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粮食现代物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储)化作业正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作为大型粮食储备库,都将面临着装卸劳动力的紧缺及其成本日益加大的问题,如何对现有粮食机械设备及输送工艺进行优化和整合,制订成熟可靠、先进合理的粮食输送工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已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不同散粮输送入仓工艺的探析比较,为类似粮食储备库散粮输送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粮食现代物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储)化作业正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作为大型粮食储备库,都将面临着装卸劳动力的紧缺及其成本日益加大的问题,如何对现有粮食机械设备及输送工艺进行优化和整合,制订成熟可靠、先进合理的粮食输送工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已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不同散粮输送入仓工艺的探析比较,为类似粮食储备库散粮输送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火车、集装箱、内河码头散粮装卸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对提升我国散粮装卸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润分公司主要经营散粮的装卸、堆存及相关港务管理业务服务型单位。在装卸系统中,550T/H埋刮板输送机是我公司输送散粮的主要设备,对于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埋刮板输送机故障多为断链事故,根据多年的实践维修经验及运行管理,主要就如何正确维护保养链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粮食在装卸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挤压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港口散粮筒仓是重要的粮食接卸装置,如何防尘防爆是所有港口确保散粮筒仓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结合连云港东粮码头有限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为从事本行业的同仁给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1概述在散粮搬运、装卸作业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粮食粉尘,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在进行船舶、火车和汽车的散粮卸料作业过程中,由抓斗。其它散粮装卸设备或自卸汽车将散粮卸人散粮料斗时,随着粮食流动所带动的气流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力等因素,会产生粉尘外溢造成环境污染。国外散粮搬运、装卸设施比较先进的国家对散粮装卸过程中的粉尘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人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欧美等国家如: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对粉尘控制要求非常严格。在粮食中转码头,散粮装卸中产…  相似文献   

7.
1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全年进入流通的粮食总量为1.5亿吨,其中铁路运量约占27%),区域之间的“北粮南运”主要靠铁路运输。在散粮铁路运输系统中,火车定量连续装车系统是关键的技术设备。2研究开发定量连续装车系统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散粮火车装车技术十分落后,除京津和东北地区的进口粮有少量散粮专用车皮及散粮火车装车设施外,其余大部分铁路沿线的中转库多为包粮运输,即便是散粮,绝大部分也还是人工装卸或皮带机装卸火车,装卸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用高、粮食损失大、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8.
在港口装卸企业中,散粮装卸企业的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都比较高。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筒仓的运行过程中引入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以实现对粮食作业的精确化管理逐渐成为自动化发展的新趋势。本文详细介绍了运用VisualBasic6.0开发出的一套实用的粮食筒仓散装计量控制管理系统。该计量系统能够进行散粮数据进行实时的接收和发送、并且对数据进行管理与操作,同时与配料控制设备进行信号通讯和数据管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在粮食的运输装卸过程中,散粮的装卸工作是经常进行的,例如散粮进船,进专用火车箱,进专用汽车。目前我们常用的设备有卸粮溜管,卸粮皮带机,抓斗等设备。这些设备虽然能完成装卸粮食的任务,但却无法清除在装卸中所产生的粉尘,造成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散粮、粉料装卸广泛使用伸缩软管,如图1为用伸缩软管对专用汽车装粮。图2为用伸缩软管对专用火车箱装粮。图3为用伸缩软管对船装粮。(出粮口安装特制吸风分离器)。有系列产品,产量最大可达6000T/h,伸缩距离最大到30米。伸缩软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A: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粮食物流"四散化"的大力推进以及"北粮南运"关键水运节点的逐步完善,港口散粮物流系统的规模、机械化程度、中转效率等逐渐加强。随着设计思路和输送设备的不断创新与改进,长运距、大运量的输送系统由传统的汽车短倒逐渐转变为皮带机输送,不仅提高中转效率,还节省人工成本,改善了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