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全面推进,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在便利流动性管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同业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从多方面对银行同业业务进行规范和管理,以促进该业务的健康发展,助力直接融资大提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显现。本文首先运用大量统计数据从业务规模、业务结构、资金流动三个方面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勾勒出金融同业间资金流动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的考察,研究探讨了银行同业业务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脉络,研究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本质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分析后监管时代我国银行同业业务调控效果、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美联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同业业务融合后的监管经验,提出对我国银行同业业务进行有效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发展迅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在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同时,各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方关系越来越为紧密,彼此间的合作也在快速发展。同业间的合作,有益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业业务因此应运而生,同时潜在的同业业务风险也随之而来,如何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将成为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的前提条件。一、同业业务发展的背景目前在我国金融业发展模式下,同业业务发展多元化,涉及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破产风险和信用风险三个角度综合考察银行风险,并使用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及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业业务有利于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是会加剧银行的破产风险;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重,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能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会倒逼同业业务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会扩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为此,应将同业业务纳入统一授信体系,并适度计提存款准备金和拨备覆盖率;应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稳定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机制;要加强对同业业务资金投向和规模的控制与管理;金融监管部分之间应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监管同业业务。  相似文献   

6.
郭晔  程玉伟  黄振 《金融研究》2018,455(5):65-81
本文通过构造商业银行同业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指标,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总体和结构性影响,根据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不同程度分析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异质性,并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速和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增速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但是降低了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二,对参与同业业务程度不同的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高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提高了低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三,货币政策显著地改变了银行的同业资产持有比例,银行的风险越高,参与同业业务的程度越高。因此,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应该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配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银行对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2年我国115家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数据,运用网络传导分析法评估了单家银行的异质性风险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传染效应。结果发现:考虑到联合冲击因素并调减银行部门的资本金水平时,部分银行的异质性风险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并非是极端小概率事件。这表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同业业务的较快发展,导致了银行体系具有潜在的脆弱性。另外,从风险传染的角度来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系统重要性。对少数总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施加金融安全网保护,能有效抑制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为防范银行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基于风险传染效应的评估,最大程度地降低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8.
何莉 《西安金融》2014,(9):51-53
随着市场化条件的成熟,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提升,然而现行同业业务的特殊性与发展模式,导致银行系统积聚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结合当前银行管理的实际,从分析当前同业业务模式的缺陷入手,研究防范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首次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本文对无锡市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经过30余年发展,已构建了市场化水平较高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并在利率并轨中发挥着重要的市场信号传导作用。然而,近年来同业业务逐利动机愈发强烈,偏离了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本源,业务规模较小、对中长期限利率定价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同业业务在利率并轨中发挥作用。为此应适当放松同业融入限制,引导同业业务回归本源,同时改进银行内部FTP曲线的构建逻辑,促进存贷款FTP与同业FTP的统一。考虑到不同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阶段不同,利率并轨需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银行业"钱荒"问题的逐渐显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同业业务发展存在一定的隐患,并有意识的加强对其监管力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展开研究,为降低同业业务发展产生的安全隐患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股权结构对银行的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从持股比例和股东性质两个方面研究了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东具有金融同业背景的银行更易产生同业投融资冲动,而股东为民营资本的银行更倾向开展传统信贷业务,存款质量更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和规范会计核算三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同业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发展影子银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银行业务,即银行同业业务,主要是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之间进行资金融通业务的方式。在金融危机出现后,我国为了减少损失于是采取同业业务,扩张银行资产规模。但是在其发展逐渐显露出不足。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影响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的表现,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同业业务的管理,避免出现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金融脱煤、利率市场化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下,银行间低成本、低资本占用的同业业务快速扩张,其高杠杆、期限错配的特点在提高银行收益的同时也埋下了风险隐患。本文在详细梳理银行业同业业务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银行业同业业务提高杠杆率的机制;通过进一步阐述同业业务高杠杆率对银行的主要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论证了同业业务去杠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借鉴欧美等国的去杠杆经验,对规范我国同业业务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趋严和对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加强,银行机构为了减少资本占用,规避监管要求,扩大盈利来源,大力发展同业业务。同业业务在提高银行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酒泉市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并提出了规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在便利流动性管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银监会于2014年4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此举必将对商业银行产生重要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应及时对业务模式及管理形式等进行针对性调整,以促进同业业务理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14,(6):17-17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全文如下: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在便利流动性管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托受益权业务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的创新形式。业务主要有理财模式和自营资金投资模式两大类。在当前金融监管及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由于业务中各方均有获益,该创新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分析信托受益权业务模式可知,业务实质为银行信贷资金的表外运行,但风险却仍在表内。且由于银行以同业业务审批替代授信审批,容易导致操作风险。对该业务的风险管理,须将基础资产的审批应纳入一般贷款审批框架,制定针对该业务的制度框架,严控操作风险和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村镇银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增加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目前,村镇银行各项业务中,除基本的存贷款业务之外,"同业存款"和"存放同业"等同业往来业务也出现了大幅增长,甚至有的村镇银行为增加盈利,将同业往来作为资金运作的途径。这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全面推进,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在便利流动性管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同业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