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红字》中色彩的运用及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霍桑是一位非常有艺术天赋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立意深刻,充满想象力,而且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霍桑十分擅长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揭示人性的阴暗面,引发读者进行道德上的思考。《红字》是他最为经典的长篇小说,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与艺术特色。《红字》中色彩的运用不仅反映了小说中主人公的个性与命运,深化了主题思想,而且每种色彩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使作品充满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2.
翁洁婷 《大众商务》2010,(8):172-173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作品,她的文学成就都是多方面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也十分突出。在冰心的作品里,"爱就是一切",而且"爱的舞台永不落幕。"  相似文献   

3.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作品,她的文学成就都是多方面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也十分突出.在冰心的作品里,"爱就是一切",而且"爱的舞台永不落幕."  相似文献   

4.
《五号屠场》是冯尼格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是美国文化变革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一个典范。"就那么回事"在小说中重复了一百多次。要充分理解这部小说,不仅要认识到这句话在意义层面上的重要性,而且要全面了解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法国"新小说"领袖人物罗伯.格里耶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部电影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电影中声音与影像的不断交错,时间的倒回与重叠,人物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引人入胜,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各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共同面对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生产者主权"导向转向"消费者主权"导向,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本质、最客观的要求.笔者以分析消费者和消费者权利的定义为起点,阐述了当前中国在保护消费者权利方面的法律上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特征的名著,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同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小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和描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于连的形象塑造,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广阔场景,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8.
雷振中 《大众商务》2005,(2X):22-22
散发着冰洁的光芒,再加上璀璨的水晶和古朴的银饰,小店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清新脱俗而又温馨浪漫,处处洋溢着爱情的甜蜜和天长地久,也难怪顾客们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店来。  相似文献   

9.
这个故事来源于刘庆邦的小说《神木》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盲井》。不仅我没有亲历,而且还不是故事的全貌。我人为截取一段,以期获得对基层社会运转逻辑的理解和诠释。可以说,它是一个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彻底的主观建构的过程。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置于"后台",前台的故事还是具有被反复"凝视"和"咀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语料库的检索工具对中、英两部小说中的否定词进行检索,发现英文小说中的否定词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使用频率上都明显高于中文小说,造成这种语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经研究发现,这种语言现象主要源于英国人文地理、生存环境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成功地使用了原型意象"雾"。这个意象和主人公的性格、思想状态以及命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功地使用这个意象不仅能够使小说更具有诗意,而且可以增强小说的表达力。总之,通过在小说中使用原型意象"雾",哈代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同时,又使小说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2.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在明代拟话本小说中不仅数量大,内容也极为丰富。在拟话本公案叙事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就是在叙事中加入"梦",情节的发展都因"梦"而展,因"梦"而转。"二拍"中公案小说共有25篇,其中涉及梦的就有6篇。就表现形式而言,这些梦主要有顺叙、插叙、倒叙三种形式,在小说中分别起到了预示、提示、解释等作用。这些梦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丰富了话本小说的叙事艺术,而且往往作为破案的直接证据,体现了民众对法律另类的解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错杂无伦次"是其语言特色,具体表现在遣词用句及标点使用等各层面。《狂人日记》"错杂无伦次"的语用特点不仅奠定了新白话整合多元要素的现代特性,而且贯穿其中的"近语原则"与小说内在的"对话性"精神呼应。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创作独具艺术魅力与文学效应。他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使这篇小说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而且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小说《阿Q正传》最充分、最完整地体现了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揭出疾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词汇的形态及发音犹如语言的外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流变。研究法语词汇的形态及发音的历时演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语言科学的探索,而且有助于厘清词汇教学过程中一些从共时角度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以中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作品语料库,从中抽取相应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初步探索法语词汇从其词源到现代法语的形音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在他的经济思想中,就曾多次以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现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比较,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君主专制政体下“自给自足”、“手工业和农业结合为一”的经济方式,而且在亚洲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保持得最牢固也最长久”。百余年后,亚细亚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经济帝国的兴起,亚洲“四小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现实主义学家,福楼拜在《情感教育》作品中娴熟地运用了他一贯表现出来的既客观又精确的完善的描写艺术,体现了自然社会环境描写的形象性、人物描写的客观性,生活场景细节描写的精致性,为世界学语言的纯洁和创新作出了不配的贡献,被称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狄更斯第一部社会小说《雾都孤儿》主要展现了19世纪伦敦底层的社会状况和社会矛盾。其中的"伦敦"意象不仅是一种重现和回忆,也是狄更斯想象中的一种创造。小说将伦敦的各个场所布置成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使故事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狄更斯通过对伦敦不同场所真实客观的描绘以及伦敦各式人物淋漓尽致的刻画,有力揭示了作品主题。  相似文献   

19.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小说,体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生活面貌,在金钱至上、挥霍无度的表象下呈现出美国年青一代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的实质。作品主要描述一位有理想的精神病医生迪克·戴弗,经历婚姻的失败后梦想破灭,变得消极坠落的故事。《夜色温柔》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从主人公身上可以找到作者的印记,它揭示了小说的创作历史与《夜色温柔》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资产阶级的一种文学流派。它首先产生于六十年代的法国。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十九世纪后期资产阶级转向反动势力,因此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对早期的革命理想失去了信心,畏惧无产阶级革命,不敢揭露和批判社会现象,于是就提倡对社会采取"纯科学"的态度。此外,由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科学精神高涨。自然主义受到孔德实证主义,科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决定文学论的巨大影响和启示。泰纳的文艺理论,直接成为自然主义的文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