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瓷乐营销特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景德镇因瓷而闻名,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赢得中国瓷都之美誉。其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取瓷制乐,瓷乐表演也发展成景德镇一个精品。要从打造旅游精品、瓷乐的编制特色以及审美体验出发,使瓷乐成为江西旅游开发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2.
赵丹 《商》2013,(5):202-202
关于陶瓷,有俗语日:身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而这其中,要数江西景德镇陶瓷最为出名,古代景德镇陶瓷享誉海内外。同时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 热爱陶瓷潜心学技不坐办公室反要跑市场1966年,邬义武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江西省是个陶瓷大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景德镇更是享誉国内外,被人们称为瓷都。莹莹白玉瓷,传承几千载,景德镇制瓷历史已有2000多年。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江西省的陶瓷产业非常发达,邬义武的出生地高安市已是中国瓷城、江西省陶瓷产业基地。从小的耳濡目染,邬义武在年轻的时候就对陶瓷有着异乎寻常的情感,在日常生活和家居中都离不开它,例如瓷盆、瓷碗还有瓷砖等陶瓷器具,陶瓷还作为工艺品美化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靠山吃  相似文献   

4.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本文将对景德镇瓷产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优势和作为中国"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和出发地优势,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提出新的产业发展策略,促进景德镇瓷产业的创新和转型。  相似文献   

5.
刘曦 《消费导刊》2012,(9):150-150,155
丝绸不是一种简单的高贵产品,苏州大学的徐世清教授在接受《华夏地理》杂志采访时提到:“中国古代有4大发明,而如果要从文化上说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有四大文化产品:京剧、茶艺、丝绸文化和瓷文化。”他说,“丝绸最大的优势,永远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品位,它的文化含义。”丝绸的高贵来自于其对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相似文献   

6.
刘飞  贺为民 《华商》2012,(11):38-40
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至今已有千年历史。199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视察德化时,欣然提笔,书下“德化名瓷、瓷国明珠”的题阋。2005年,德化县城一座拔地而起的酒店,将富有历史意义的“瓷国明珠”定为了自己的名称。如今,这家酒店正在向五星迈进。  相似文献   

7.
纹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属于"来样加工"瓷,即由中国景德镇工匠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的种类、造型、式样、纹饰、工期等彩绘烧制而成。它既有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特点,又体现了精美典雅的欧洲装饰风格,因瓷器上印有欧洲贵族家族的徽章,故又可称为"徽章瓷"。纹章瓷的烧制始于16世纪的明代。大约在17世纪后期,法国首相马扎兰按照国王路易十四的命令建立了"中国公司"。这个公司在广东定制了大批带有甲胄、军微、纹章图案的瓷器。此  相似文献   

8.
胡玲 《中国市场》2012,(1):98-99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一体化的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各国城市竞相发展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景德镇因"瓷"而享誉中外,具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本文从陶瓷与景德镇城市的发展渊源着手,阐明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提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形象的提升、陶瓷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就业的拉动、城市GDP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制瓷工业接受来样订货的做法,早在900多年前就流行开了,那是南宋时期。到了元代,景德镇生产的古花瓷器上的很多图案,如满地缠枝莲,便是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订货来样。1984年2月在纽约举行的中美通商200周年纪念活动中,纽约历史学会的霍华德先生曾述及“在‘中国皇后号’首航运来中国瓷器后,美国人非常热衷于中国瓷器,中国的艺匠甚至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在世界上153钟非金属矿物中,以村名命名的只有高岭土一种,而高岭村就在景德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到明代已经是"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历史上价比黄金,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本文就景德镇优秀的陶瓷历史文化的现状到传承进行分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当前各国和各省份重点发展的产业,考虑的都是文化创意产业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高附加值的特性。瓷都——景德镇,作为千年窑火铸就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拥有许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文章以景德镇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为切入点,探讨其资源优势对于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振兴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对于一国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长期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四夷来附、万邦来朝。"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景德镇陶瓷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先决条件;从文化的自我更新、兼容并蓄、海外传播三个方面,阐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软实力的历史积淀,并得出对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几点启示:文化软实力强调的是包容性,而非独占性和排他性;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百年大计,不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11)
当前,国家对城市文化旅游发展愈来愈重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好城市在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遗产,在旅游中注入文化氛围、文化内涵、文化精神,推进文化旅游强市的建设,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为文化开发的重镇,本文正是以景德镇陶瓷为例阐述陶瓷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深入发展以陶瓷为特色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4.
安玉欣  王健 《商》2014,(40):250-25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内涵。景德镇陶瓷文化是景德镇旅游“吸引物”,也是重要的旅游创意产业资源。目前,景德镇文化旅游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引入创意旅游的方式,开发新型陶瓷文化产品,合理配置旅游资源,是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的根本。本文基于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旅游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适度化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君 《市场周刊》2011,(3):76-79
一开始.迁徙的力量就帮着造就了景德镇的辉煌。如今的“千年瓷都”融聚了一个更大“瓷场”,季节性地吐纳、辐射,瓷绘师和工匠们固守的体系也因而被打破.它探出崭新的触角.试图重新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青花.这一流转千年的图案,伴随着瓷体悄然蜕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拍卖》2013,(8):4-7
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光辉历史悠久绵延.精美文物浩瀚荟萃。华夏先祖炎黄部落繁衍生息于此.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周礼秦制、汉风唐韵积淀形成于此.贯穿着中国历史的脉络。”秦中自古帝王都”,作为中国历史上13朝古都所在地,陕西文化底蕴凝重深厚,古迹遗存星罗棋布.文物瑰宝光彩绚丽。  相似文献   

17.
立树 《中国拍卖》2009,(9):20-21
2009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之际,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景德镇联合举办的"世纪华彩——景德镇奥运特许珍藏纪念瓷专场拍卖会",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完美结束。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已步及小康社会的进程,WTO使中国与世界全面接轨,人们的生活理念与消费结构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崇尚个性、追求时尚、步入流行,同时也不失中国传统古典韵味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作为家居饰品、时尚礼物的刻瓷工艺品成为首选.既有中国古典文化内涵又充分显示主人精心细腻别具一格的一面。为满足刻瓷工艺这一市场的需求,圣鑫工艺填补了这一空白领域。中国刻瓷艺术实属中国传统艺术品中的一门绝技。二十世纪70年代刻瓷之声渐闻,领其风骚的当推淄博刻瓷。  相似文献   

19.
“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舂得泥稠米更凿,祁船未到镇船回。”这是清代诗人凌汝绵在《昌江杂咏》诗中写到的徽州祁门与景德镇瓷土来往运输的繁华盛景。徽州与景德镇自古相邻,同处于丘陵地带,适于建造龙窑;且都瓷土资源丰富,宜于陶治。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陶瓷文化成长的揺篮,然而关于徽州地域陶瓷的记载却极少见于历史文献。中国的瓷器本就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吴越地区,1959年安徽考古研究所于屯溪西周土墩墓发现屯溪釉陶(土墩墓中所出的原始瓷)且经检测其化学成分与祁门瓷土近似。  相似文献   

20.
实现现代化是每个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说明特色文化的形成过程,从景德镇特色陶瓷文化看中国特色文化的形成路径——"中国特色",它是以传统文化为资源和根据,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主动选择,有选择地吸收,博采众长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