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王菲从郑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怀揣着园艺花卉专业的毕业证书,跟随老乡直奔上海了。起初,她进了地处远郊刘树的一家私营小塑胶厂,专门加工生产玩具塑胶制品。由于塑胶通过高温,会发出刺鼻的怪味,令人喘不过气。她实在有点受不了,一个月不到,她就辞职了。后来,王菲在末峰路一家花店找了一份卖鲜花的工作。店老板是一位二十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在深圳偶遇一个漂亮女孩,是重庆一家航空公司的退役空姐,长得确实十分漂亮,可是她来深圳找了近3个月竟然找不到工作,她只是希望找一份1000多元月薪的文员工作。问了一下原因,才知道问题所在:她没有文凭、除了空姐没有任何公司工作经历,做文员她还不会使用电脑及打字,投了好几十份简历几乎没有通知她面试的。我对她说,你只要分析一下你要找的“目标公司在哪里,你的简历就出现在哪里”,并将你的简历修改有目的的投向这些公司,我保证你一周就能上班。于是我用广  相似文献   

3.
祁胜利 《新智慧》2005,(7):46-47
中国是劳动力富余的人口大国,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找份差事难,找个像样的职位更难,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难上加难。以至于凡招聘会必人头攒动。未来一段时期,待就业人口几乎是待就业岗位的数倍。  相似文献   

4.
南下打工受挫高中毕业后,汪琳南下广州。找了好几份工作,可干得都不长,积蓄一天天减少,汪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天,她早早来到人才市场,沿着展位挨个往过问,竟没有一家单位肯要她, 像她这种既没文凭又没技术的女孩,想在广州找份工作,太难了!正准备离开时,  相似文献   

5.
1998年春节刚过,谢芳就来到了东莞市。她原以为凭自己的条件找一份工作不会太难,可结果总是高不成低不就,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找了一份保姆工作聊以为生。一日,在主顾家受了委屈的谢芳向同乡姐妹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快,姐妹们安慰她说:“一个小小的东莞有500万外来人口,社会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与外人打交道,许多家庭是因为实在没办法了才请保姆的。”  相似文献   

6.
张振中  小余 《新智慧》2006,(9):39-40
凭借天生敏感的味觉,中国女孩郭蔷在瑞士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美差”:她每天只是坐在舒适的工作室里,惬意地品尝各种新鲜巧克力,就能拿到10万瑞士法郎的年薪(约合人民币60多万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陈云  筱娇 《新智慧》2006,(4):36-36
2003年,人到中年的刘素娥下岗后,找了一份做保姆的工作。她与雇主夫妇相处得不错,时间久了,她发现这对夫妻感情不是很融治,丈夫还常常夜不归宿。刘素娥知道了他们夫妻之间的问题症结后,她以“过来人”的经验帮女方制定了几条计策。原本愈演愈烈的家庭矛盾,经刘素娥这个外人稍微疏通就化解了。  相似文献   

8.
小毛求职记     
小毛是我的外甥女,大学毕业后没有马上找工作,而足先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室—她的专业是平面设计—以便能快速赚点钱后到北京打拼。这孩子酷爱时尚,一心想在时尚业发展,在时尚业发展当然得到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上海她没有亲人,北京有我。于是我三姐也就是她妈,把她和她的理想一并托付给了我,我满口答应。  相似文献   

9.
刘元  乔军 《新智慧》2006,(11):33-34
她从德国留学归来,原本对求职信心满怀,却遭遇就业困境。她梦想着当高级白领,却在殡仪馆找了份工作。她主动提出学遗体整容,每天和形形色色的死人打交道,她要当北京殡葬业第一个女整容师。她相信:“不管在哪个行业,做好了,都会前途无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她,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终于找了份戏剧编剧助理的工作,却发现整个公司就她一个员工。干了3个月,却只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于是炒了老板的鱿鱼。此后,她开始帮人写短剧,写电影,挣点生活费。  相似文献   

