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大财团落马 中国大企业慎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韩国汉拿集团倒闭。这是否预示着韩国将出现大财团破产新的浪潮?专家担心韩国大企业将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那么,韩国大企业集团纷纷破产有什么特点?对中国“抓大”战略又有何启示和警示作用? 韩国大财团破产的特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大财团纷纷倒闭的原因由来已久。长期以来,韩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大财团手中,这些财团曾经为韩国  相似文献   

2.
启示之一:企业负债经营要有“度”,钱并非借得越多越有本事。韩国大财团之所以纷纷落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借钱过多,又没有发挥应有效益,造成资金浪费,最终只有“破产”一条路。韩国大企业负债比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超过500%的就有10家大企业集团。眼下,中国国有企业负债率虽然没有韩国高,但不容乐观,再加上国有企业的巨额坏帐,无疑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随着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3.
97年金融危机之前,韩国的“政府主导、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创造了韩国经济高速地持续地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政府与大企业集团关系的某种肯定。一时间,韩国的这种模式仿佛是十分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随着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的这种政企关系也暴露出了其弊端,大企业的倒闭、政府官员收受贿赂、官商勾结等成为了韩国经济的代名词。政府与大企业集团的关系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成为了人们批评的对象。本文认为,对韩国政府与大企业集团关系进行评价,既不能全盘地肯定也不能全盘地否定。这种政企关系在一定时期对韩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只不过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内在的机制问题或是人为的原因造成了其关系中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果能够发现这种缺陷并对其进行改变,以这种政企关系为核心的韩国发展模式还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对韩国政府与大企业集团关系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以此来对韩国和与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相近的后发国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最近,韩国5大企业集团、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召开会议,在韩国总统金大中的直接主持下,就今后推动大企业结构调整达成了新的5项协议,使韩国大企业的改革在结构调整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30年来扩张式经营由此落下帷幕按照这个有20项实践内容的协议,今后5...  相似文献   

5.
韩国大企业集团的破产浪潮对我国企业集团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学关于SCP循环的理论,分析了韩国政府主导的企业发育过程,认为没有按照市场SCP循环来规范企业行为和改善企业绩效,是导致韩国企业集团破产的重要原因,并得出了对我国企业集团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三联竞争力》2004,(9):42-43
1997年当“金融风暴”席卷亚洲,韩国曾栖身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落马,同时将整个韩国的经济拖向了泥潭。以致7年过去了,仍无法再现当年“四小龙”的风光。两三个大型企业的崩溃,何以会撼动一个国家的经济?韩国曾一度以美国为榜样,充分利用政府干预手段扶持大型企业,并一度将这些美国企业的“翻版”推向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立足二十年,规划大陕汽,力争在十年内将陕汽建成特大型的企业集团。”这是陕汽集团董事长张玉浦在最近召开的中国西部重型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会上,对外所表达出的陕汽人谋求大发展的宏愿。  相似文献   

8.
<正> 对韩国企业界来说,1997年是异常艰辛、险象环生的一年,自这一年的1月23日韩国第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宣布破产后,先后有韩国大型集团中排名第26位的美综合特殊钢公司、排名第19位的真露公司、最大的羊毛纺织企业裕顺公司、排名第8位的起亚集团、排名第13位的汉集团相继宣布倒闭、以生产糖果驰名的排名第24位的海大集团也宣布无力负担巨额债务,要求政府对其所属7家主要公司给予法定保护或管理韩国企业集团的相继倒闭和陷入困境,并非朝夕之事,这其中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韩国经济体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发展企业集团,一方面是中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需要,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可行道路便是“抓大放小”,“抓大”就是抓好一批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控制力上,以少量国有资本控制和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引导和影响其他经济成份的活动;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大力发展企业集团,努力提高中国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对抗能力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日本和韩国是亚洲拥有许多世界规模大型企业集团的国家,中国企业集团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从它们的做法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强调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更多地投向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同时,指出:“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兰生集团作为处于竞争十分激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日前举行了“第五届中国大企业集团信息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中国企业集团的最新综合实力信息,并揭晓了2004年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其中,中国石化以6637亿元的营业收入居首位。据悉,2004年中国营业收入在5亿元及以上的前10家企业集团分别为中国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12.
海上鱼跃     
张军朴  曹林 《中国海关》2007,(12):44-45
“大元水产”是一家韩国著名的水海产品经营企业,长期从威海进口水海产品运至韩国加工种销售。2007年9月30日之前,鲜活水海产品只能靠集装箱运输,随着中韩客货班轮车载物流监管模式的全面搭建,“大元水产”进口的鱼儿们将进入“鲜活”时代。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二十年,规划大陕汽,力争在十年内将陕汽建成特大型企业集团,陕西重汽发展规划出台。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这些论断把培育和发展大企业集团同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结合起来,把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的重要意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洛阳市集中了一大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和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是我市“工业大市”  相似文献   

15.
谢国忠  于欣 《新财富》2006,(1):38-39
韩国的股市和汇市2005年表现出色,经济也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相比中国的“大国家、小企业”,韩国的“小国家、大企业”策略相当成功,韩国企业的优势——良好的组织结构也是中国企业的弱势。从很多角度看,韩国的经验都值得中国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每月报摘     
金融危机中IT企业还要不要“大船出海”?中国继续看好大型企业集团金融风暴的阴影挡不住中国计算机企业冲击“全球500强”的雄心,国家有关部门主管领导日前表示,继续执行十五大既定的“大企业战略”。自去年国家经贸委将北大方正等六家企业确定为“大企业战略”实...  相似文献   

17.
财务风险一般指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甚至破产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企业如果不对财务风险加以管理,将使不确定性变为现实,进而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对于企业集团而言,一般具有经营规模大、涉及行业广的特点,因此,财务风险管控更加重要。本文在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企业集团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谁都知道,同样是“大企业集团、大公司”的称谓,但差距太大了,如果说国外的大企业集团、大公司是航空母舰的话,那么我们顶多也就是小舢板。我们的差距究竟在那儿?麦肯锡一董事说:“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相比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实现了集中管理,特别是财务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9.
《经贸导刊》2000,(6):27-27
从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今年我国企业兼并破产工作将紧紧围绕控制总量、扭亏脱困的目标进行,集中解决钢铁、制糖、煤炭、有色、军工、纺织等6大行业的结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小的游戏被富于刨新的韩国人“塑造”成了一个效益巨大的产业,不但在其国内撑足了市面,而且还作为韩国的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为韩国带来了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