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初始升值幅度为2%,8月初,又出台了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的系列举措,估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小幅波动,中长期内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比较明朗。以下重点分析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汇率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升值成为外汇领域两大热点,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汇率形成机制方面,一旦人民币从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甚至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则人民币兑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必然面临重新定价;在境内外资金流动方面,在资本流动存在部分限制和总体呈逐步开放的趋势下,套利性资本流动必然造成人民币升贬值压力,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践证明,人民币汇改把握了有利时机,选择了正确方向,成绩明显。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将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提升2.1%,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又相继出台了扩大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引入询价交易方式.扩大远期结售汇范围.允许掉期交易等一系列政革措施。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滞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整体升值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006年6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加速升值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点大的汇率风险,并通过对企业还款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进而对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西南金融》2005,(9):1-1
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平 《浙江金融》2006,(10):34-35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8.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高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即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上海金融》2006,(7):1-1
2005年6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这是国际上的共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自2005年7月21日起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次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会有哪些影响呢?笔者将作如下分析。一、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