11.
王晓红 《大众商务》2005,(4X):19-19
唐伟是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去年暑假回家,便想利用假期找一份临时的工作,既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充实一下自己,又可以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本以为找一份家教之类的工作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当他在劳务市场、家政服务社转了几天之后才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原来和他一样想利用假期找临时工作的大有人在,他看到到处都是举着“家教”牌子找工作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苏铁  金小鹏 《大众商务》2005,(8S):54-55
23岁的尚纾是怀有一定的目的到韩国恒通电子通讯总公司上海分公司应聘的。2004年7月,她大学毕业,成为上海浦东一家德国独资公司营销策划部的职员.薪水很高,且受头头赏识。可是,2004年国庆节前夕,她的伯父尚仲秋突然来找她。  相似文献   

13.
她,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了份戏剧编剧助理的工作,却发现整个公司除了老板只有她一个员工。累死累活干了3个月,只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于是炒了老板的鱿鱼,开始游荡,帮人写短剧,写电影,只要按时收到钱就好。前路茫茫,她希冀着奇迹发生。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一种全新的个人简历——视频简历出现在2003年的招聘市场上。视频简历,顾名思义就是把个人情况和才艺通过电视图像的方式录制下来,作为影视资料提供给招聘者。小小的简历背后孕育着人力资源巨大的改革和商机。毕业生:效果不错,大多愿意尝试北京工商大学学广告的小高今年找工作时就找了一家视频简历制作公司做了一份视频简历。她说,刚开始决定做简历的时候,她以为就是简简单单地把自己拍摄下来。但是,事后通过和制作公司的交流以及公司在拍摄  相似文献   

15.
我乘长途车到上海的那天下午下着大雨,那天是2000年11月14日,当时我只带了2元3角钱。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饭店的勤杂工,每天9点到次日凌晨1点不间断地工作,一个星期后我辞职了,获得报酬100元。后来我到奉坚洪庙的一个饭店当迎宾小姐。上海的7月,正是漫长的雨季,许多客人都是开车找  相似文献   

16.
那时她中专毕业,找了半年工作,最终做了一名牙膏推销员。每天她早出晚归,对着一扇扇冰冷的门提前微笑,再对着门后面一张张狐疑的脸,举起各种牙膏试用装小声地问:“请问您需要最新的牙膏吗?”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我中专毕业了,找一份好工作成为最大的难题。幸好我的表叔有路子,经过找关系。他的一个朋友愿意接收我。表叔的朋友是一家集团公司的经理,他安排我在总部当收发员。事后,表叔悄悄告诉我,经理这样安排纯属对我照顾。  相似文献   

18.
优雅到老     
安宁  小晖 《新智慧》2006,(8):62-62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生活在繁华上海的女儿,常常会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用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她自己的一份工作,也只够养家,照理说没有更多的闲情逸致来装扮清贫的生活。但是母亲。却偏偏让自己,还有我和父亲,有了一份凡俗生活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优雅和情趣。  相似文献   

19.
周明露  李兰 《新智慧》2007,(2):29-29
2000年,廖小军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新生,他的面前铺开了一条光明大道:毕业后或者考研,或者找一份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湘江鸟 《大众商务》2004,(11):32-33
2001年11月的一天,在重庆市一家物业公司做保洁员的杨小妮接到老家武隆表姐的电话,说她想来重庆打工,要杨小妮帮她找份工作。恰巧这时自己所在的这家物业公司招工,杨小妮便跑到人事部央求一位同事,经过她的一番软磨硬泡,表姐进入到这家公司做保洁员。工作半后后,表姐谈恋爱了,3个月后,就张罗了婚礼。那天,杨小妮为表姐做伴娘。婚礼的场面非常热闹的,新郎新娘喝交杯酒,两人同过一条凳子……为了留住最美丽的时刻,表姐夫还特别请了婚礼摄影公司的人现场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