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税源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来华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扩大。如何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的税源管理,成为我国税务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澳大利亚税源管理体系十分严密、高效,其对跨国公司税源管理的经验对我国加强税源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视信息化手段在税源管理中的应用;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广泛收集税源信息;按企业规模分类实行税源监控;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税制及征管体制的逐渐完善.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税源监控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税源监控的深度和广度有了一定的拓展,也收到一定实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总体说机制还不完善,措施还不系统.造成中小企业税收流失严重。税务部门要针对中小企业税源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途径以解决。如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强中小企业税源监控,对我国经济和税收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国际经验提高我国税源监控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税源监控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税源监控缺乏社会管理的配合和支持。建立社会管理对税源监控的支撑系统,强化相关部门对税源监控的支持力度,为税务部门提供坚实的纳税人经济信息资料基础,是提高税源监控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建议应尽快构建多元化的税源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是决定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税源多元化、复杂化特征日趋明显,税源管理任务越来越复杂,税源监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尽管税务部门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税源管理正在逐步由粗放向精细转变;从单纯的日常征管向深入的税源分析转变;从追求规模和速度向注重质量和效率转变。但仍存在着:各部门间整合不力、各环节间协同不够、上下层级间衔接不畅等诸多问题。各部门发布的预警管理信息,没有真正发挥对税源综合分析监控的支撑作用。建立“四位一体”税源管理联动机制,抓住税源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把握工作重点,整合征管力量,提高综合管理效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税源管理和遏制税收流失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征收方式的变化带来的税务机关在管理的不适应;过分依赖计算机;个人素质低下;日常稽查不到位;税源监控十分有限等等.建议采取的措施: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配合,促进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按照分类管理原则解决好税源管理初始环节的薄弱问题;建立税源户管理责任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加大稽查力度;建立税源管理部门协调机制;抓好纳税申报管理,推行"纳税信誉等级"办法;规范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税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实施税源管理是基层税务部门履行税收管理责任的主要体现,是制止税源流失,确保税收增长的重要保证。经济决定税源,但税源必须经过征、缴、入库,才能全部或部分转化为税收。税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防止和纠正税源在征、缴、人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相似文献   

7.
税收越来越从落后地区向发展地区集中,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里一个明显的问题。税务部门在组织地税收入的过程中发现,一方面山西省税源不足,收入压力很大,财力紧张,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税源向省外转移,税收收入大量流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税收管理体制是税务部门在一定经济环境下开展税源管理、征收管理和稽查管理的具体手段、方法、组织制度的总称。经济形势的发展,必须要求税务部门不断改进和加强税收管理。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建立起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专业分工管理体制,是当前深化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税收管理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借鉴国际经验创新税源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税务部门不断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使税源管理手段有了明显改进,税源管理环境得到改善。但税源管理作为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疏于管理,淡化责  相似文献   

10.
税收综合治理作为基层税务部门探索加强税源管理的成功做法,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本文在总结描述各地税收综合治理基本内容和做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作为一种税源控管手段的各方面依据及借鉴,通过查找分析当前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税收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并对税务部门加快推进机制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