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笑一笑     
《光彩》2002,(10)
割耳朵与剥皮从前有个姓陈的财主,给孩子请了一个姓庞的教书先生。这个庞先生见了姓陈的财主说:“吾久仰东家,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望东家日后多多关照。”姓陈的财主不懂东家这个词,他听了先生的话后,心里骂道:“什么狗屁先生,我明明姓陈,怎么叫我东家?这不是糟蹋人吗。我也该报复报复他。”于是就回答说:“龙先生,我姓陈,不姓东。”庞先生一听叫他龙先生,立即辩解道:“我姓庞,不姓龙。你怎么叫我龙先生?”姓陈的财主怒冲冲地吼道:“你把我的‘耳朵’割了,我就不敢把你的‘皮’剥了?”鹦鹉的愤怒一个人走在街上看到一个…  相似文献   

2.
陈率 《浙商》2008,(11):87-87
浙江天搜科技董事长、总裁石高涛有一句格言:和时间赛跑。当问及这句话时,他风趣地说:“要是能和时间赛跑就好了。” 这句话在和他接下来的谈话中可理解成两层意思,一是对于IT人士来说时间的宝贵;第二是要走在潮流的前面。石高涛把他的创业团队比喻成“狼”和“鹰”,“狼行拂晓、鹰击蒙尘,凡事事事抢先,才能有肉吃。”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天,一位朋友问我:“谁最没钱花?”乍听,我一愣,据他说:“钱越多的人,越没钱花。”细细想想,这话很有道理。无论谁,花钱的速度总是胜过赚钱的速度,每月挣1000元,可以骑自行车上班,每月赚2000元出门就想上公共汽车,而每月赚5000元时,伸手就要“打的”,每月赚到8000元时,就惦记着买房了,每  相似文献   

4.
<正>在大江南北的超市、商场,只要有卖小菜的地方,就能看到醒目的红黄相间一只碟子一双筷子的“小菜一碟”商标。卖榨菜中尝到甜头1989年,在南京大兴码头部队招待所,胡小平(210036南京市定淮门大街11号商会大厦A栋2304南京云露调味品有限公司025-86222811)认识了一位卖榨菜的涪陵人,两人谈得很投机。胡小平问:“这榨菜怎么卖?”涪陵人说:“榨菜按每斤四角五分,每坛40公斤左右。”胡小平立即跑到惠民桥市场了解行情,他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卖榨菜,就问:“榨菜多少钱一斤?”“七毛。”胡小平又问:“您这一天大概能卖多少?”“卖不好只能卖一坛,卖得好能卖两坛。”胡小平心里飞快地盘算。“他给我四毛五,我卖七毛,每斤赚两毛五,一坛40公斤,能赚20元,如果能卖两坛……太好了!”说干就干,胡小平第二天早上就用自行车驮了坛榨菜,在农贸市场卖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卖掉了半坛。一位客人问:“便宜点,我买一坛,我是开面条馆的”。胡小平听说买一坛,想了想说:“六毛。不能再低了,我这是正宗的涪陵榨菜。”“好,明天你送一坛来。”这笔买卖,胡小平一下子就赚12元钱。  相似文献   

5.
管理智慧     
《品牌》2006,(2):94-94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相似文献   

6.
笑一笑     
《光彩》2001,(5)
兴味索然有位先生酷爱侦探剧,尤其以猜测、搜寻凶手为乐趣。这天,他去看《公园街谋杀案》。“您对座位满意吗?先生?”包厢侍者问。“当然满意,谢谢!”“我把您的帽子送到衣帽间去好吗?”“不,谢谢!”“您要不要一份节目单?”“不,谢谢!”“您或许需要一个望远镜?”“不——”侍者又问要不要巧克力,要不要酒,这时剧情开始紧张了,“不,什么也不要,你见鬼去吧!”侍者见在他身上赚不到一文小费,于是指着舞台,恶狠狠地说:“凶手就是园丁!”傻盗审讯室中,法官疑惑不解地问强盗:“在你行窃的房间里,到处摆着值钱的东西,你为什么偏…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有13亿人口,跟“吃”有关的生意,只要有绝活,能做出特色,卖出创意,永远都有赚不完的钱。最近在河北等地热销的圣旨养生鱼,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做圣旨养生鱼,有人一天就赚了上万元。  相似文献   

8.
笑一笑     
《光彩》2001,(6)
选职业雷曼想知道他儿子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于是问道:“我想知道你喜欢干什么,现在是你选择的时候了。”“我所喜欢干的?这很简单,”年轻人说道:“我想整天坐着汽车兜风而且口袋里装着不少钱。”“你的工作算是找到了,”雷曼对儿子说:“你将是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饭后一支烟约翰患有心脏病,他去看医生,医生劝他别抽烟了,最多只能饭后抽一支。约翰答应了。两个月后,医生在街上遇到约翰。见他精神仍然不佳,便问:“您按我说的做了吗?”“做了。”约翰回答,“您要我饭后抽一支烟,搞得我每天吃十几顿饭,真是撑死了!”不得安…  相似文献   

9.
胡立平 《销售与管理》2007,(9):I0016-I0016
饮茶是中国人干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可是浙江一个名叫蔡明吏的“懒汉”居然觉得饮茶太累了:沏茶时要分别取茶叶和茶杯,有时茶叶漂在水面上不方便饮用、茶渣倒进水槽又容易造成堵塞……于是,他突发奇想要是茶叶能和茶杯“连体”该多好啊!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下,他果真发明出这样一种“方便茶”,并因此赚了100万}  相似文献   

