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彪 《重庆财会》2001,(3):32-33
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向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部门及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方面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并据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即用基本的会计假设、会计准则和概念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传输,反映会计要素的数量和变动情况。传统会计制度,即原始成本会计制度的特点是用交易发生时的原始成本计量资产的价值,用所耗费生产要素的原始成本与营业收入的配比来计量会计期间的收益,这一下方法下产生的会计信息,为会计人员和报表用户所熟悉。但是,一旦在持续经营期内,物价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原始成本会计赖以建立的基础就发生动摇,按原始成本计量的资产就不能反映它的真实价值,按原始成本计处的收益不能代表可分配的利润,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为投资者和与企业利害攸关的各方面所理解,因而降低了它的使用价值。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物价变动所引起的全部会计问题,于是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其反映的信息有别于原始成本会计信息,有其自身的涵义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莹 《财会月刊》2004,(7):14-15
长期以来,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和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如果不出现物价变动,货币本身价值也相对稳定,那么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能如实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在货币贬值(升值)、物价上涨(下跌)的情况下,货币本身的价值会发生剧烈变动,这时如果仍按历史成本基础提供会计信息,那么会计报表所列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与费用等就难以表达其真实的价值,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其可靠性,根据失实的会计信息就难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评价,而依据错误信息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将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为克服这种缺陷,物价变动会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所谓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指产生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在所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由于难以从会计信息结果本身判断和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在实践中真正奉行的只能是相对真实的会计信息,是遵循程序理性观的真实性。在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真实性”分析 (1)“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不是客观真实性 追求反映内容的真实性,要求会计像镜子反映物体一样,如实反映实际经济生活的内容,是根本做不到的。因为会计的反映要受自身方法的局限,有目的、有选择地反映,核算什么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要看信息的有用性、成本等多种因素。会计从不追求无用的真实,更关心的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5.
现行成本计量就是以现行成本来代替历史成本,以消除企业经历物价变动所受到的影响。在物价比较稳定或者物价有涨有跌,但在较长时期内可以相互抵消的时期,采用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其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客观的,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如果物价出现明显变动,在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或通货膨胀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由于物价水平上涨而使货币购买力下跌,从而影响报表项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就很难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对决策者提供准确有用的决策信息。因此,单一地以历史成本来计量财务变动情况不能很艰险地达到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而,增加现行成本来作为会计计量标准则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一、“真实会计信息”的含义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指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在所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由于难以从会计信息结果本身判断和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在实践中真正奉行的只能是相对真实的会计信息,遵循程序理性观的真实性。在美国不直接提“真实性”,而只强调程序理性原则,要求会计行为程序无差错和无偏见地被运用,严格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在英国强调“真实公允”,也是要求遵循规范公允的会计行为程序,编制会计报表。在我国,同样要求会计报表的编制,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方法的选用符合一贯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分析 1“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不是绝对真实性 追求反映内容的真实性,要求会计像镜子反映物体一样,如实反映实际经济生活的内容,是根本做不到的。因为会计要受自身方法的局限性、有目的、有选择地反映,核算什么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要看信息的有用性、成本等多种因素。会计从不追求无用的真实,更关心的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从哲学角度讲,意识对存在的反映既受反映者本人条件的制约,也与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有关,因此,会计信息的这种反映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经验、品德等有关,又与会计准则、制度、程序、方法等紧密相联。不同道德水准和技术水平的会计人员,对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运用,使加工处理形成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也就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物价变动,会使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编报的财务报表失去真实性。物价上涨导致低估资产,少计成本和虚计利润,使企业处于清算状态;物价下跌,导致高估资产,多摊成本和少计利润,使企业秘密准备得以形成,给国家税收带来损失。如何减少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做为反映煤炭生产、经营、销售、深加工与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成本与利润,其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客观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具实、科学的财务信息反馈,因此企业会计信息问题的披露显得举中轻重.而真实性、可靠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煤炭企业会计信息要能如实反映单位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虚假的会计信息掩盖单位企业的财务状况,粉饰企业的经营危机,为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埋下巨大隐患,也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设置了阻碍.因此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其问题,提高煤炭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部门及其他投资者、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是国家税务机关计税的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数据。若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则无法满足得方面了解企业情况以便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需要,从而影响国民经济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当然,我们所说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并非指绝对的真实,因为会计信息要做到绝对的真实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1.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越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应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损害了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会计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切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所以,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削弱,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会计法》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真实性不只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范潇 《财会通讯》2010,(4):65-67
物价变动对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会计信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物价变动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补充,目的在于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而物价变动会计下的会计信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或者说具备什么样的质量特征,是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物价变动会计之所以存在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物价变动对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会计信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物价变动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补充,目的在于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而物价变动会计下的会计信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或者说具备什么样的质量特征,是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物价变动会计之所以存在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颜辉 《民营科技》2010,(11):63-63,16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现论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判断标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将"反映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它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中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认为"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确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先应明确"真实性"的内涵。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当把握两个方面,即会计信息真实既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会计信息的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经济活动情况为判别标准。应当把"合法性真实"作为界定会计信息"相对真实"与"非真实"的现实标准,即会计信息提供者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生产的会计信息就是真实的;反之,就是失真的。所谓会计信息的动态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的发展源于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在传统计量模式中,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会计外部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受到一次次冲击:通货膨胀、物价剧烈变动使历史成本难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不利于经济稳定和发展,更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对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因素进行探索分析。 一、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观因素 (一)企业由于利益关系造假账,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这种造假账是企业领导授意会计人员不按照《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