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8年以来,浙江房价一直呈飞速上涨的趋势。2002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2.9%,而浙江的涨幅达16.4%,2003年全省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4.4%,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4.9%,涨幅居全国前例(浙江省统计局,2003、2004)。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03年上海、北京、杭州成为全国房价最高的三个城市;从国七资源部对2003年全国城市地价监测结果看,地价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  相似文献   

2.
以拍卖方式销售商品房初试取得巨大成功,但未能推广普遍使用.文章对以拍卖方式销售商品房的利弊进行了分析,粗谈了发展以拍卖方式销售商品房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品房积压率水平已超出警戒线进入危险区,且仍然呈增大趋势。究其原因是商品房价格过高及消费者收入偏低共同制约了目前商品房市场的销售.另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土地使用价格迅速上涨致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难以承受所造成的。真正有效而且必须采取的对策,是普遍降低商品房价格并提高公众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有一个较高的收入水平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商品房售后包租是指开发商在销售其投资建造的商品房时,向购房者所作的一种承诺,即由开发商承租或者代为出租并支付固定回报,其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返本销售,即开发商定期向购房者返还购房款的销售方式;二是分割拆零销售,即开发商将成套的商品住宅分割为几个部分出售给购房者的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加以影响,解决突出问题.及时化解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实施有效管理.目前土地的宏观调控发挥了作用.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回落.但房产价格仍处在小幅上涨之中,拆迁工作越来越难.物业管理矛盾突出.商品房销售与房屋中介诚信危机不断.所有这些问题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因此对其研究,探讨和解决将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在商品房买卖中签订认购书并交付定金是商品房买卖中通常做法,由于商品房销售定金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操作性差,存在不同的理解,由定金所引起的纠纷日渐增多。为此我们对商品房中定金法律性质、商品房买卖中如何适用定金罚则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防范开发商定金陷阱,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在商品房买卖中签订认购书并交付定金是商品房买卖中通常做法,由于商品房销售定金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操作性差,存在不同的理解,由定金所引起的纠纷日渐增多.为此我们对商品房中定金法律性质、商品房买卖中如何适用定金罚则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防范开发商定金陷阱,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认定为要约的"具体明确"标准上,既要考察其所使用的言词,也要加入一般理性人的标准,并兼顾公平原则。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中"房屋及其相关设施"的范围,除应当包括房屋及其与房屋本身所包含的相关设施外,还应包括房屋的室外环境及其设施。出卖人在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中的说明和允诺,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应视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需买受人的举证。出卖人根本不履行在被认定为要约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中的说明和允诺时,买受人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请求惩罚性赔偿金。  相似文献   

9.
目前购房者因所购商品房与商品房销售广告不符而诉诸于法律,要求开发商履行承诺、承担责任或赔偿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开发商承担虚假广告导致的违约责任是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开发商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则是解决商品房销售广告中虚假宣传问题、建立良好市场交易秩序的有效途径.将商品房买卖中的欺诈行为纳入《消法》,是使消费者在与开发商交易过程中获得公平对待、当事人合法权益获得保护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柳柳 《大众商务》2011,(5):32-32
地产界的“大炮”任志强再次发炮,自曝行业潜规则。他在微博上指出.为了应对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房地产开发商会先离报价申报,然后再打折优惠卖房.把价格调节的余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2013年~2017年中国政府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结合1998年住房改革历程,从住房种类繁多问题、解决住房供需矛盾、调控房价上涨等角度,分析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的利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讨了房地产业的开发和销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构建固定效应变异系数模型,利用2002~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地区层面上,东中部地区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住宅非市场化供给加大会引起商品房价格的上升,而西部地区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住宅非市场化供给增加能够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2)时间维度上,短期住宅非市场化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一个反向响应,其供给增加有利于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而从长期来看,其供给增加反而促进了商品房价格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李云亮 《现代经济》2005,(4):4-4,M005
自从有了“物业”和“业主”,中国又有恒产,开始造恒心。经济适用房划拨使用土地能算恒产。商品房出让使用土地70年寿限不能算恒产。首批商品房再过20年(累计30年)业主会开始忐忑不安。老业主2004年10月看到,媒体炒热的于凌罡们合伙建房,他们成功就会拥有房地产完全产权,暴露商品房业主只有部分产权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2003,(6):66-68
为正确,及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第一条本解释所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统称为出卖人)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第二条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  相似文献   

16.
李云亮 《现代经济》2007,(3S):32-33
中国城市住宅因历史建设积欠和人口急剧增加,改革开放后不得不大量建设商品房按套按单元销售。由此产生新一代业主仅凭一个“房”字就购买商品房,既勇敢,也无奈,勇敢在于新一代业主完全不考虑高楼中那些商品房是否是真正的房子,以为自己是在买房,无奈在于,购房者即使知道那些商品房不是真正的房子又怎样?为居有其屋也得买!  相似文献   

17.
商品房预售是房地产开发商广泛采纳的一种商品房销售方式。在这种销售体制中,作为消费者的预购人的权益常常受到侵犯。其中既有消费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制度不合理的原因。要构建对预购人的完整保护体系,要制定专门的《消法》实施条例以及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建立和完善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商品房预售市场的准入制度,预售款的监管制度等商品房预售中的重要法律制度。另外,还应该提高预购人权益保护意识,加强预购人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8.
任芳  莫江 《西部金融》2010,(2):84-84
渭南市属二、三线城市,其房地产市场呈现价格温和上涨、投资快速增长,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迅猛增长、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同步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稳步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1987~2005年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这个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了四川省商品房市场的周期波动曲线。发现在此之间,四川省商品房市场经历了四次周期波动,并结合这四次周期波动的基本轨迹归纳了周期波动特征。最后提出政府应采取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来熨平周期。  相似文献   

20.
晓飞 《大众商务》2006,(4):43-43
楼市的活跃不仅刺激了商品房的销售,也带动了二手房的交易。由于房型、环境、地点和收入水平等多种原因,目前,许多购房者对二手房“情有独钟”。但是,购买二手房与购买商品房不同。这里特总结几点购买二手房时的注意事项,供准备购置二手房的朋友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