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3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使用药物相同,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然后以0.2μg/(kg·h)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5 min、麻醉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2 h以及术后1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2 h和术后1 d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5 min、麻醉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HR和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就诊并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4例,手术麻醉均选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腹腔镜手术方法手术;实验组则在手术基础上增加相应麻醉的护理。手术时观察并记录术中患者的麻醉效果、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呼吸时间、住院时间,以这些数据对两组做比较。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显著优良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拔管时间与手术实施时间、术后恢复意识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同样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且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手术方法,建议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瑞芬太尼两种药物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妇产科行全麻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根据患者自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同时行气管插管,且在术中使用药物维持麻醉,其中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10min、30min,手术结束三个时间段动脉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拔管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镇痛药物很多,但是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但术中镇痛、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相比其它药物要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下喉罩联合硬膜外对老年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E组)和丙泊酚(P组)。记录全麻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5 min(T4)、停止麻醉时(T5)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停药至清醒、拔出喉罩的时间以及清醒后1、6、12、24 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24 h不良反应。结果在T1与T0时两组组患者MAP、HR、B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组较E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MAP、HR、BIS在T2~T5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诱导和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行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离室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SBP、DBP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SBP、DBP及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离室时间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肌颤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提升麻醉苏醒时间,优化生命体征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全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8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采用静脉穿刺诱导,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诱导,异氟烷吸入麻醉维持。对术后患儿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躁动、哭闹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苏醒期间出现躁动和哭闹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术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4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与传统意义上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需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丙泊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入睡时间为(4.2±1.3)min、苏醒时间为(6.8±1.5)min,对照组入睡时间为(6.8±1.4)min、苏醒时间为(9.5±2.1)min,试验组患者入睡、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6.7%,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需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中,相比于单纯应用丙泊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右美托咪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的麻醉效果优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颅脑手术麻醉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需手术治疗的颅脑疾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予以依托咪酯麻醉的18例为观察组;予以丙泊酚麻醉的18例为对照组.观察麻醉效果、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后血压及心率虽稍下降,但麻醉效果平稳;对照组插管前、插管即刻的血压值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依托咪酯应用在颅脑手术麻醉效果安全、有效,且麻醉过程平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瑞芬太尼对高龄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高于75岁以上,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高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诱导均使用芬太尼2~4μg/kg,瑞芬太尼组(R组)术中麻醉维持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0μg/(kg·min);芬太尼组(F组)术中麻醉维持持续泵注芬太尼3~6μg/kg·h。对比两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拔除气管导管时平均心率(HR)、动脉压(MAP),ECG, SpO2及术后苏醒情况并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术后随访了解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麻醉并发症。结果 R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优越于F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高龄老年患者的全麻患者手术后苏醒期质量的优点为清除快、起效快、意识恢复和呼吸恢复的时间明显优于芬太尼,对提高老年患者全麻苏醒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通气方式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正压辅助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麻醉诱导期通气方式,针对两组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不同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影响。结果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胃扩张,胃扩张评分(6.5±1.3)分,手术时间(71±30)min,观察组患者中无1例患者出现胃扩张,胃扩张评分(4.7±1.5)分,手术时间(59±2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妇科肥胖患者开腹手术全麻苏醒期气道不良事件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拔管前后1min、3min、5min的MAP、HR和SpO2的变化;观察苏醒过程中有无呛咳、屏气和躁动反应。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组较对照组呛咳、屏气和躁动反应少,低氧血症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小。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抑制妇科肥胖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扁桃体手术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麻醉后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结束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比较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靶控麻醉,B组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C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3组的插管不良反应、插管时患者的心率、血压,并记录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B组患者在低血压发生率、插管不良反应和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上均明显少于A、C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与芬太尼或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相较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诱导速度快、药效平稳、麻醉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度高等优势,可以作为临床上的首选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行LC(治疗组),30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C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方面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喉罩全麻和气管插管全麻对腹腔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根据手术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喉罩组(H 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Q 组,20例),对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观察 T、SpO、BP、ECG、R、HR,密切注意不同手术患者在苏醒期的反应。结果全麻手术部分患者在苏醒期出现了咽喉疼痛现象,其中H组有2例,Q组有9例;两组患者SpO一直保持稳定,没有明显差别;术后24小时Q组咽痛、声嘶发生率高于H组(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采用喉罩全麻对患者苏醒期的负面影响较少,患者术后苏醒较快,无并发症产生,便于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于T2时DBP、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取卵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无痛取卵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2.0mg/kg的丙泊酚;B组使用1.5mg/kg丙泊酚加地佐辛,两组均采取静脉麻醉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SpO2、HR及BP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使用剂量做记录。结果在丙泊酚的使用量方面,A组要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0min后的镇痛效果以及麻醉效果方面,B组优于A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SpO2、清醒时间、HR、BP以及麻醉的起效时间方面,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的差异。结论对于无痛取卵麻醉使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患者苏醒较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结石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胆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予以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分析围术期数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1.9%)少于对照组的10例(1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