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江河保护和建设,尤其是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全面停止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采伐的决定,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突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草)、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等具体政策和措施,加强防沙治沙,污水、污染治理等工程建设,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但是,由于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整体趋于恶化的基本态势还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在西部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黄河护岸林和西部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模式,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西部生态环境的总体恶化, 每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占当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绿色西部梦何时能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方针,应当是以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天然林保护为基础,以大力增加和恢复林草植被为中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退耕还林(草),加快防沙治沙步伐,为推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保障。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4.56亿亩天然林采伐,并严加管护。同时,对这一区域内4.62亿亩其他类型森林、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取封山堵卡、个体承包等形式进行全面有效管护。  相似文献   

4.
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紧制定后续政策,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  相似文献   

5.
赵雪峰 《发展》2000,(10):47-48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中央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 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作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指示。 1999年,再次指出要把水土保持工作持之以恒的抓好。最近朱 基总理在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任务。中央有关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文件,也对此作出明确部署和要求。因此,我们应深刻理解其内涵,在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切实搞好这项跨世纪的工程。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所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开发已经走过近七个年头,西部大开发的七年。是中国西部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七年。更是中国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良性恢复的七年。如今我们面对西部更加秀美的山川。除了要承认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利国利民的措施外。似乎更应该记住那些为了生态环境改善而逐年奔波操劳的人。而陕西省旬阳县近年来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抢抓机遇。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林理念。走“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推进营造精品林,实施特色林,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县域林业之路。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成绩的取得得到了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旬阳县林业局成为了陕西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其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西部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历史证明如果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不到有效遏制和显著改善,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就难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实告诉我们:再造森林,退耕还林还草,停止垦荒,恢复草原植被,重建西部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西部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治理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茗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5):52-54,6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能否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发展不容乐观,个别地方生态环境治理严重滞后,甚至出现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统领,深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从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及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陕南,如何破障前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中国的西部,陕南就是陕西的“西部”,“陕南突破”应该采取类似于西部大开发的专门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退耕还林中要注意解决耕者有其田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草)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无疑将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宁夏退耕还林(草)试点县之一的固原县肯定也会受益。但笔者在下乡工作中发现一些村的村民原来所耕种的都是坡地,在落实退耕还林(草)政策后,按规划这些坡地都必须退下来种树种草。这样就出现退耕还林(草)后个别农户无地可种的问题,有失去农本的危险。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决不可掉以轻心。 一、实施退耕还林(草)后,个别农户无地可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