规律,为安徽省乡村空间功能优化、乡村发展活力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乡村“三生”功能测度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1997—2017年安徽省县域乡村“三生”功能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 (1)研究期间,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缩小,乡村发展水平趋向均衡,其中生活功能对乡村发展起到主导作用。(2)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度整体较高,以高耦合和良性共振耦合为主,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3)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水平主要表现为基本协调,呈北低南高和片状分布的特征,区域间差异逐渐缩小,且空间正相关关系增强,低值聚集区由皖中向皖北地区转移。结论 目前安徽省乡村“三生”功能整体水平较低,耦合协调度有待提高,未来需进一步提高乡村“三生”功能以支撑乡村转型和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研究青藏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改进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8年海东市土地利用总功能持续提升,各区县土地生产功能平稳提升,生活功能波动提升,生态功能大幅提升;(2)各区县土地利用总功能动态度呈“东南部优于西北部”的特征,生产功能动态度呈“东北向西南迁移”的特征,生活功能动态度呈“组团式”特征,生态功能动态度呈“远郊好于近郊,近郊好于中心城区”的空间特征;(3)二级功能中,资源供给功能增幅最大,农业生产功能减幅最大;(4)青藏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主导影响因素从自然资源禀赋转向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禁建区面积占比等6个因素为增强型因素,距市中心距离为稳定型因素,高程等3个因素为减弱型因素。研究结论:青藏高寒山区应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生态化,提升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管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市级尺度上耕地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开展分区保护划定,协调耕地多功能性以服务国家耕地保护战略。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分析与三角坐标图分析。研究结果:(1)2017年全国耕地多功能存在显著空间差异,生产功能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生活功能呈“两头高、中间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分布特征,而生态功能沿胡焕庸线呈“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2)全国耕地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均呈空间聚集性分布特点,据此基于空间聚集性及全国农业区划提出耕地多功能分区方案;(3)全国各市耕地多功能之间的协调度存在显著差异,高值区以生态主导型和协调型为主,低值区以协调型为主,据此提出基于空间协调度的耕地多功能分区方案。研究结论:全国耕地多功能呈明显空间分异规律,相应分区方案可为宏观层面耕地保护的精准施策及空间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农村居民点以及太行山区县域“三生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源-汇”理论和MCR模型,从生态源地扩张和生产源地扩张的角度,依据“三生”功能构建阻力面指标体系,计算最小累积阻力面差,实现县域“三生空间”的划分和农村居民点分类整治优化。结果表明:(1)基于“源-汇”理论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山区“三生空间”格局构建,农村居民点分类整治中具有相容性和可行性;(2)研究区以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优化区为主,生态空间占比59.5%,以生态功能为主,农村居民点分布中生产功能占比62.7%,以生产功能导向为主,因此,乡村整治要根据农村居民所处的主导功能分类整治;(3)乡村整治应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的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特征,分类促进山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总结海洋功能区划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青岛市海洋资源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及其现状特点,确定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方案,依据各类海洋功能标准将青岛市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并对东部海域旅游与增养殖区、南部海域旅游与水上运动区、胶州湾港口与环境生态保护区、西海岸旅游、临海工业功能区四大功能区属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Supply functions in the ubiquitous Gorman class are examined for their homogeneity properties. Homogeneity places surprisingly strong restrictions on functional forms. These forms facilitate testing of aggregability given homogeneity or homogeneity given aggregability or testing both.  相似文献   

13.
海藻中的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如多糖类、萜类、多酚类等,可以被当今的诸多领域如食品、医药、动物饲料、食物添加剂等加以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藻中活性物质的成分及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分析了当前海藻活性物质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研究价值,阐述了海藻活性物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运用,以及在开发海藻活性物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AHP方法在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确定锦州沿海各功能区的主次顺序,充分保证主导海洋产业优先用海,实现对各海区开发建设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研究结果:提出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概念、编制意义、编制原则、编制流程和实施管理,通过对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分析探讨当前城市内部跨行政区域发展模式所需的土地管理新方法,有利于统筹区域城乡土地管理、促进资源与要素在功能片区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提高各类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区际关系,推动各地区共荣式发展;提出运用平均、重点和保障性三个方案来解决功能片区内土地利用指标分配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为划分功能片区功能区、解决好所跨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创造条件。研究结论: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区域规划,不仅适用于我国城市发展对现有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湿地是构成城市复合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住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氮、磷元素的过量输入和N:P比例失调所导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从植物全株性状、叶片性状、茎和根性状以及繁殖性状等方面综述了湿地高等植物功能性状对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并展望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Estimating Farm Equipment Depreciation: Which Functional Form Is Bes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arm equipment depreci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engineering for more than 60 years. Using data from 16 years of auction sales, depreciation functions were estimated for 17 types of equipment, including tractors, combines, swathers, planters, discs, and trucks. The Box–Cox function did the best job of explaining variability in these various sales data bases and in forecasting prices in an out-of-sample data set. Nevertheless, the much less complicated double square root and sum-of-year's digits functions performed nearly as well. Simplified double square root estimates are provided for practitioners interested in forecasting equipment depreciation.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attributes for a range of chilled nutrientenriched orange juice beverages; and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advanced concept optimisation research techniques to new product design and the strategic marketing of innovative functional beverages. A conjointbased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in both Dublin and Cork between May and September 2004.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irms should not rely solely on functionality to leverag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en developing functional beverages. Advanced concept optimisation research techniques contribute towards effec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process where the generation of new ideas and concepts requires detailed knowledge of both products and customers. The high reported failure rates for innovative functional beverages suggest an inability to manage customer knowledge effectively as well as a lack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between functional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the NPD process.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concept of managing customer knowledge at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NPD process, through the use of advanced concept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applied 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ange of functional beverages. A conjoint-based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o 400 customers in Ireland. This research identified 2 hypothetical functional beverage concepts with high levels of customer acceptance. Managing customer knowledge during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NPD process can assist firms overcome customer acceptanc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ve products. Methodologies that advance both a firm's understanding of customers' choice motives and value systems can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new product success in international food and beverage markets.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农村功能性公共体系的含义及其建设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功能性公共体系的建设对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农村功能性公共体系建设,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