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探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调整金融资源流向,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效率;扩大消费金融,拉动内需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推进利率市场化,激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基础作用;预防金融风险,确保实体经济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金融风险变得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应准确判断金融风险隐患,科学有效防范,梳理金融市场涌现出的全新融资模式,守护金融安全,丰富金融供给,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度和成本,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为内蒙古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创新的原则和前提,必须围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效率”展开.  相似文献   

4.
林耿鑫 《科技和产业》2024,24(10):175-181
为研究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选取全国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2013—2022年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方法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与区域异质性,并验证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数字金融对东部地区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间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领域虚拟经济是虚拟经济的核心内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趋势体现在金融经济的规模急剧膨胀、金融交易活动日益虚拟化、人类的财富价值体系构成与传统观念相比发生倒置;金融领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于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金融领域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维持协调关系。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基本发展方向是一方面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一方面要加强金融风险的监控。当前我国金融领域虚拟经济的发展重点是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实体经济和金融协调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问题在不断得到改善。现阶段,实体经济处于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爬坡阶段,整体环境更有利于金融更好地发挥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需要有与实体经济需求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发展策略。深圳目前正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深圳金融业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引导生产方式和发展动力变革、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面对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带来的产品服务供给不足、金融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金融业需抓住实体经济质量型发展特征,不断提升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度、协调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脱虚向实,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泉州市作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紧紧抓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条主线,着力建设区域性实体金融服务中心,有效推动经济金融互动发展,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和经验。通过对泉州市金融改革模式进行经济学分析,提出区域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8.
白璐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28-132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以及实体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地区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而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生,提高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金融具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重属性,通过健全金融市场才能够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对金融创新的使用价值应进行限定、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效能、打破政府隐性担保实现利润率均等化、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五个方面来调节不同资本之间的关系,将会不断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绩效.  相似文献   

10.
杨帆 《科学决策》2002,(10):21-24
"自由主义"与美国国力 金融相对于实体经济,有超前过度反应的特点,理论上称为"金融超调".股市是经济的超前反应,而经济是股市的基础.90年代美国大牛市,促进了产业升级和10年无通货膨胀的高增长.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要平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必须加大金融制度建设和机制改革的力度,奠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时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撑,经济平稳运行更能创造良好金融市场。金融创新要同绕实体经济需求,才能实现双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EMBA项目主任钱军教授认为:在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应该增加、完善对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的融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凤英 《中国经贸》2012,(18):98-99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极为复杂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有效发挥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夯实体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科学处理和解决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更加有效地促经济与金融的协调有序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课题和任务。本文以大同为例,就近年来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但货币传导机制不畅通、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健全成为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因此,需要采取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扩大商业银行有效金融供给、健全完善直接融资市场渠道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和中国金融形势离不开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分析和正确判断,因为金融作为商品的价值形态,包括货币、外汇、存单、债券、股票等价值形态,金融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近期撰文指出,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来看。实体经济既是金融服务的对象,又是金融持续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转型,不仅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对传统金融中介模式提出了挑战,也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凌逼中国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大于97金融风暴,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于全球金融经济体系的冲击,呈现逐步扩大和发散的趋势:从最初仪仅是特定金融产品的危机,迅速扩展到金融机构的危机,进而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  相似文献   

18.
薛莹  胡坚 《改革》2020,(3):53-62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我国金融业正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得以拓宽、深度得以提升。我国金融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呈现新态势、新局面。从理论维度来看,金融科技有助于发挥资源配置效应和创新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实践维度来看,金融科技通过提升传统金融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助推资产管理业务脱虚向实,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客观现实条件。未来我国应积极深入推进金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推动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加强金融科技研发以提升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加强金融科技风险防范管理以推动金融科技稳定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能量。  相似文献   

19.
抽样调研显示,宁夏县域金融体系不完善,县域仅有银行类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较为单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提高.建议从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信贷政策指导力度等三方面提高县域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深化当前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EMBA项目主任钱军教授认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债券市场、保险业等均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