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碳生活是一种价值取向,关乎人类的生存和毁灭。回顾历史,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的同时,造成气候失调,生态恶化,危及人类的生存。我们应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重构生态价值观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建立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消费伦理的现代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亮 《消费经济》2002,18(3):51-53
一、消费伦理观念的历史价值取向 我国的消费伦理观念一直贯穿着"崇俭黜奢"的主线,早在<大禹谟>中就曾提出"克俭于家".<周易>也有<节卦>,"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子在评论晏子过于节俭和管仲不事节俭时说:"与其奢也,宁俭."<左传>则将节俭与奢侈作为善恶的两极,"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对消费所持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崇俭黜奢是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根源的.思维形态方面,节俭被认为是德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达成至德的道德修养方式之一.通过节俭的操守,可使人清心寡欲,克制而诚谨,以期通达至善至德之境界.子贡评价孔子:"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1].司马光则将节俭作为大德,认为由于它使人寡欲,所以一切德行皆从节俭而来;奢侈却是大恶,因为它使人多欲,所有恶行都从奢移发端.朱熹的节俭观与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观相联系.在他看来,俭是天理,奢是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即是崇俭黜奢.这种强调对物质生活的节制,对消费欲望的压抑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过程中,人类的室外运动大大减少,室内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精神愈来愈紧张,过重的生活方式和非健康的行为引起了人类生理、心理等许多方面的不良反应.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人们越来越不健康了?我认为这与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有关.人们为什么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体育兴趣,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人们没有把学校体育延伸为终身体育,这是国家体育教育的失败.形成这种局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国家、家庭、学校对体育认识不够;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没有培养起学生足够的体育兴趣;三、体育教育需要一系列的改革.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改革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政府行为.改革体育教育应从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培训、考试制度、授课方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考试方法和体育工作者待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随着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学校体育一定会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使人类的身体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4.
一、大文化——跨文化——商场现代化文化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大类。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整个人们的生活方式,故被称为“大文化”,即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所说的:“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我国文化学者何晓阳对广义的“大文化”具体地缕析为“四个层次”说: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推动民族进步和国家强盛的不竭动力。它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能够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发展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如今,全球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创新作为应对挑战的一把利器,在国家科研战略和政策措施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王苗润 《科技转让集锦》2012,(4):207-207,2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愈加激烈,大自然也以不同的方式发泄着自己的威力.在与大自然博弈的过程中,人类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自觉转变传统观念和习惯,纠正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存在的误区,推行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引导人们过上健康家庭新生活  相似文献   

7.
《商》2015,(2)
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和技术相关,技术在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物质财富的满足之外,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危害,对此学界已经做出了很多的研究,我们希望消解技术异化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就必须要深刻分析技术异化所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利足以生民     
王志跃 《三联竞争力》2008,79(10):70-70
人的物质欲望与满足这些欲望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把人民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看做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人的物质欲望不是都能够得到满足的,苟子主张通过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由此来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就是所谓的“利足以生民”。  相似文献   

9.
节俭理财法     
为什么生活要节俭?要忍住现在的欲望,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吧。对许多享乐主义的新人类,可能从来也不曾想过回答自己这个问题,你的人生中最关心的事是什么,什么事能激起你的热情,什么事能让你感到真快乐?  相似文献   

10.
许春珍 《财贸研究》1997,8(1):44-46
<正> 人类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一方面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生产目的的实现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工业化的发展,使大片森林、草地被破坏,使部分地区气候恶劣,水、旱自然灾害频繁,耕地面积锐减,沙漠在不断向城市逼近。工业化过程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一方面造成大气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