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的今天,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理方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治理腐败过程中,除了采用教育的、纪律的和法律的常规手段外,根据经济学中的成本规律,提出了用加大腐败“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方法,控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恶性发展;根据经济学中的利润规律,提出了用加大“举报概率”和“举报立案概率”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揭露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从治理方略上进行了新的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开展反腐败斗争,只有加强思想建设、监督机制建设、法律建设、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等防腐机制的建设,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3.
腐败的产生既有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原因。源头治腐关键是要从教育入手,由制度突破,从机制解决,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使党员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4.
党的先进性决定其必须加强作风建设。为此,要强化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强化制度,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强化监督,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强化惩治力度,遏制腐败现象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5.
一、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以德治国"思想应运而生 领导干部队伍腐败滋生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从源头抓起,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治本之策,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和纪硷监察部门指明了工作方向,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做好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如何惩治以权谋私并最终消除党政机关以及其它权力机构内腐败现象的重大举措和制度性变革,持续成为全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仍有情节严重、数量惊人的腐败案件不断被新闻媒介爆光。鉴于产生腐败现象的滋生土壤和基础并未得到制度性的根除,惩治腐败的直接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不断上升,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分配与竞争的公理性、保持政府8清正廉洁形象的社会总成本变得愈加昂贵,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  相似文献   

8.
张海泳 《发展》2000,(4):43-45
在世纪交替之际.就世界范围而言,腐败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阻力。腐败问题,始终是与国家政治和政权建设相生相伴的一种复杂社会现象,是权力拥有行使权力发生错位和异化后的必然结果和直接产物。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一些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仔机制不断完善,为贯彻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极其复杂的条件下,党内滋生了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以往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比效有效的监督方式,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因此,能否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重铸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已经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一、党内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在党内监督中存在着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倾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对某些高、中层次监督不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诱发腐败的因素非常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与此同时,国家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惩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在这种扩张与打击的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职务犯罪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最集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的“审计风暴”中查出来的不少案件都牵涉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它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危及到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大业,对此不能掉以轻心,任其泛滥。我们必须认清造成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搞好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王亚 《黑河学刊》2012,(4):58-58
当前,我国尽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腐败的类型、主体、区域、程度、动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探寻我国腐败产生及其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导致腐败,分配不公,制度性漏洞和权力失监,对腐败行为打击惩名不力导致腐败。  相似文献   

13.
韩成稳 《北方经济》2012,(8):103-103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工作行为,堵塞经济业务漏洞,对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以及节约财政专项资金,保护经济运行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职务消费水平一般是其工资收入的10倍左右?职务消费范围过大过滥,五花八门,随意性强,甚至失控的状况大量存在,不仅造成企业利润下降、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还滋生企业经营者的腐败现象,引发很多社会问题,亟需从制度、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商业贿赂腐败现象疯狂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手中掌管土地的权利,插手和直接经营土地转让、产权交易、工程建设等,与暴利开发商联手剥削百姓,使人又重新想起了曾经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旧的“三座大山”已被推翻了半个多世纪,如今新的“三座大山”已成为百姓心头之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腐败现象也逐渐滋生和蔓延起来,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行之有效的反腐败,必须着力于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的高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建立独立、客观、有力的舆论监督机制,必须着力于从精神上挽回我们久以沦丧的道德、人心,着力于建设理性、完善的政治法、社会法和心法。治理腐败的方式有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两种,但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呈非均衡状态,要遏制腐败首先要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对于尚未制度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存在,其危害性非常大,也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文章分析了高校"小金库"表现形式、存在多种形态和使用多样性,并从收入、固定资产等内控制度管理,探讨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在现如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针对党内滋生的腐败现象时,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存在,诱发和滋生了一系列的腐败现象,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近年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就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表现形式、成因以及治理防范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彭萍 《河南经济》1997,(10):40-41
垄断,是商品经济伴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排斥,限制和妨碍竞争的各种行为的总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垄断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用来诊释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它对社会公共利益,合法竞争者和扩大消费者利益的侵害行为的日趋严重和由其所导致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已经并且将继续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