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30年,东亚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崛起。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从1960年到2000年,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年平均分别为5.8%、6.3%、5.6%、6.4%。经过大约40年的经济增长,"四小龙"相继跨入了中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行列。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了《东亚的奇迹: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的报告,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作为楷模推荐给发展中国家,使东亚模式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因此,东亚会爆发金融危机,出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集中体现为世界银行所定义的"东亚模式".东亚发展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完成和支持相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使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的经济优先主义,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东亚发展型政府在缔造东亚经济奇迹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促进发展的强大决心推动着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推行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有效的经济和产业政策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3.
翁博 《时代经贸》2008,6(9):10-12
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集中体现为世界银行所定义的“东亚模式”。东亚发展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完成和支持相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使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的经济优先主义,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东亚发展型政府在缔造东亚经济奇迹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促进发展的强大决心推动着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推行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有效的经济和产业政策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验     
舒绍福 《资本市场》2012,(10):27-28
<正>在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之后.目前东亚许多国家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随之而来很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则是个例外.它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总结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日本实现了轻工业、重工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东亚、北美和西欧正由过去的不等边三角形逐步形成等边三角形,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东亚崛起东亚经济崛起是20世纪后半期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自5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经济一直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称为“东亚奇迹”.东亚地区系指从日本、中国直到东南亚等太平洋西岸和岛屿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率先闯进东南亚,侵占了从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地中海的咽喉——马六甲海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远征船队自1519年8月10日到1522年9月6日第一次完成环球航海后,西方殖民者相继侵占东亚地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除日本外,东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了产品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的殖民地经济结构.被称为新加坡“工业之父”的前副总理吴庆瑞说:新加坡经济起飞之前属于殖民地经济,“我们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本区域的热带物产运送到欧洲和美洲,直到1960年制造业仅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16%.”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全球汇市和股市大动荡,导致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以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形势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9月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经济都已开始复苏。”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o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是“东方不亮西方亮”,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始复苏或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加深,油价逼近100美元大关,经济陷入明显衰退周期。在迈向2008年的关键时刻,人们关心的是,东亚经济将何去何从?中国能否独善其身?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发布报告认为,东亚近年来的增长模式,有望在2008年得到持续。“2008年,这一地区会有更强的增长动力”。花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保持乐观,并对目前中国增长过分依赖投资的问题提出警告:“中国政府过于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问题将越发严重。”  相似文献   

8.
1997年,金融风暴从东南亚国家拉开序幕,瞬即蔓延到东亚的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仅为7%。目前这一危机将朝何处发展,还难以断定。但据美国传来的消息,东亚的经济衰退已经开始影响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起,以日本为领头雁的"日本—四小龙—东盟"雁阵结构形成的东亚经济体因其高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以及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被世界银行誉之为"东亚奇迹"。然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席卷而来暴露了东亚经济的脆弱。没有一种模式能够永唱凯歌。如今,世界各国正在不断积极的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与模式以不断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各国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借鉴成为必然的需求。文章基于此,将中日两国的企业管理方法与模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产业政策这个概念,世界银行在《东亚地奇迹》(1994)一书中曾下了一个笼统的定义: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称,根据这一定义,几乎所有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地区)都推选产业政策,其中又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董伍伦 《新经济》1995,(9):42-47
近30年来,观察家们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而感到震惊。首先是日本的崛起,继之而来的是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接着是被世界银行专家称为第2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3国的兴起,现在又出现了中国经济爆炸性增长现象。展望未来,形势更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2.
总的看来,东亚经济目前正处于恢复时期,经济正在从谷底回升。对于这一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与所罗门——美邦的看法是一致的,统计数字也支持这种看法。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率都保持在10%左右;而且,由于危机后各国的重建工作需要引进大量的国外资本和技术,所以亚洲国家的进口增长也很快。  相似文献   

13.
一、东亚奇迹如何步入东亚危机 人们现在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黄金时期,具体体现在:近五年来,中国的GDP增长约10%,而CPI增长没有超过4%.但事实上,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却掩盖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和资源配置的巨大扭曲.很多人认为中国不会重蹈日本泡沫经济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但或许指出危机存在的现实可能,会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年中,东南亚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继而引发了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东亚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东亚、东南亚有关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进而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受这次危机的影响,再加之国内因素的共同作用,该地区惟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在经历了长期萧条和徘徊之后,刚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景气复苏又被打断,经济再次陷入了严重的衰退和萧条之中.与此同时,该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虽然较为成功的避免了危机对本国经济的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急剧恶化,中国的外贸出口和外资引入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再加上国内经济原有的问题,国民经济同样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面对着这样严峻的形势,中日两国政府在进行一系列努力尝试的过程中,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期望藉此刺激内需,最终实现经济的增长.本文将在回顾日本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对中日积极财政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力求从中探求到有利于中国今后有效实施财政政策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世界银行《2003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3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为2.5%,高于过去两年,但仍大大低于2000年的3.9%,也大大低于长期增长潜力。报告警告说,全球复苏势头可能会很快失去力量,世界经济重新陷入衰退的风险很大。报告同时指出,经济萧条的前景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减贫进程。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为东亚其他国家提供巨大的出口市场,从而带动东亚整体经济的增长。预计2003年东亚地区增长率将从2002年的6.3%略降至6.1%。南亚地区预计为5.4%,其他地区的增长率预计都低于4%,拉丁美洲地区…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制造业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赶超的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因地区、产业和企业而异,意味着即使是外部输入型的危机,也是通过本国经济中存在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性问题,而产生有所差别的冲击效果。在危机时期,不仅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性突出显现出来,以此为内涵的产业结构变化也面临机遇。这种结构变化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表现为从增长方式转变出发,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本文讨论了利用经济周期创造性毁灭的机理,实现区域间雁阵式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并论证了这种转移需要体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经济增长从总体上从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更加依赖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陶雪良 《经济纵横》1992,(11):49-51,32
<正>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近30年通过实行开放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经济迅速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提出广东应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超过"四小龙".这无疑要求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出发,来吸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叫资借鉴.一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初开始实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经济.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奇迹似乎已告终结,经济的弹性正在下降,因此美国经济也可能感染上轻度的“日本病”,日本的教训是美国的前车之鉴,美国经济的不景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可忽视的是,即使美国经济不会陷入“日式泥淖”,也会受到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19.
历史警示     
郑秉文 《资本市场》2012,(10):23-24
<正>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增长乏力.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新的发展机遇正在推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和东亚部分国家的经历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历史镜鉴。拉美国家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最早由世界银行在2006年提出,意指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  相似文献   

20.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在对量化宽松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