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利用养老金替代率等指标,构建养老保障水平测算模型,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政策条件下,EET模式和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都不高,不同收入、不同性别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有较大差异。两种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总替代率和净替代率随收入的提高逐渐降低,总相对水平和净相对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上升;男性的养老保障水平高于女性;对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群体而言,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高于EET模式,高收入群体EET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更高,且收入越高,EET模式和TEE模式间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越小。政策调整模拟结果表明,提高缴费上限和领取年龄、降低领取税率有助于提升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因此,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方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强化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持续推进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 相似文献
2.
3.
采用个税递延方法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是国际通行惯例。本文基于2013年河北省行业数据,构建了个税递延税式支出模型和替代率模型,对政府的财政成本和投保人的个人收益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满足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条件的人数占比达15%,按照动态增长视角考察,5年后会覆盖至96%人群;按照个人缴费工资10%且缴费限额为12 000元能够满足替代率10%的要求,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作用;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长率略高于税式支出增长率,经济发展中等省份财力虽有一定压力但可仍支撑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的开展。提出了尽快开展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先行试点要发达省份和中等发展省份兼顾、增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要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个税递延方法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是国际通行惯例。本文基于2013年河北省行业数据,构建了个税递延税式支出模型和替代率模型,对政府的财政成本和投保人的个人收益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满足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条件的人数占比达15%,按照动态增长视角考察,5年后会覆盖至96%人群;按照个人缴费工资10%且缴费限额为12 000元能够满足替代率10%的要求,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作用;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长率略高于税式支出增长率,经济发展中等省份财力虽有一定压力但可仍支撑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的开展。提出了尽快开展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先行试点要发达省份和中等发展省份兼顾、增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要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全社会老年人的生活消费。本文以北京市为特例,通过对北京市的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北京市实施的必要性。再通过对市政府财力及北京市的独特优势进行分析,说明北京市具备实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条件,并对这类保险方案提出了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我国养老问题更加复杂且较难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相对落后.完善的税收政策是促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我国目前实施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存在着缺...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所建立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成为正确处理政府和私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角色和功能分工问题的重要经济保障制度。在国际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十分注重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多运用税收政策来引导和调节,给予投保人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从而推动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德国的里斯特改革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且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对里斯特改革进行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养老体系尚不健全,积极推动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促进养老方式的多元化,缓解家庭和社会养老压力。我国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探索已持续10余年,2018年5月份由相关政府部门实施的第二轮试点仍然遇冷,为后续的全面推广留下障碍。本文将通过探讨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试点市场遇冷的原因分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变革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9.
苏建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20,(4):31-32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作为健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形式,对于推动投保人的投保需求、加强对老龄人口的生活保障、推动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该保险的具体定义,对该保险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和实施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广提供有益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环境,天津、上海的试点情况,以及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介绍美国、德国发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政策沟通、制度设计、产品开发、监管机制四个方面为我国顺利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