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黄志龙 《国际金融》2013,(10):49-51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有一些相似之处,如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引发国际资本流动逆转,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加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导致新兴经济体贸易条件显著恶化等。一、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与1997年有几分相似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面临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有几分相似。1994年至1997年,美联储累计  相似文献   

2.
田园 《中国外汇》2020,(1):77-77
2019年,在全球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增速很可能降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贸易摩擦问题阴云笼罩、政治与经济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普遍承压。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下半年全球货币政策普遍转向宽松,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迎来调整之机。从2019年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具体走势看,几大货币呈分化态势。  相似文献   

3.
《金融论坛》2011,(12):57-64
本文在研究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亚洲新兴市场强劲增长的原因及其内部经济复苏结构,并揭示了该区域未来所面临的五大短期风险。为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是亚洲新兴市场中长期的必要选择和战略发展方向,进而指出在发展层面要发展低碳经济,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内...  相似文献   

4.
由内生因素驱动新兴保险市场是增长的亮点.此次金融危机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率先复苏,其保险市场也成为全球保险行业的增长亮点.目前,新兴市场保险业正在步入上升期.  相似文献   

5.
亚洲经济需要新的增长引擎 2008年第四季度,香港、新加坡、南韩和台湾等地区的GDP年率下降15%左右,出口年率下跌了50%以上,亚洲新兴市场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跌幅相当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情况。亚洲过度依靠外国资本导致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此次过度依赖出口触发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6.
亚洲经济需要新的增长引擎 2008年第四季度,香港、新加坡、南韩和台湾等地区的GDP年率下降15%左右,出口年率下跌了50%以上,亚洲新兴市场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跌幅相当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情况。亚洲过度依靠外国资本导致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此次过度依赖出口触发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国家相继爆发一系列的经济危机。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脆弱的金融体系相互影响,风险在多个环节传导和聚集,迫使新兴市场国家在汇率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改革。后危机时代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得到极大改善,新兴市场经济在近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优异。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日趋完善的金融体系、经济的结构性优势使新兴市场国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受到瞩目。新兴货币犹如雨后春笋,正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分子。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新兴市场在波澜壮阔的世界经济浪潮中实现了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作为新兴市场的领头羊,由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迅速崛起,成为了过去十年中经济增长方面的大赢家。以金砖四国的货币为代表,记述新纪元第一个十年新兴市场的货币走势历程(见p55图6):  相似文献   

9.
此次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抑制衰退,普遍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采取经济刺激政策,通过政府行为在市场投放巨额资本以拉动经济增长。在各国政府的努力下,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态势都有所好转,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杨盼盼 《中国外汇》2013,(24):78-79
2013年,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是具有转折意味的一年。此前新兴市场在危机之中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南非等新兴市场受到本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困扰以及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负面外溢效应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明显,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渐趋尾声,国际资本市场出现波动,危机后表现相对良好的新兴市场普遍面临资本大量外流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分析研究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近况、未来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中国应对未来风险,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一、全球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现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受发达经  相似文献   

12.
新兴市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新兴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实际上在过去的五年中,世界经济的增长一直由新兴市场所主导:中国的增长占世界经济增长的1/4,金砖四国占到1/2,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一起占了2/3左右.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世界某些机构仍旧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寄予厚望,但是现实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新兴经济体国家已经陆续出现了经济增长放慢的迹象。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的格局经历了很大变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2%,发达国家仅为2.2%,新兴经济体则高达6.4%;国际基金组织预测,2012!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6%,发达国家仅为2.5%,新兴经济体会高达6.6%。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起,新兴经济体国家陆续出现了经济增长放慢的迹象。2012年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继续下滑,人们又开始怀疑未来新兴经济体能否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火车头。从金砖国家来看,印度经济明显减速,GDP增长回落至近三  相似文献   

14.
本轮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为应对经济复苏乏力和欧债危机产生的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十分充裕.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实施退出战略和有着较好的经济前景预期,全球资本迅速向新兴市场国家集聚.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当前资本流入到新兴市场国家的特点,并对新兴...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2013,(10):31-39
2013年第二季度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变化:发达国家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新兴市场集体表现疲软。  相似文献   

16.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所表现出的特殊性是传统的危机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本文结合金融危机理论的新进展,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金融领域和非金融领域的收支表恶化、利率上升以及不确定性增加等几方面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危机的动态过程;最后,得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13年5月以来,新兴市场大幅凋整,表现为股市大幅下挫,汇率贬值风险加剧。资金撤离新兴市场的压力开始显现,这既缘于各自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电在于日本金融市场波动增加,导致套息交易被动平仓。6月19日伯南克关于QE退出的讲话更是加剧了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从趋势上说,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长债利率回升也使新兴市场面临挑战。从当前经济基本面来看,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经济运行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虽然一些新兴经济体基本面仍然向好,意味着这些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存在基本面的支撑,但由于存在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决定了这些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短期震荡中也难以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在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紧急救市下缓慢复苏,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9.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所表现出的特殊性是传统的危机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本文结合金融危机理论的新进展,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金融领城和非金融领域的收支表恶化、利率上升以及不确定性增加等几方面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危机的动态过程;最后,得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近期以来,包括各种主权基金、货币市场幕金、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在内的国际资本开始从新兴市场大规模撤出,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新兴市场形成的最严重的打击.本文着重对国际资本大规模撤出新兴市场的深层原冈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