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单地说,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一国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本国货币政策时具有的独立自主权。虽然央行独立性思想及其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由来已久,但发展中国家对这一问题的普遍强调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央银行体制;二是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高低呈负相关关系;三是二战后联邦德国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因而具有高度自主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就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竞相仿效的对象。20多年的改革实践转眼即过,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多数国家并没有如期获得独立央行所应带来的各种收益,  相似文献   

2.
陈洋林  王涛 《北方经济》2007,(13):72-73
一、引言 中央银行独立性通常指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和它在执行其职能过程中受政府干预的程度,它受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如某一时期政治局势、主流地位的货币政策思想以及货币制度安排的影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影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因素更是增多.中央银行是在特定环境中由政府组织建立的,独立性的进程在银行的发展史上也是一波数折.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独立性通常指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和它在执行其职能过程中受政府干预的程度,它受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如某一时期政治局势、主流地位的货币政策思想以及货币制度安排的影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影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因素更是增多。中央银行是在特定环境中由政府组织建立的,独立性的进程在银行的发展史上也是一波数折。建立之初,中央银行和政府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央银行财产在外国法院豁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林华 《特区经济》2009,(8):231-232
国际上对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的豁免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整体豁免,将外国央行财产规定为非商业财产,一律享有执行豁免;二是规定外国央行财产为其自身利益持有的财产不得被扣押和执行;三是将外国中央银行财产视同普通财产,不享有执行豁免的特殊待遇。我国法院一贯给予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但我国的立法规定了此项做法的唯一的例外,即银行所属国政府明示放弃豁免或者指定该财产用于财产保全和执行。  相似文献   

5.
1844年中央银行悄然来到人间之时,人们对它还很陌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的作用才逐渐被认识,在稳定币值与金融秩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央行昂首走在各类银行前列,独享货币发行权,充当最后贷款人,手执政府授予的尚方宝剑,执行金融纠察,为世人所注目。当国际金融市场终于送走了风云变幻的1995年,面对金融自由化的总体趋势,保持央行的相对独立性,以加强金融监管就更为突出。但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央行的独立程度差异亦较大。两种央行建立模式的比较现代央行的三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及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在三大职能中,一般认为发行货币是央行的基本特征,因此,当货币发行集中于一家银行时,便标志着央行的产生。目前已建立的各国央行,一般  相似文献   

6.
焦点人物     
改革者:保尔森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3月31日推出一套雄心勃勃的金融监管体系整改方案。核心内容包括:给美联储扩权,赋予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实地监察的权力;扩大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将该小组关注的领域从金融市场扩展到整个金融系统。撤销储蓄管理局,将其职责并给具有全国银行监管权的货币审计局;可能将州级银行交给美联储或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来监管;美联储可能得到支付和转移证券的监管权。建立一个金融监管架构,将金融机构分为3大类,分别接受相应联邦部门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马琳 《特区经济》2010,(11):80-81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运行,而其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一贯性,银行体制是否健全,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但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在立法和实践中更好地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央人民银行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一、对通货膨胀必须加以治理 世界上许多国家一直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抑制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其核心是处理好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美国是市场发育较好的发达国家,在经历了70年代的严重通货膨胀和80年代的反通胀以后,虽然联邦储备委员会、总统和财政部、国会三者之间经常在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关系上发生争论,但总体上却存在共识,始终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重要目标,把货币与金融政策置于核心地位,并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配合以法律、行政手段,通过调控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由战败国重新发展起来的德国认为,尽管通货膨胀可能在一段  相似文献   

9.
"的确,欧盟危机最坏的时刻还没到来,但欧盟为塞浦路斯提供的债务解决方案的负面作用正在发酵。"4月10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致信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夏季斯,对塞国政府打算免除塞国央行行长季里特里阿蒂斯的做法深表忧虑。他在信件中写道:"启动解除央行行长职务程序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免职决定必须递交给欧盟法院;毫无根据地向央行行长施加任何压力都将威胁到央行行长的独立性。"塞浦路斯现任央行行长季里特里阿蒂斯由前任政府于去年5月份任命,他与当前中间偏右政府的隔阂不断加深,出售黄金受阻则更加加深了塞政府与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美国的预算管理体制美国在预算管理方面比较系统、规范,参与预算编制的机构有以下部门:1、总统预算办公室。主要任务是编制预算,其收入预算的主要信息资料来源于美国财政部,支出预算则根据各部、机构提出各自的预算方案,经核查后统一汇编出联邦预算,交总统审核。2、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机构主要有:参众两院拨款委员会、筹款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办公室和会计  相似文献   

