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本的企业价值观决定了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这些价值观、行为规范、评价标准形成了日本独有的企业文化。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企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原因,至今对日本企业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了解武士道精神是了解日本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课。本文从武士道精神分析日本企业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一批管理学家受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成功的激励而创建的,其中大量吸收了集体主义的内容。而近些年来日本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吸收美国企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思想。无论是美国吸收日本企业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好,日本吸取美国个人主义的企业文化实践也罢,他们的主流母体文化始终相对平稳。应该讲,对于“度”的把握来说,比我们处于转型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容易得多。我国的企业家和理论家面临的是更为错综复杂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企业管理是一流的。一流的企业管理映射着精湛的管理艺术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有着深远的宗教渊源。正是这层宗教色彩给日本的企业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让它显得绚丽夺目。本文试从宗教的维度,破译宗教文化统领下的日本企业文化的神秘。  相似文献   

4.
晓吾 《价值工程》1997,(2):37-39
日本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一瞥●晓吾在全球科技和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决定企业竞争的优势,除资源、技术、人才等众所周知的因素外,还与企业经营管理文化战略这一要素相关。日本企业界有人认为,日本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合金文化”。其经营管理文化的背景中会有东方...  相似文献   

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党中央的号召,也是中外成功企业的宝贵经验,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强调:“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中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建设强有力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致胜的有力武器。日本经济竞争力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日本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因此美国提出学习日本,掀起一股企业文化建设浪潮,诞生了现代企业管…  相似文献   

6.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刘英贤企业文化兴起于美国,而日本企业则是成功的典范。多少年来,欧美的企业一直面临着日本企业的挑战,其卓越成就震惊了美国。日裔美人威廉·大内经过对比研究,于1979年提出了“I理论”,指出:日本的传统文化、风尚和价值观念,对其...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研究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时发现,日本企业都有一种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积淀,引领日本企业一路高歌、披荆斩棘、不断超越,铸就了企业的强大竞争力,从而敲开了世界市场的大门。自从企业文化进入中国以来,越来越被国人看重,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一直以来,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却...  相似文献   

8.
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多数会选择进入日本企业工作。因文化不同,难免会有文化冲突的存在。本文从最基础部分切入,分析日本企业文化中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日本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日本京瓷的企业文化就颇具特色,它所强调的“和魂”的日本民族精神,实际上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创立的“京瓷哲学”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后来居上的经济巨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企业经营中,忠诚精神、集体主义、“和”文化构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基础,由此而形成其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孙红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发展。奥秘之一在于他们把东方的哲学思想、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理论与日本传统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些企业文化的作用,把日本企业职工凝聚起来,产生了1+...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文件中提到:日本经济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名列第二。面对日本的经验,人们试图从各个方面去研究、解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正是这种独特的市场营销,使得日本企业从本土走向世界,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名牌,占领了一片又一片的国际市场。 一、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 日本企业的营销观念,是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合而逐步产生的。它是形成日本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重要因素。 社会利益观念 社会利益观念主张“企业是社会之公器”,企业的利…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中,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一直受到世人关注和赞誉。被誉为企业和谐发展的典范。但是,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严重困难,特别表现在企业对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反应迟缓,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暴露出了原有的企业文化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面。于是,日本社会开始反思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压抑竞争,缺乏创新精神、忽视个性发展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日本企业文化实质上包括象征理念、制度典章和器物、技艺三种不同的层次:器物与技艺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具体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任何企业都有它特有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有的企业有意识地提炼、总结、培育、创新发展了自身的文化,而有的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发展。管理学界对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例如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工作中员工的情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美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中被日本企业取代时,引起了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研究,认为日本企业具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原因,从而使企业文化在西方理论界和企业界迅速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企业文化观念和价值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起到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而劣质的企业文化势必将企业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无论是日本的家族式的企业文化,还是中国的克隆式企业文化,甚至美国的英雄式企业文化,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企业文化是继承性、灌制型、专制型和近视型,从而使企业文化自古到今、自上而下,失去了民主性、群众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世纪之交,回顾企业文化的历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是很有必要的。 回顾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二战中战败、经济崩溃的弹丸岛国--日本,却在其经济发展速度上超过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于是,美国许多专家、学者多次到日本考察,探究日本经济产生奇迹之因。原来,是企业文化推动其经济迅速增长。他们从日本企业文化典型经验中总结出了企业文化理论,美国成为企业文化理论的发源地。有人说,企业文化之“茎”长在日本,其“花”开在美国,其“果”结在未来-- 21世纪,而其“根”却植于中国。日本企业文化与我国优秀的儒、道、兵法等传统文化有着血缘联系,我国的《鞍钢宪法》、“大庆精神”等也为日本企业文化所借鉴。美国《公司文化》一书中提到:“在公司文化中,日复一日的生活都围绕着数不尽的、一再重复的一些规矩在旋转,这些规矩没有形成文字,却又为人所共知”。这和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上至一个国家,下至任何一个单位、群体,如施行德政,就会像北极星一样,使全体成员自觉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的含义多么类似。被誉为“ 21世纪管理大典”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相通之处:两者均高扬主...  相似文献   

17.
商业前智     
《中国企业家》2007,(2):87-96
日本企业国际化经验研究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基本都是赶超型,都面临文化上的障碍等。由于有丰田这类超级国际化成功榜样,日本企业一直是中国企业学习研究的对象。《中国企业家》此次刊登的这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是根据对大量日本企业的调研和对企业家的亲自访谈所总结的一个难得的系统版本。  相似文献   

18.
王晶  张长安 《企业导报》2011,(21):170-172
企业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体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以日本企业的求职测试题目为着眼点研究日本企业文化,试图通过对日本企业求职题目的研究分析,提炼出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并对中国企业建设和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提出有益的思路。中国企业在学习和借鉴他国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时,需要有选择、有分析的修正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刘乃成 《企业文化》2003,(12):36-37,78
我作为“中国高级经营管理者”研修班的学员,有机会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了一些了解。感触颇深的是日本企业能够把中国儒家文化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确实令人钦佩。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后来居上的经济巨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学习与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的内涵、构成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了美日比较管理学的研究热潮。研究发现,尽管日本在5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了现代管理方法,但却形成和发展了与美国企业有很大差异的管理模式,而潜伏在不同管理模式后面的则是两国文化(包括社会和企业的文化)的差异。随后,众多企业管理研究者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研究,大家的共识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赢利水平、竞争力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内涵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旨在对诸多学者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构成及特征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