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之后提出烹饪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索: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平台;秉承"工匠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在中国传统制造、教育等行业中备受推崇,是中国烹饪薪火传承的动因。由于受到西学东渐以及浮躁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面点工匠精神的传承逐渐被忽视。新时代面点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应用型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可从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计、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制造强国的核心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工匠精神"技能人才的使命。结合"工匠精神"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三个因素,并从社会环境及社会价值导向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是严谨态度、职业精神、技德并重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我国现阶段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必然需要,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职学生成长、就业和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究现代学徒制下培育高职烹饪专业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烹饪专业学生、促进餐饮行业的全面良性发展。对现代学徒制下烹饪专业学生非智力素质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进行总结和剖析,依据大国工匠精神和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对烹饪专业学生、烹饪企业的非智力素质现状、需求和培养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提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点在于根植工作实际,依赖学校教师的理论教学和企业师傅的实操带教。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道路,是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志伟  高巍 《新晋商》2020,(3):0189-0190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工匠精神在不同的时期具 有不同的内涵,现代工匠精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等为主要特征。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职 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中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关键期。中职物流专业更要将工 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是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迫切需要,是企业、职业院校及其学生个人发展微观层面的需要,是源于对我国优秀传统的敬畏.当前,为了弘扬工匠精神,应该对高职师生加强工匠精神教育,让师生都树立工匠精神理念,同时对高职学生进行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工匠精神内涵和特征的相关文献,然后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从思想、行为、目标三个层面论述新时代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应该具有的特征:工匠精神要与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工匠精神要融入创新发展理念;工匠精神更加强调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优化与企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经过完善师资队伍将"工匠精神"教育列入课程体系中,开始重视教育教学方面的引导与培养。会计成为近几年热门专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怎样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成为教师教育教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人才的培养、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及意义,结合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提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