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资源建设是农广校体系基础建设的重头戏之一,是农广校加强自身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近日,农业部印发《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广校的职能和地位。这是农业部对农广校体系的充分肯定,对农广校的厚望。农广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工作中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探索出一些路子,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也存在着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主体比较脆弱、社会资源分散等问题;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和硬约束,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滞后,存在"低水  相似文献   

3.
<正>农广校系统最大的优势之一是体系完整,中央、省、市、县、基层教学点分工明确,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经验丰富。笔者认为,牢牢把握体系建设主线,是今后农广校巩固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地位,突出自身优势,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方向。师资队伍是农广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目前,农广校师资队伍各省市情况不一致。以天津市农广校为例,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在数量上以兼职教师为主,大多数兼职教师是成校、中职学校的  相似文献   

4.
张保军自2002年7月任甘肃省农广校校长以来,带领省内各级农广校紧紧围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不断加深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他认真研究,不断拓展农广校职能,提升和加快了农广校的发展;他积极协调,争取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他带领全省各级农广校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和服务农业农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师资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要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夏邑县农广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专职教师38人,基本满足了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需求,确保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办学工作走在全国农广体系的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师资队伍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第一资源,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的根本保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键。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2015年底,辽宁省农广校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应用系统录入工作,制定了辽宁省师资库建设方案,省、市、县农广校做好培训师资的录入、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指出了方向和目标。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广谱性培训的主渠道,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阵地,如何抓住机遇,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是当前农广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一、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广校作为中央校媒体资源先进单位,非常重视广播资源在农民科技培训中所发挥的作用。学校紧紧围绕促进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农广校办学体系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积极推进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标准化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农村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和培训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明确了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为农广校体系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强化了措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主渠道,走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道路,有着一支不可替代的办学队伍,具有行政组织职能。加强各级农广校体系建设,特别是重点加强基层农广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2月8日,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校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回顾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取得成效,交流各地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做法,研究部署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十四五"工作任务,切实推进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保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作为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农广校.具有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显著优势,在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及农民工等农民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以下是本人对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4月13—14日,2023年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上级领导批示精神,总结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的新经验新成效,研究农广校事业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部署新征程全国农广校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新征程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中央农广校党委书记、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秘书长刘明国作了题为《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农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讲话,现予刊发,供大家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13.
农广校拥有中央、省、市、县、乡镇教学班五级办学体系,7万多名专兼职教师,是国家专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公益性专业机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广校责无旁贷。紧跟时代要求,办学目标和方向明确的优势。近年来,农广校体系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大局,与时俱进地调整和确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标,自觉将思想和行动落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之中,对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当好县级农广校校长,办好农广校的事,关键在人,在人的状态、在人的水平、在人的做派;办好农广校的事,根本在干,只有努力才会改变,只要努力就会改变,要做到想干、敢干、会干、快干。想干是认识问题,要认识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要,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光荣。敢干是胆识问题,要有干好工作的勇气,事在人为,业在人创!会干是方法问题,要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13,(1):25-25
"抓住了科技和人才,就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金钥匙",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当务之急。农广校作为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正勇敢扛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旗。打铁还需自身硬,职教先要师资强。为打造全国农广校体系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和水平,2012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全国农广校体系内开展了教学能手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通过市级、省级农广校两轮教学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14,(3):33-34
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刘丽珍一直在包头市农广校从事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2011年任副校长。刘丽珍热爱农广校,热爱农牧民教育事业,多年来她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成长,把爱播撒到了广大农村牧区,把知识传递给了广大农牧民,她的人生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中熠熠闪烁。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规模大、层次高,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的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公益性地位不稳固、条件能力建设不配套等问题依然存在,迫切要求加强体系建设。本期我们刊登了几篇读者的来信,探讨如何破解农广校体系建设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30日-12月3日,中央农广校举办的省级农广校校长能力提升研修班在浙江余杭成功举行。中央农广校副校长齐国在开班式上强调,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要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内涵建设上,重点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推进教育培训标准化建设,强化云上智农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在体系建设上,重点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支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纳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力量,建好用好农民田间学校,促进农广校体系向产业和基层一线延伸。在队伍建设上,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备受社会和政府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是试点的一项重点工作,远程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远程教育是学员与教师、学员与教学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培训形式,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广校成立之初便立足农民远程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广校远程教育已然发展成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方式有机结合的教育培训形式,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贵州省水城县创新农民培训模式,扎实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农民综合素质逐渐提高,在农技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水城实际,提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建议。一、现状近年来,水城县始终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人才振兴建设的重点摆在工作首位来抓,始终坚持面向农民和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农广校为核心,挖掘农村有实践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