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的古诗词是最具魅力的,短短数字,简短而精悍,却浓缩了作者的无限情感。中国的古诗词也是最能体现汉字之美与古人智慧的。读古诗,会感觉古人的思想跃然纸上,诗中的情景如在眼前。 而爱情是古往今来最真挚的感情。关于爱情的古诗词,有太多太多。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到处都有爱情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千古诗坛奇闻故事郭文卿作为本文题目的这两句话,历来被视为名句。这对佳句,原本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一诗中。而作者刘希夷却因为这两句诗把性命断送在他的舅舅宋之问之手,《代悲白头翁》这首诗也随之载人了宋之问的集...  相似文献   

3.
贺雨 《魅力中国》2014,(8):74-7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汉语言文学创作上的一座里程碑。《诗经》不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在语言发展上都对我国的语言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大量运用叠词,其对《诗经》内容及语言特色发挥了重要的构词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4.
《万叶集》号称“日本的诗经”,是日本第一部优秀和歌总集。而柿本人麻吕在《万叶集》中被选录的长、短歌达三百五六十首之多,占《万叶集》总歌数的8%强,是万叶歌人中的最优歌人,堪称歌圣。人麻吕热爱日本民族文化遗产,热爱日本人民,这是他受人民爱戴的原因,也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加之他身为宫廷歌人,常常随驾巡幸,动辄命题作歌,得以显献才华,崭露头角。因此,机遇也是他成功的一个因素。另外,人麻吕的刻苦学习中国先秦、  相似文献   

5.
文化,让这座城市走入人们的视野.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这是《诗经》对宝鸡肥沃土地的礼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对发生在千河、渭河之畔浪漫情愫的描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诗经》对崇尚武德、同仇敌忾的秦国士兵的称颂……作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诗经》,它与宝鸡的渊源可谓深厚. 创新,让这座城市愈发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6.
《诗经·魏风·伐檀》是古代一首著名的诗歌。作者认为千百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该诗旨意的阐发,均作过深入透彻的研究,也曾得出过似乎不容易移的结论,然而本人认为,《伐檀》的旨意不是“刺”而是“美”即对当时从事“显业”的轮人的羡慕。  相似文献   

7.
张国宝身退     
胡森林 《新财经》2011,(2):54-57
据熟悉张国宝的人说,张国宝能全篇背诵《岳阳楼记》和前后《出师表》,还能用俄文背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也许,对张国宝和他那一代中的许多人而言,这些名句名篇正是指导他们人生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8.
《发展》2008,(7):159-159
德国科学家巴特劳特是一个爱较真儿的人,他也特别鼓名国清代文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相似文献   

9.
徐家钏 《浙江经济》2010,(23):30-31
歌曲《中国价》:物价高,物价涨,工资想跟上物价涨,物价高,物价涨,工资跟不上物价涨…… 一首被网友热捧的《中国价》,饶舌的说唱让人不得不紧盯着字幕,可"涨价"二字还是让不少听者觉出自己生活中真实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李尚 《黑河学刊》2013,(7):134-135
中学语文教材编写过程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能发现诸多有争议或存疑之处,本文就中学语文教材必修1《诗经二首》中《氓》一文中"复关"一词的课文注释提出异议,并从历史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并试图给予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钱谦益的《后秋兴》是拟杜甫《秋兴八首》而作的大型次韵组诗。钱谦益在进行《后秋兴》组诗创作中,既继承了《秋兴八首》的一些创作特点,同时也有很多创新之处。从结构上看,《后秋兴》在继承了《秋兴八首》组诗的体裁上,并把组诗的规模从8首扩大到108首。在创作过程中也发扬了《秋兴八首》组诗结构完整性等优点。从用韵上看,《后秋兴》在《秋兴八首》组诗韵脚字的基础上,用次韵诗的形式创作了一组共13叠的大型次韵组诗。从意象上看,《后秋兴》选择了《秋兴八首》中的部分意象,但是又能赋予这些意象以独特含义,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象群。  相似文献   

12.
“大”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审美范畴,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这种审美倾向就已经显露出来,所以在《诗经》中有些篇章歌咏了“以大为美”,而且这样的审美范式在先秦其他的典籍中也有所体现。究其原因还是古人对于生命的崇拜,对于自然的崇拜,物化为对人“大”的崇拜。  相似文献   

13.
麦童 《中国西部》2012,(35):167
在《少年派》的制作特辑里,李安谈到了对影片的理解: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如果没记错的话,同样的意思在他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也表达过,我最爱的导演是李安,因为他的每一部电影都直达人内心的欲望。在《断背山》上,李安让一句  相似文献   

14.
春晓 《上海国资》2008,(4):75-75
清明,一家去乡下扫墓,凭吊祖先的同时,也实现了一次愉快的郊外之旅。 说到清明,自然而然就想到唐代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堪称佳作中的佳作,脍炙人口,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清明断魂”的酸楚。与这份情感截然不同的是宋代张择端的丹青《清明上河图》,真实地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展示了当时政治的清明和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5.
聊临宣 《走向世界》2013,(12):70-71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每每朗读《滕王阁序》的经典名句,一种宁静之意顿然而出。更没想到,《渔舟唱晚》这支家喻户晓,甚至远播海外的古筝独奏曲竟然出自山东省临清市金郝庄镇金西村的金灼南手中。该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作为央视一套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这支家喻户晓的《渔舟唱晚》旋律陪伴了我们多年。  相似文献   

16.
陈红岩 《中国经贸》2010,(4):117-117
《诗经》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后人文人模仿,借鉴。魏晋时期,曹操其四言诗对《诗经》形式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陶渊明诗歌形式到题材对《诗经》都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诗经》对曹操、陶渊明及其创作在文学史上巨大成就的获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诗经>的民族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理、经济、哲学、制度、宗教、心理、美学等各个层面对《诗经》的民族文化背景做了分析 ,并得出结论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化育了《诗经》这部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作。《诗经》是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沃土上结出的硕果 ,不仅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 ,而且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谦《风骨之书》中组诗十首,涉及两大板块:一是以新诗样式写的古典题材的诗作,有《曹操·观沧海》《曹丕·典论》《曹植·七步诗》《王粲·登楼赋》《华佗·麻沸散》等八首。一是打破了社会结构的独特意绪的呈现之作,有《根》《月照中天》二首。这组组诗看似“东海西海”,但内在的肌质是统一的,体现了诗人对深沉的历史境遇和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方式、心灵世界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9.
马赛葛 《魅力中国》2010,(17):317-317
一、导入设计意图:从“飘逸的南国风”中的“国风”着手,引出《诗经》里“国风”的含义,即民歌。并且解释南方音乐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回答。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飘逸的南国风”。《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那你们知道《风》是指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乐旻 《中国西部》2013,(17):164-165
3月29日晚,杨宗纬完美诠释了李宗盛写给他的一首欢快的爵士小品《馋》和台湾原住民歌手纪晓君的《流浪记》,活泼和深情两极的表现,让他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成功复活。当天,他也发行了自己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初·爱》。用了七年的时间,杨宗纬从一个华丽的舞台站上另一个华丽的舞台,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