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几个争论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们的金融安全与发展提出了许多问题,怎样面对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中国金融今后发展的方向.比如,怎样看待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
周程 《国际融资》2006,(6):18-21
信用对于金融市场意味着什么?中国优秀的信用评级机构怎样产生?针对信用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等的诸多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明,相信黄教授的理念会带给我们新的思考,会让我们体味久违的诚信价值.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近一年新的形势下,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海南省对外贸易的形势如何?外贸企业怎样看待汇率机制改革?面临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省纺织、五金、电子、航空、汽车、造纸、化工、家具、水产等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召开了2次座谈会,实地走访了海口保税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部分重点企业。调查显示,当前海南省对外贸易挑战大于机遇,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不当收费已成为眼下消费者反应十分强烈的问题。为什么七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收费项目会增加10倍?银行这是怎么啦?问题出在哪里?国外商业银行是如何收费的?怎样才是合理收费?我们应该怎样与国际惯例接轨?笔者从分析国内外银行收费现状入手,找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比较出国外商业银行收费的先进模式,进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合理收费的对策,对改变现有的收费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智能手机,极简风格的家具,流线型汽车,摩天大楼,与19世纪以前的世界截然不同,它们来自哪里?在物质充裕的时代,当欧式、美式、日式、新中式、复古风、工业风、极简风、华丽风一股脑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怎样选择?什么是好品味?什么样的消费会带来幸福感?我们怎样生活?  相似文献   

6.
2009年前7个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带来的充裕流动性构成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足从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将更加明朗,货币政策将出现微凋,可能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适度宽松",这会给境内流动性状况带来怎样的变化?又会对价格水甲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武岩 《金融博览》2021,(3):14-15
今天的智能手机、极简风格的家具、流线型汽车、摩天大楼,与19世纪以前的世界截然不同.它们来自哪里?在物质充裕的时代,当欧式、美式、日式、新中式、复古风、工业风、极简风、华丽风一股脑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怎样选择?什么是好品味?什么样的消费会带来幸福感?我们怎样生活?  相似文献   

8.
主张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人大多认为,这些年中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如果人民币升值,则可以改善贸易条件.为此,我们首先要问:贸易条件改善一定地会增加一国的福利吗?其次,汇率升值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吗?汇率升值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的?反之,汇率贬值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吗?汇率贬值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张学庆 《理财》2008,(1):16-17
2007年中国经济进入了第5个两位数增长年,经济由偏热转向过热,预计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将会如何发展?GDP增长有多快?通胀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人民币是否继续升值?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到百姓的投资理财生活.2008年挑战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商行”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此时,北京农商行筹备组正忙些什么?他们对盼望已久的“新银行”描绘了怎样的蓝图?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农村商业银行筹备组组长赵济堃。他说,北京成立农村商业银行,是压力、更是动力;是挑战、更是机遇;是目标、更是起点;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加快发展,让“农商行”在京效大地上谱写出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们向往的好生活、与尚不发达的“公交系统”,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钰函 《国际融资》2007,85(11):56-59
中国企业到拉丁美洲投资,值得关注的领域有哪些?在投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障碍?怎样规避投资风险?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应建立怎样的税收规划?前不久,在安永拉丁美洲投资及税务研讨会上,安永拉美地区多位国际专家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企业关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湖北农行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湖北农行将会以怎样的发展思路迎接这一历史机遇,是我们必须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群游客登山,当地人告诫说:“前面那段我们叫‘鬼谷’,是最危险路段,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我们这儿的人想过此地,一定要挑点或者扛点什么东西。”游客吃惊道:“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当地人笑着解释道:“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才会更加集中精力,那样反而会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中国政府采购》2013,(6):12+14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不仅是我们两国人民关注的事,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事。"——"习奥会"时,习近平主席连发三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呈现增长弱复苏和利率渐次走高的趋势下,美股将高处不胜寒,A股面临的投资机遇则大于风险。目前全球经济处于怎样的局势?笔者倾向于认为,全球经济已到了增长和利率的拐点,未来应是增长弱复苏和利率渐次走高的趋势。其中,美联储的量宽退出,可能对资产价格造成冲击;中国经济则与此类似,在长期增长从10%的平台下移到7%之后,出现温和向好的趋势,而利率市场化将推高名义利率的水平。就投资而言,量宽退出对美股会有风险,但房地产仍会复苏;中国经济启稳回升则会给A股带来机会,但房地产有加速见顶风险。  相似文献   

17.
掀开"猴王"黑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春天,湖北猴王集团破产,上市公司猴王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戴上了ST帽子,面临着退市的危险.那么,ST猴王是怎样从辉煌走向死亡的?掀开猴王的黑幕,我们可能会在如何规范我国证券市场方面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8.
刘英 《金卡工程》2009,13(3):215-215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风暴,这场风暴正在转化为一场剧烈罕见的经济危机.那么中国的经济状况在深受震荡之时,是否可能进一步传导、波及到社会领域,引起社会性的危机呢?这次危机将给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中国社会是风险还是机遇?如果是风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自然没有现成的答案.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因"广场协议[PlazaAccord)"导致其经济的长期衰退.我们也许可以从他们的危机中获得如何面对此次危机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卫毓俊 《金融研究》1985,(12):51-54
一、编写中国近代金融史应该回答或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所谓近代,一般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个时期的中国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编写中国近代金融史应该回答或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的答案是:应该回答解决或在金融领域内我们的国家是怎样由封建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或者说,走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金融又是怎样发展与灭亡的?与此同时,新民主主义金融又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要从历史事实中摸索规律,要从金融这个领域反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写特点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帝国主义打进中国金融领域之后对阶级关系的影响。地主阶级怎样依附帝国主义?劳动人民受什么样的压迫,并如何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给金融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保险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三大支柱之一,其储蓄性、稳定性、长期性越发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会为传统保险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颠覆,还是传承?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探析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