11.
<正> 从1984年开始,新西兰的金融体制经历了一场以放松管理为特征的自由化改革,改革的范围包括政府减少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干预,取消外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的利率限制,放松金融机构业务分工限制等,而其中新西兰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尤其引人注目,它使新西兰中央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由发达国家受政府控制最严的中央银行之一,变为西方国家独立性最大的中央银行之一。本文试图对新西兰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以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作一剖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行。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巴里坎日前表示 ,菲律宾政府正在寻求修改银行保密法 ,以便恢复准许政府监管人员调查商业银行存款情况的旧条文。巴里坎说 ,这项旧条文允许中央银行货币委员会的官员调查在菲律宾商业银行的存款 ,包括对政府发行的有关票据的投资。他说 ,如果有合理根据认为银行有严重欺诈或其他严重违法事件发生 ,则应该允许央行官员调查银行账户。这项条文是1993年在一项改组银行的法律中被删除的。巴里坎说 ,恢复这项条文将使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有更直接的了解 ,以保证银行系统在安全与健康的基础上运作 ,保护所有储户…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1993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虽未规定联邦总统执掌任何一权,但总统却拥有立法、行政、司法权,凌驾于三权之上,成为三个权力分支的杠杆。俄罗斯总统制也因此被称为"超级总统制"。本文从立法、行政以及司法权方面具体分析了俄罗斯联邦总统的职权,并从结构与职能两方面对比了超级总统制与分权总统制的区别,最后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形成独特俄罗斯总统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区域政策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的主要工具。德国的区域政策主线为一个目标、两个层级,即以地区平衡为目标,在联邦和各州两个层级上实施区域政策。联邦层面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制度建设保证区域措施的执行,协调州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为区域政策立法、实现财政平衡政策、“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等,其中财政平衡政策是有效的政策手段,重视中小企业则成为区域平衡发展的坚石。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国政府的金融管理当局──中央银行理应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但是否可以说建立了中央银行,央行的调控主体的权威就得到确立,调控职能就能充分发挥?我国的现实证明:并非如此。央行作为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其调控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这主要表现在它代表政府制定金融法规,并监督执行,成为金融领域的执法者;利用准备金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给与需求,稳定货币流通,成为金融的管理者。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要求各专业银行也要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专业银行也承认自己是调控主体,并且,专业银行的管理行也确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概念史的角度考察"中央银行"从出现至20世纪初在中外语言中的演变路径,探求这一概念与制度实现过程之间的互动。日本作为西方"中央银行"名称与制度的接受者与传播者,首先采用了这一译名,并且在中央银行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向这一特定概念趋近,并最终建立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央行机构,特别是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近代中国的央行制度与日本有不解之缘,但非垄断性与非独立性使央行机构与统一货币的建立初衷有较大差距。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造就了"国家银行"等竞争词的产生,同时也孕育了近代多样性的央行体制。从中日两国的案例来看,制度的命名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法律条文的影响,概念的变化足以折射出制度的动态变迁,而制度在趋近概念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影响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要 本文从“时间非一致”的假定出发证明,在经济全面衰退的现实危机面前,转型国家往往更有动机偏向滥用货币扩张手段,而央行的非独立性将进一步加剧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为了避免“通胀偏向”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恶化,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政府承诺得以履行。检验表明,转型国家大多存在央行法定独立先于实质独立的情况,即央行法定独立性很高,但事实上货币政策还是由政府控制而难以完全独立有效抑制通胀。跨期声誉模型表明,仅仅实现央行的法定独立可能在长期产生负的社会福利效应。为此,建议确定合适的名义政策目标以强化央行的预承诺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治理,财政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各项调控措施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集权或分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央银行,一般总是与“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这三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一旦有大量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倒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公众就会认为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不力,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总阐”和“金融警察”的形象就会遭受损害。其实,...  相似文献   

19.
一、英格兰银行的信用控制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原系私有的股份银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开始同政府(财政部)进行合作。1946年英国政府将它收归国有。英格兰银行执行着多种职能,但其首要任务是推行政府的货币政策。一般地说,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控制银行信用,进而调节经济进程。  相似文献   

20.
1941年,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和当地的经济落后,陕甘宁边区的财政亏空很严重。边区银行不得不靠发钞,即财政赤字货币化来解决边区政府的财政亏空问题。边区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成为边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局面,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朱理治执行了非常灵活的政策。一方面,不拒绝财政赤字的货币融资("发票子");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把物价上涨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拒绝"发票子",边区政府无法运转,边区生产也得不到发展。通过"发票子"为财政赤字融资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失控。事实上,当时边区的通胀已经相当严重。在这种两难情况下,陕甘宁边区银行很好地掌握了"发票子"的度:既保证了边区政府的运转、为边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又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失控。当时的边区银行同时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因而它要承担许多中央银行不承担的微观和结构性职能。但无论如何,陕甘宁边区银行当年的做法对今天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依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