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考察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能显著促进省际间创新型人才流动;在分样本情境下,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收入水平影响较大;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创新型人才流动有较明显的影响;R&D经费投入在促进中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教育环境对创新型人才流动影响力度偏弱。据此,提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收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继续发挥R&D经费对科技人才流动的促进作用、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等建议,为城市和区域人才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才流动服务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有近百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中市、区(县)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有22家;各行业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约30家;社会团体、科研和教育单位以及企业、民办的类似机构有40多家。  相似文献   

3.
上海信息产业人才流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了分析上海信息产业人才流动情况,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信息产业84家企业的人才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5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访谈。结果发现,一方面,上海信息产业对其人才存在着“三种吸引力”:本土吸引力、地域吸引力和行业吸引力;另一方面,上海信息产业人才流动在人力资源供给、工作满意度、培训、薪酬和工作压力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基于上海信息产业人才流动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本文提出优化上海信息产业人才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体制环境是决定人才工作活力的关键因素。优化人才体制环境,必须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服务发展四项原则,着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选拔任用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市场配置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现象也日益普遍。从近些年国有企业人才流动状况来看,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青年人才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留不住人才,国企也就没有竞争力。文章分析了当前国企青年人才流失的原因,从事业留人、激励留人、情感留人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吸引青年人才,防止青年人才流失的策略,保障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规范人才流动确保国家重要人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情况下,人才安全问题日益重要。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涉及政府、用人单位、人才和中介机构等多主体以及政策、舆论、机制、制度、技术等多层面的“系统工程”。有必要在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关系的基础上,解决好关键少数人才的安全管理机制、法律规范、预测预警及包括薪酬待遇在内的激励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才国际化的趋势,人才流动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国企应该拥有一套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措施.以保证企业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出了解决方案,人才资源的稳定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大力推进我国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人才资源合理流向、人才价值提高、人才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服务业发展、人才机制创新、人才竞争水平提高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经济不发达,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缺乏和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本文试从分析甘肃人才流动中的矛盾入手,就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才政策提出几点建议。一、流动与流不动的矛盾——放活政策——变人才部门所有为社会所有有关资料的分析表明,人才流动量的大小,是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成正比的。在一定时间内流动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即人才年平均流动率,美国为20%,苏联为17%,我国的上海为0.4%,甘肃仅为0.16%。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流动率越低,人才社会需求量与流动量之间的矛盾,人才要求流动与部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先分析并验证了高等教育人才对区域GDP的重要贡献。然而在京津冀合作中河北高端人才严重流向京津,回流到河北的确是京津中低级人才,河北处于劣势状态。文中分析了高端人才流动的原因,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引进和留住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