10.
胡立平 《销售与管理》2007,(10):I0009-I0009
饮茶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可是浙江一个名叫蔡明吏的“懒汉”居然觉得饮茶太累了:沏茶时要分别取茶叶和茶杯,有时茶叶漂在水面上不方便饮用、茶渣倒进水槽又容易造成堵塞……于是,他突发奇想:要是茶叶能和茶杯“连体”该多好啊!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下,他果真发明出这样一种“方便茶”,并因此赚了100万!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有13亿人口,跟“吃”有关的生意,只要有绝活,能做出特色,卖出创意,永远都有赚不完的钱。最近在河北等地热销的圣旨骨酥鱼,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做圣旨骨酥鱼,有的人一天就赚了几千元。做圣旨骨酥鱼,一天能赚几千元?当你深入了解了他的几大特色后,也就找到了其热销、赚钱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胡立平 《销售与管理》2007,(8):I0011-I0011
饮茶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可是浙江一个名叫蔡明吏的“懒汉”居然觉得饮茶太累了:沏茶时要分别取茶叶和茶杯,有时茶叶漂在水面上不方便饮用、茶渣倒进水槽又容易造成堵塞….于是,他突发奇想要是茶叶能和茶杯“连体”该多好啊!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下,他果真发明出这样一种“方便茶”,并因此赚了100万!  相似文献   

13.
二十美金     
《连锁与特许》2008,(11):95-95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又累又烦,他发现5岁的儿子站在门口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能赚多少钱?”  相似文献   

14.
陈茂生 《国际市场》2007,(10):16-19
有一句话很流行:如果你爱上一个人,就让他去做中介,因为他能获得优厚报酬;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做中介,因为竞争惨烈,要是失败他就成了“洋装瘪三”。  相似文献   

15.
<正>产检排队、产床吃紧、奶粉猛涨、月嫂高价难求……这给提倡母乳喂养,总投资不足两千元的月子汤项目带来更为火爆的商机!发现月子汤商机男人巧赚女人钱鲁戴明的生活一团糟!妻子走了、女儿尚幼,他是又当爹来又当娘,整个人都熬瘦了。几年前,鲁戴明在一家国营企业做财务,工作轻松,收入和各项福利都不错。可惜这种好日子瞬问即逝。女儿九个月的时候,妻子和他离了婚。鲁戴明下了班得赶紧回家陪女儿,孩子小体质弱,晚上要哭要吃要拉尿,还要踢被子,这样一来,他抱着女儿三天二头跑医  相似文献   

16.
农民卖了粮拿不到钱,教师教了书领不到工资,领到的欠条俗称“白条子”;邮政部门邮递的汇款单不能及时兑取现金俗称“绿条子”。而时下,社会上又出现了另一种比“白条子”鲜艳,比“绿条子”高档的“条子”,有人称之为“红条子”。“红条子”到底是什么?别忙,且先听我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前不久,一位同学愁眉苦脸地来找我求助,一是借给他二百元钱,二是拿着这二百元钱去代他走一户人家。当时,我心里直纳闷,这天底下哪还有请人走人家的?我赶紧追问他,那知这一问竟问出了一肚子苦水。原来,这一天他有两户人家要走,而且都在晚上。…  相似文献   

17.
陈平天生就是做丞相的料,他年轻的时候,村里举行活动祭祀土地神,陈平做社宰,负责分割祭祀的肉食,分的非常平均,父老们说:“好啊,陈家这小子做社宰真公平。”陈平说:“唉,要是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史记。陈丞相世家》)司马迁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用小细节折射一个人的形象,这个细节透露出陈平早早具备了做丞相的潜质,处事公平,深得人心。  相似文献   

18.
笑一笑     
《光彩》2000,(7)
热菜一对新婚夫妇密月回来之后,丈夫上班前,太太问他回来想吃什么,丈夫温柔地说:“我只想吃你。”当丈夫下班打开家门时,却发现太太穿着内衣在房里跑步。先生很惊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太太笑着说:“我在热菜。”骗术一职员向领导请假一天,说要去参加表妹的婚礼,领导让他在门外稍候。过了一会儿,领导把该职员叫了进来。领导:你在撒谎!我刚刚给你表妹打了电话,她说她已结婚一年多了。职员:头儿,你比我更会撒谎,我根本就没有表妹。一字千金某个体商户赴珠海采货,见一公司袜子价廉,颇有赚头,遂电告其妻曰:“有廉价妹子一…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6,(10):104-104
有一次,鲁柏祥在一个水果店里,他问老板:“葡萄多少钱一斤?”老板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葡萄。”鲁柏祥指着“葡萄”问:“这不是葡萄吗?”老板说:“这是美国提子!”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英国著名实验科学家卡什迪许在实验室里发现,有一个学生从早到晚一直在低头做实验,也不提什么问题,于是他就问这个学生:“早上你在干什么?”“我在做实验。”“中午你在做什么?”“我在做实验。”“晚上你又在做什么?”“我还在做实验。”“那么一天里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反复做实验对科学家尤其是实验科学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为什么实验科学大师卡什迪许没有赞扬这位学生,而是提醒他应该多花点时间去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没有引起许多人的重视。工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