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垄断按其性质可分为经济(集中性)垄断和行政(分割性)垄断,经济垄断是发达国家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行政垄断是特指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计划经济的残留,二者在概念、构成要件、产生条件、行为特征上都具有本质的区别。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并不存在经济垄断,大量存在的是行政垄断。因此,反行政垄断就成为我国反垄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何处不垄断 自2001年4月起,国家工商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对地方保护和地区行为进行严打,对重点垄断性行业如电力、保险、铁路、邮政四大“猛虎”以及供气、供水、供暖等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行为进行查处。垄断,即限制竞争,是指行为人排斥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铁路春运无端提价、电信资费明降暗升、保险单据的强制买卖……其表现可谓无孔不入。这次工商部门的出手,表明了国家遏止垄断的决心,也让深受其害的消费者看到了希望。这次反垄断的惩治重点是行政及行业垄断。  相似文献   

3.
惠建国 《中国经贸》2009,(20):243-243
行政垄断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正常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而反行政垄断,就需要对行政垄断概念内涵和外廷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必须继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以增强国民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垄断形态主导的市场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规模垄断和技术垄断形态既是企业寻求垄断控制力的两种形式,又代表着垄断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当生产和市场的发展使产品的差异性、产品的技术品质在限制竞争、形成垄断控制力方面发挥决定作用时,规模垄断主导的市场结构就让位于技术垄断主导的市场结构。技术垄断主导性的形成,使市场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彭萍 《河南经济》1997,(10):40-41
垄断,是商品经济伴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排斥,限制和妨碍竞争的各种行为的总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垄断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用来诊释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它对社会公共利益,合法竞争者和扩大消费者利益的侵害行为的日趋严重和由其所导致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已经并且将继续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中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时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转型过程中,“行政垄断”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精神形成了冲突,故研究转型过程中的行政垄断问题具有价值。该文针对当前社会一些国有垄断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说明了其危害性,同时指出造成如此的根源在于行政垄断,分析了行政垄断造成的各种危害,提出在当前时期打破行政垄断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错综复杂、众说纷纭的综合性重大理论问题。美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国家,对它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特点的研究,有重要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分析一个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笔者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产物,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的密切联合或溶合。它一诞生,便注定肩负着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以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从根本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就是它为了达到经济上、政治上的目的而采取的国  相似文献   

9.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3,(18):12-12
“国有企业垄断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只能说,一些带有自然垄断或国家行政垄断性质的行业在经营上没有完全放开。”  相似文献   

10.
11.
垄断源于缺乏竞争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经济效率下降 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引用了一段顺口溜:"银行加证保,两电加一草,石油加石化,扫地的拿得也不少",意指由于这些行业目前的垄断地位而职工的平均收入较高,垄断地位造成了社会分配不公.今年政府将着力推进电力、铁路、民航、通信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创造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1):C002-C002
最近正在制定中的我国反垄断法一个突出的问题已经得到确认,我国反垄断法将禁止行政性垄断。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我国反垄断任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本文分析了垄断问题的由来以及反垄断的法律学意义,特别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行政垄断,对照WTO的反垄断精神,探讨我国当前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垄断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经济意义上的市场垄断;二是行政权力滥用导致的行政垄断。行政性垄断的影响和危害远远超过单纯的经济垄断,并且它往往同经济垄断融合一体。中国有着行政干预经济的传统,政经不分、政企不分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存在适用界限模糊的缺陷,特别是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所做的限制竞争行为,其法律性质难以确定。针对不同原因产生的五类垄断形式,建议反垄断法在制裁垄断行为时充分考虑企业限制竞争的原因及背景,确定具有合法垄断地位经营者经营行为的合法外延,制定不同种类垄断形式下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具体评判标准,从而对反垄断法适用界限予以更为具体、明确的划分。  相似文献   

16.
周若雪 《魅力中国》2010,(32):30-30
本文从石油、中石化、国家银行、电力系统等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引出国家垄断问题,并通过国家垄断的现实表现及实质危害引起人们注意,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国家垄断产生的原因提出以引入竞争为主要方法来解决国家垄断问题,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作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我国垄断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首都经济》2001,(6):20-22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被管制行业自然垄断性质产生变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放松管制改革的最重要和更深层次的原因。政府管制者应充分了解和研究有关行业自然垄断性质的变化,把握各垄断产业中自然垄断的边界,同时应分析垄断行业中不同业务的性质,实施市场结构重组,制定相应的分类管制政策。政府管制的目标应是建立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兼容的市场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分配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影响我国市场行为的主要还是具有浓厚行政垄断色彩的市场结构。从微观层面上看政府在不断地退却,市场在不断地挺进.但是在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屡面上,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市场化进程的要求,所以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行政垄断,表现为所有制垄断、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等等,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垄断地位,同时,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又融合为一体,形成了极强的超经济垄断,进行排它性控制,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  相似文献   

20.
乔建惠 《特区经济》2005,(5):196-197
根据萨缪尔森对垄断的定义,“垄断”是“单一的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产业”。而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将“垄断”描述为“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可见,“垄断”既是指独占市场的状态,又是指排斥与限制竞争以达到独占市场状态的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