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06-2007年间不同类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短期宣告效应和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短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无显著差异,但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与资产注入类型显著相关。当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相关时,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不相关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因此,可能存在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本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理论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2.
3.
4.
5.
定向增发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琦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3):53-58
文章按照定向增发公司发行对象分组,分析了各组公司在发行前后共计11个季度的盈余管理情况。发现公司只对大股东发行股份时,发行前没有操纵利润,但发行后存在较强盈余管理;当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时,企业在发行前后都进行了盈余管理,发行后盈余管理的程度有所降低。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程度越大,企业在增发过程中盈余管理的持续性和程度都越大。盈余管理的动机可能是为了保证企业承诺业绩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司短期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并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本文认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与外国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高低与股东的身份有关,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要低于向非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并且,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累积收益率越高。本文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的数据,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及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高佩 《金融经济(湖南)》2011,(7):80-82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主流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整理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增发后业绩表现、增发折价、增发前后的盈余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做出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8.
高佩 《金融经济(湖南)》2011,(14)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主流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整理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增发后业绩表现、增发折价、增发前后的盈余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做出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9.
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定向增发新股成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本文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并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的数据,对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的短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和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都有正的财富效应,并且上市公司通过向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关联企业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热衷于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通过低吸高抛圈钱套利,大肆侵占小股东利益。这已成为近几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普遍现象。上市公司大股东能够进行套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远低于即期市场价格,而发行价格又建立在由定价基准日决定的发行最低限价基础之上。本文从分析定向增发定价基准日的选择对发行价格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对其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大股东倾向于选择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定价基准日,变相压低发行价格,把定向增发作为利益输送或套利的工具。为了避免这种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应提倡将发行日的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